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籃球”到亞洲杯 海亮體育做對了什麼?
北京時間8月18日凌晨,男籃亞洲杯正式落幕,中國隊時隔十年闖進決賽並最終獲得亞軍,胡金秋、王俊杰一起入選亞洲杯最佳陣容。

比賽中的王俊杰。海亮教育供圖
王俊杰,這位從浙江海亮教育走出的鋒線新星,是本次國家隊出征人員中年齡最小的成員,也是歷史上唯三未參加CBA直接入選國家隊的“學生兵”。在亞洲杯賽場上,王俊杰展現出超越年齡的成熟。8月18日決賽之后,成功入選此次賽事最佳陣容。
王俊杰不僅代表籃球人才的另一種可能,也是海亮體教融合模式下校園籃球突破職業賽事壁壘的具象成果。
2017年,12歲的王俊杰遇上他的第一位伯樂——海亮教育籃球隊總教練毛偉林,開啟他的籃球生涯。
2020年,王俊杰代表海亮外語中學出戰全國U15決賽,憑借豪華數據,幫助海亮摘得冠軍,他個人因此獲得了MVP稱號。
也是這次比賽,讓更多人看見他身上的可能。通過海亮的資源鏈接,王俊杰成為第五名登陸NBA全球精英計劃的中國球員,前往澳大利亞進行深造訓練,隨后進入NCAA一級聯盟的舊金山大學。
從小籃球到大舞台 海亮因材施教的人才出口
在海亮,王俊杰的成長路徑並非不可復制,他的橫空出世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除了其自身的天賦與努力,還有一套系統化的培養體系加以支撐。
海亮體育事業發展中心總監陳光平表示,基於因材施教理念,海亮從組建隊伍之初就建立了升學保障、專業輸送、頂尖培養三條人才“出口”路線。
除了王俊杰這樣活躍在頂尖賽場外,海亮籃球隊多位隊員也活躍在其他籃球賽場。陳光平表示,“近年來我們已向浙大、中國礦大、蘇大等高校輸送了不少優秀畢業生,許多學生在大一階段就在CUBA(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上獲得主力位置,我們的隊員訓練有素、功底扎實,在不久將來,很有希望通過大學生球員選秀進入CBA職業賽道。”
不僅在專業聯賽,在今年火熱的“浙BA”上,在海亮高級中學教練陳熾率領下的諸暨隊也一路取勝,闖入第二階段城市爭霸賽。在衢州、金華、台州、溫州、杭州、麗水等多市籃球隊中,有不少海亮籃球隊的畢業生代表各自球隊征戰“浙BA”,參賽人數不少於14人。

籃球賽現場。海亮教育供圖
在許多青少年賽事上,可以更加頻繁看到海亮籃球隊的身影。在小籃球運動提出之初,海亮教育積極跟進,不僅採用小籃筐等適配設施進行訓練,也組織學生參加專項比賽。今年,海亮小學籃球隊在中國小學生籃球聯賽總決賽中斬獲全國亞軍,在727支隊伍中脫穎而出。
同樣出色的是,海亮外語中學闖入中國高中籃球聯賽全國八強,成為近三年連續闖入八強的隊伍。而初中男籃則以東區亞軍身份晉級中國初中籃球聯賽全國總決賽,並於8月21日至23日在諸暨與其他七支隊伍展開最后角逐。
“三角架構”培養模式 體育是學生綜合發展的“潤滑劑”
不同於傳統體校培養模式,海亮以“體育事業發展中心、學校、競技隊伍”為三大主體,構建穩定的三角形培養架構,實現文化學習、體育訓練、后勤保障協調發展。體育事業發展中心作為管理和服務的樞紐,整合中心、學校和隊伍優勢,再引入外部資源,確保隊伍的發展。
陳光平表示,“我們通過學校、中心和球隊三方協作,實現資源共享。比如,球隊、學校和中心各自有哪些資源?如何優化球員培養條件?我們都會定期溝通這些問題,共同提升學生的成長環境。”
在海亮的培養模式中,學校承擔學生學習和生活工作。海亮體育事業中心將文化學習課程與體育訓練計劃深度融合在一起,為了能讓學生文化課不掉隊,中心還協調教師團隊為學生制定專屬學習計劃。
“我們不是說要優先發展體育,而是要在孩子綜合全面發展的過程中發揮體育這個‘潤滑劑’的作用,以體強身,以體健心,以體促智。”陳光平表示。
目前海亮聚焦籃球、游泳、射擊三大核心項目,已經組建小學、初中、高中高水平競技隊,打造“選、訓、賽、送”一體化體系。秉持用“更專業的人來培養更優秀的人”的理念,海亮教育高水平競技隊的教練均是有著豐富經驗的全國知名教練。比如籃球隊總教練毛偉林不僅是國家精英教練,也是浙江省籃球協會教練委員會主任。
此外,海亮體育也會通過承辦或自主運營部分體育賽事,通過體育產業運營營造體育文化氛圍、創造價值,從而反哺體育事業整體發展。陳光平表示,“我們集團每年舉辦‘雲峰杯’賽事、海亮旗下學校也開展校級聯賽,這些賽事不僅營造了良好的校園體育氛圍,也為我們選拔優秀苗子提供了平台。”
從亞洲杯到校園賽場,海亮通過“五育並舉、因材施教、以體育人”的模式証明:當校園成為人才沃土,當體教融合真正落地,中國體育的多元成才之路必將越走越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