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產業”雙向賦能,特色產業“觸網”騰飛
紹興平台經濟蓄勢發力加速跑
“現包現蒸的18道細褶嵊州小籠包,3、2、1,上鏈接!”在紹興嵊州某食品公司直播間,隨著帶貨主播的一聲吆喝,3000單小籠包在兩分鐘內一售而空。該公司是嵊州最早將傳統面點搬進直播間的企業之一。3年多來,已有100多萬粉絲在直播間購買該企業生產的小籠包,回購率達75%。
通過“電商直播+龍頭企業+源頭工廠”的創新模式,嵊州的小籠包產業正“觸網”騰飛。“目前,嵊州小吃銷售已覆蓋淘寶、京東、抖音等27個平台。”嵊州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說,今年1至8月,以小籠包為代表的嵊州小吃線上銷售額達5.5億元。
在紹興,越來越多的特色產業正借助互聯網等平台不斷壯大。在全球產業鏈重構、數字化浪潮奔涌的當下,平台經濟已成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激發市場創新活力的關鍵力量。數據顯示,全市平台企業已達76家,居全省第3位,今年1至8月實現營收419.8億元,同比增長9.7%﹔黃酒、紡織、珍珠等“平台+產業”集群實現銷售1220.9億元,同比增長8.9%。
平台經濟是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重要載體。平台,在本質上就是市場的具化。早在2023年,紹興就制定出台《紹興市促進平台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在全省率先提出“平台+產業”雙向賦能的發展路徑,重點打造輕紡、黃酒、珍珠、襪業、傘業、童裝、小吃、廚具、茶葉、軸承10個“平台+產業”集群,錯位發展具有紹興特色的平台經濟。
“目前,以平台賦能產業升級、市場拓展已取得一定成效。”紹興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說,通過大力發展直播經濟,紹興特色產業不斷拓展海內外市場。據統計,今年前8個月,紹興商家在抖音、快手、點淘三大主要直播平台上實現直播銷售額145.7億元,同比增長9.64%,直播場次達59.7萬場。其中,會稽山黃酒通過邀請明星參與直播,交易額達到了1000萬元,金蟬布藝借助頭部直播平台,更是實現了單場直播2000萬元的交易額。“我們在展廳和車間實地開展直播活動,通過沉浸式場景讓消費者直觀感受產品品質和制作工藝。”該布藝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公司將進一步擴大直播規模,增加直播間數量,擴充主播團隊,重點發展線上業務。
當越來越多的產業與平台“結親”,如何加強監管、做優服務成為新的課題。一方面,紹興大力推進融杭數貿港、新昌易芽跨境電商產業園等園區建設,招引頭部電商企業,並將電商政策納入“1+9”政策體系,年均補助資金超2000萬元﹔另一方面,10余個市級部門聯合開展相關專項整治行動,規范直播生態。“接下來,我們將繼續發揮平台經濟引領作用,通過出台相關扶持政策,持續推動數字化和實體制造業深度融合,從而將其發展成為提升紹興經濟影響力的有力引擎。”紹興市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