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IP賦能 業態煥新

衢州古城正“青春”

趙凱怡、鄭晨、姜翔
2025年10月19日09:43 | 來源:衢州日報
小字號

  10月13日晚,夜幕降臨,衢州古城水亭門歷史文化街區的古戲台前格外熱鬧,京劇《小商河》的唱腔悠揚,台下觀眾聚精會神。

  今年85歲的市民李楚雯家住柴家巷,人群中的她,看得津津有味。作為地道的衢州人,李楚雯頻頻點贊改造提升后的街區:“現在街區每天有很多演出,很熱鬧。”

  2016年,衢州市啟動衢州古城水亭門歷史文化街區改造提升工程,通過建筑修繕、景觀優化和配套設施建設,在完整保留“三街七巷”傳統格局的基礎上,全面提升街區的業態功能與交通組織。如今,這裡已成為彰顯衢州歷史底蘊與城市活力的重要窗口。

  隨著街區客流量持續增長,傳統藝術表演形式也在不斷創新,為市民、游客帶來新體驗。衢州市西安高腔傳習所演職人員毛鬆衛說:“我嘗試在嗩吶演奏中加入流行音樂元素,為市民、游客帶來更新鮮的演出體驗。”

  除傳統戲曲外,街區還推出了“陽台show”、沉浸式實景演出等演藝形式。游客趙雪娟說,衢州古城融入新的文化元素,戲曲、器樂、街頭表演等多元藝術形式的集中呈現,提升了景區的可游性與趣味性。

  衢州市西安高腔傳習所主任毛向陽介紹,當前,他們正積極探索沉浸式演藝新模式,通過實景演出,打破傳統舞台界限,實現演員與市民、游客面對面交流,讓藝術氛圍更自然、更親切地融入游覽體驗。

  今年8月底,縣學街正式改為步行街,將水亭門與北門街兩大歷史文化街區有機串聯。街道兩側設置了8個業態各異的“驚喜盒子”,提供文創產品、輕食飲品等消費選擇。其中,“衢州三怪”文創系列頗受歡迎,而以擱袋餅、蔥花饅頭等衢州小吃為靈感設計的毛絨玩偶,則被游客親切地稱為衢州版“Jellycat”(吉利貓)。

  “阿也也”文創店負責人周思穎介紹,自入駐以來,店鋪銷售業績穩步提升,國慶中秋假期,日均銷售額達四五千元,特色玩偶類產品日銷量超百件。

  “衢州味道”主題街區位於衢州古城北門街歷史文化街區,400米長的街巷匯聚了常山、江山、龍游等地的地方風物,以及特色小吃王阿蓋等。整個街區的裝修風格以紅色為主調,結合本地編織非遺技藝,點綴辣椒等元素,營造出熱鬧的用餐氛圍,與衢州鮮辣標簽形成呼應。

  在保護傳統建筑風貌的前提下,該主題街區還巧妙布置了“衢州三怪”打卡雕塑、辣椒龍、魚燈藝術裝置等元素,通過沉浸式文化展示、特色美食體驗與創意互動玩法,為游客打造全方位的感官體驗。

  “衢州味道”主題街區負責人樓楊俊說,團隊對傳統“衢州三怪”文化進行創意轉化,打造“Three Monster”文創品牌,採用國潮的形象與年輕化設計語言,開發出系列文創衍生品,深受年輕游客青睞。

  據不完全統計,衢州古城核心區塊已匯聚284家商戶,“文化IP+新業態”模式正為這座千年古城注入嶄新的青春活力。

(責編:葉賓得、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