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肥水不污河道

嘉兴在浙江首创稻田退水“零直排”模式

张芬娟、顾亦来
2021年12月27日08:30 | 来源:嘉兴日报
小字号

  12月26日,嘉兴市农业农村局下发通知,稻田退水“零直排”模式要在嘉兴全市扩面加快推广运用。

  作为“浙北粮仓”的嘉兴,拥有125万亩稻田。每年的水稻种植期,人工排水和降雨等会把稻田里的水带入河道。这些从稻田里流出来的水,被称为稻田退水,包含主要由化肥、农药产生的大量氮、磷元素,于水稻而言这是肥水,为水稻生长保驾护航,但对河道而言却是污水,易造成河道水体富营养化。在嘉兴已全面完成畜牧水产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背景下,减少稻田退水对河道的污染成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

  嘉兴市农业农村局科教处处长周海明介绍,近年来,嘉兴一手抓“减肥减药”,让水稻生长过程“少吃多长”;一手探索稻田退水“零直排”模式,在稻田与河道间设生态沟渠进行截污。记者在嘉兴平湖农村看到,处在田间的一条条生态沟渠交错通连,不同的沟渠内种植有野茭白、再力花等各种水生植物,这些植物能净化、消纳6月至10月水稻生长期间稻田退水中的氮、磷等元素。周海明解释:“从前,稻田退水都是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流入河道,如今至少要经过生态沟渠的净化才能进入河道,不再有污水直排入河,即‘零直排’。”

  各地稻田周边环境不尽相同。嘉兴因地制宜,用三种方式构成了“零直排”模式,使治污效果层层递进。第一种是“稻田+生态沟渠+生态缓冲带”的开放型,即稻田退水至少要经过生态沟渠的净化处置后才能流入河道。浙江大学环境污染防治研究所今年12月20日提供的科研数据证明,在平湖一片实施了“零直排”的稻田区域,12条生态沟渠仅氨氮和磷就削减了三分之一,为一直困扰农村的稻田退水减氮、减磷蹚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路。第二种是“稻田+生态沟渠+生态塘”的半封闭型,即稻田退水需经生态沟渠和生态塘两道净化程序后才能流入河道,对氮、磷的削减进一步大幅提高。第三种是“稻田+生态沟渠+水塘(断头浜)”的全封闭型,即稻田退水经净化后再循环灌溉,不再流入河道,实现了100%截污。“三种方式都达到了肥水不污河道的效果,为浙江各地不同环境下的稻田面源污染治理提供了参考范例。”浙江大学环境污染防治研究所教授梁新强说。

  “嘉兴这一浙江首创的稻田退水‘零直排’模式,为全面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乡村提供了示范和经验,值得推广。”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处长陈百生表示。

(责编:叶宾得、康梦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