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縱深推進數據知識產權改革

杭州市已登記數據知識產權1.25萬件

姚似璐
2025年09月25日08:30 | 來源:杭州日報
小字號

  數據是人工智能發展的三大核心要素之一。如何結合數據知識產權方面的探索,更好地促進人工智能發展?浙江省政府新聞辦近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全省數據知識產權改革情況。

  數據知識產權是數據處理者對依法獲取、經過一定規則處理、具有實用價值和智力成果屬性的數據集所享有的權益,核心內涵是“算法規則+數據集”。打個比方,假如數據是面粉,數據知識產權就是用各種手法揉捏而成的面胚,乃至各式各樣的面包、糕點。

  數據知識產權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蘊含著無限價值。然而,數據價值如何挖掘、挖掘了算誰的、如何確保安全?這些問題一度成為“攔路虎”。為了破解難題、挖掘“富礦”,2021年以來,根據國家有關部門授權,浙江省知識產權局在全國率先開展改革試點,創新構建數據知識產權制度,走出了一條保護數據權益、促進數據流通、實現數據價值、激活數據潛能的新路子。

  針對數據權益不清晰的問題,浙江提出企業、高校院所等單位和個人對依法持有的數據進行創新加工后形成的數據集享有數據知識產權,並明確對數據知識產權開展登記,目前已吸引全國27個省(區、市)的企業、高校、科研機構提交申請5.8萬件,發証2.4萬張。

  為讓數據知識產權更好地流通復用,浙江打造了“數知通”平台,與上海、深圳等數交所共27個交易平台打通,吸引入駐近200家專業數商。據介紹,杭州一科技公司,通過平台的紐帶作用,在上海數交所完成數據知識產權交易,成交金額60萬元﹔另一家杭州數據服務公司,實現數據知識產權“出海”,完成全國首單數據知識產權跨境交易,創匯103萬元。

  作為數字經濟發展高地,杭州集聚了眾多數據資源。近年來,全市縱深推進數據知識產權改革,積極探索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新路徑,推動數據資源向經濟價值高效轉化。2024年,全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突破6000億元的規模,實現增加值6305億元,佔全市GDP的28.8%,創歷史新高。今年7月,全國首個純數據知識產權証券化項目在余杭啟動,10家科技企業的數據資產計劃“打包”登陸深圳証券交易所,預計發行金額1億元。

  記者從發布會現場了解到,目前杭州市已登記數據知識產權1.25萬件,分別約佔全省和全國登記總量的50%、30%,覆蓋19個行業大類,基本實現行業大類全覆蓋。

  為進一步釋放數據知識產權價值,杭州積極創新數據知識產權價值實現路徑,先后落地全國首單數據知識產權挂牌交易、跨境流通、增信融資、証券化項目﹔同時,將數據知識產權作為一種數據資產,納入“投、貸、補、擔、保”五位一體的財政金融科創服務機制,助力企業獲得更高融資額度。

  據悉,下一步,杭州將深化數據知識產權制度改革試點,進一步探索完善數據制度體系,推動數據要素發展為新質生產力,助力打造更高水平創新活力之城。

(責編:孫鵬、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