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霍山:文旅融合活山水 特色產業富農家
9月22日,周末傍晚時分,安徽霍山縣春風街上逐漸熱鬧起來。在春風街入口對面,“濃味私房菜”門口燈箱初亮,后廚鍋氣蒸騰,風干羊肉的咸香彌漫空中。
老板劉程一邊招呼熟客,一邊查看包間預訂情況——9個包廂早已訂滿,堂食區也座無虛席。誰能想到,一年多前,他剛回鄉開店時,還做好了“倒貼一年”的心理准備。
“旺季一來,生意完全超出預期,今年我還擴大了面積。”劉程笑著說。對面,迎駕集團投資建設的春風美酒小鎮燈光璀璨,房車營地星星點點,一個集餐飲、住宿、文化體驗於一體的新業態正在形成。

俯瞰春風美酒小鎮夜景。人民網 郭昊攝
這不是劉程一個人的故事。在霍山,越來越多百姓依托文旅發展,在家門口吃上了“旅游飯”,走上了致富路。
劉程的飯店能快速站穩腳跟,離不開周邊大項目的帶動。迎駕集團打造的迎駕美酒小鎮、生態白酒研究院等綜合體,吸引大量游客涌入,也帶火了整條春風街。
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迎駕集團為提振消費推出了“迎駕春風消費卡”活動,僅兩個月就帶動了2000多萬的消費,“這種實實在在的惠民惠商,讓我們經營者更有信心。”劉程說。
同樣受益的還有霍山縣落兒嶺鎮的王琴。雖然漂流季節已過,但她家的農家樂仍陸續有游客前來品嘗地道吊鍋雞、山野菜。

俯瞰霍山大峽谷漂流。人民網 郭昊攝
“漂流那幾個月才是真火爆,一天接待500人,房間提前一周就訂完。”王琴說,8年前她利用自家房屋開辦農家樂,如今已雇了十幾名村民,“村裡像我家這樣的農家樂越來越多,大家都不愁沒事做。”
目前,落兒嶺鎮旅游從業人員超過3000人,各類旅游服務主體160多家,人均年增收超3萬元。
旅游不僅帶火了餐飲,也催生了民宿集群。在太陽鄉,高端民宿“花開半朵”“別山雅苑”雖已進入淡季,但“漂流+康養”套餐的影響力仍在延續,旺季時常“一房難求”。
而像“森林旅舍”“九仙別院”這類農家樂,則以人均50—80元的親民價格,提供地道的山野風味,吸引不少家庭游客。
目前全鎮60多家民宿農家樂,提供1350張床位,帶動500多名村民本地就業,月收入超3500元。
“以前村裡人大多外出打工,現在很多年輕人回來開民宿、做導游,既能照顧家,收入也不比外面差。”一位本地民宿經營者說。

俯瞰霍山縣的漫宿竹寧溪語民宿。人民網 郭昊攝
如今的霍山,早已擺脫“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傳統模式,而是持續推進“旅游+”融合,延伸產業鏈條。
在太陽鄉的“霍貨有名”鄉村振興館,游客憑漂流門票可享黃茶、石斛等特產九折優惠。店裡不僅有石斛楓斗現場制作演示,還有“白馬尖大峽谷漂流”主題折扇、“白小柒”“斛小仙”文創產品,深受游客喜愛。
當地還推動“紅綠交融”發展,將漂流與紅色研學、生態體驗串聯,讓游客既能追尋紅色足跡,也能享受田園悠閑,實現“一段旅程、多種體驗”。
漂流季節雖已過去,但霍山縣的旅游熱度並未消退。從春風街的私房菜,到落兒嶺的農家樂,再到太陽鄉的民宿與特產館,文旅融合的種子已在山鄉生根發芽。這條“因旅而興、因產而富”的路子,正讓霍山實現“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