因企施策實施五大整治路徑
金華婺城向“土地存量”要“發展增量”

在金華婺城區雅畈鎮東陽街一片空地上,一座5層高的標准化廠房拔地而起。這裡是金華市索特金屬制品有限公司地塊,自2024年8月開工建設以來,該地塊廠房面積已從1500平方米增加到1.6萬平方米,擴容超10倍。
“這個地塊佔地11畝,2002年買下並建起廠房。經過20多年發展,原先的舊廠房已經無法滿足現在的生產需求。”該企業相關負責人王群青說。得知情況后,雅畈鎮組建低效工業用地整治工作專班,與企業開展多輪面對面溝通對接,引導其加大技改投入、盤活存量資源,持續強化政策解讀、要素保障和跟蹤服務。隨著新廠房建成,企業計劃投入4300萬元,落地年產100萬套鋁合金井蓋及200萬米污水槽建設項目。
這是婺城區採取“地毯式摸排—多元化盤活—產業化發展”全鏈條模式,盤活低效工業用地的有效實踐。
工業制造業是婺城區的重要經濟支柱,該區擁有規上工業企業317家。2024年數據顯示,該區規上工業畝均稅收僅11.4萬元/畝,低於金華全市24.1萬元/畝的平均水平。工業用地綜合利用率不高、土地要素供應緊張與低效閑置並存等問題突出,提高土地利用率成為該區經濟發展的“關鍵一招”。
婺城區以存量低效用地整治為抓手,深入實施新一輪制造業“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攻堅行動。制定出台《婺城區低效工業企業用地專項整治攻堅行動方案》,排摸出全區畝均稅收分布圖、ABCD四檔企業匯總表等一系列基礎數據,並制定五大整治路徑。
摸清家底后,由婺城區經濟商務局牽頭組建幫扶指導組,各鄉鎮、部門聯動,堅持因企施策,綜合運用整改提升、收購儲備等多種方式,一方面助力低效企業“瘦身強體”,引導內部整改實現自我提升﹔另一方面針對有意向進行技術改造的企業,主動上門送策,引導企業向數字化、綠色化轉型。今年上半年已累計走訪企業30余家,推動16家企業啟動零土地技改項目,計劃總投資4.5億元,預計新增建筑面積8.3萬平方米,完成投資6600萬元。
眼下,婺城區竹馬鄉某水泥有限公司投資1500萬元實施超低排放技改項目,乾西鄉某鋁制品有限公司投資200多萬元進行技術改造,浙師大金華科創園已有30余家企業簽約……一塊塊“沉睡”的土地資源重新煥發生機。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婺城區低效工業企業用地整治累計面積達1264.21畝,整治企業96家,已超額完成市級整治目標,完成率126.42%。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