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第四届“最美浙江人·最美科技人”访谈③

周则威:心潜深海构筑海洋安全“生命线”

2021年12月29日14:41 |
小字号

  人物简介:

  周则威,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CIGREB1(绝缘电缆)中国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能源互联网装备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标准化协会电线电缆专家委员会委员。宁波市有突出贡献专家,曾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宁波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奖项10余项,2021年荣获第四届“最美浙江人·最美科技人”称号。

  在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的厂区内,一座高157米的大楼颇为引人注目,这是公司为生产海底电缆量身打造的立塔生产线。在这里,一根根海缆产品历经生产、塑形、组装后被运往专用码头,敷设入海底深处。

  作为联系陆地与海洋的“纽带”,海底电缆具有传输容量大、损耗小、安全性高等特点,是大陆海岛电网互联的关键技术产品之一,对我国发展海洋经济、开发海洋资源有着重要意义。13年来,作为东方电缆的总工程师,周则威持续突破电缆制造的技术瓶颈,攻克一项项“卡脖子”难题,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一名科技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

  “咬定青山不放松”

  我国拥有1.8万公里的海岸线,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有6500多个,其中不少岛屿由于缺乏与大陆电网的稳定连接,仅靠自身的电网发电,存在供电质量差、稳定性安全性低的问题。“像是舟山的不少岛屿,它们有的晚上8点就停电停水了,现场条件也比较恶劣。”周则威说。如何解决这些“电力孤岛”的用电问题,为岛上的居民提供充足可靠的电力保障成了当时萦绕在周则威心头的一大难题。

  此外,由于2008年前我国110kV以上的超高压海底电缆全部依赖进口,这就意味着我国相关海域的种种情况——地形地貌、油气储备等讯息都会被国外企业所掌握,“如果这块技术没有被攻克,相关产品没有实现国产化,国家的战略安全将会存在隐患。”周则威忧心忡忡。为了将海洋安全的“生命线”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也为了提高岛上居民的生活品质,2008年初,周则威带领团队开始全力研发220kV光电复合海底电缆。

  但随着研制进程的不断深入,一系列新的难题也接踵而至。首先海底电缆不同于陆地电缆,其要应用在有着高盐度、高腐蚀性、高难度敷设的海底,还要承受水下的巨大压力,对设计生产的技术要求很高;其次作为国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外界时常有质疑和不看好的声音传来。面对前方横亘着的这些难关,周则威仍然选择奋力前行,“可以说是咬定青山不放松,我当时就是下定决心一定要攻克。”

  “乘胜而上”攀爬科研高峰

  面对压力,周则威带领团队全身心投入,不断进行模拟测试、样品生产、工序推演,从技术到设计,从原料到生产环节,在一次次的实验后,一个接一个的技术难点相继被攻克。2010年,他和团队成功研制出国内首根220kV光电复合海底电缆,破解了我国孤岛供电和海权国防“生命线”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卡脖子”问题。相关产品在舟山本岛-秀山-岱山输电线路工程、福建莆田南日海上400MW风电项目上得到应用,极大地改善了海岛人居环境。

  在高压海底电缆的制造上取得重大突破后,周则威仍然没有停下研究的脚步。他乘胜追击,和科研团队又开始向一个更高难度的项目——500kV光电复合交流海缆发起了挑战。据周则威介绍,随着岛屿开发、新能源海上风电等的蓬勃发展,超大容量的海洋输电和信息需求已成为热点,众多国内外企业都在努力抢占这一市场和技术制高点,“500kV海缆的制造,是我们行业内公认的技术难题,这个项目对我们而言既是挑战,也是一个机遇。”

  秉承着“做研究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信念,周则威参与了超高压海缆研发应用的每个环节,测试演算、建立模型、生产样缆、海底敷设……每个细节他都严格把关。为了掌握“软接头”技术,他和团队经过上百次测试,在不断的总结复盘中,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在项目进入攻坚期后,作为团队里的核心骨干,他连续几个昼夜不停,在生产线上对样缆进行仿真测试,在力学方面进行反复演算。

  正是在这种一丝不苟的品质支持下,2018年他和团队率先研制出世界首根500kV(含工厂接头)光电复合交流海底电缆。2019年,世界首条交流500kV交联聚乙烯绝缘海底电缆在浙江投资规模最大的电网项目——舟山500千伏联网输变电工程上投入运行,开启了我国电网的“特高压时代”,标志着我国在超高压海底电缆领域成功占领技术制高点,逆转了我国超高压电力跨海输送需要依赖进口的局面。

  “直挂云帆济沧海”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这是周则威一直挂在嘴边的一句话。13年来,他和研究团队通力合作,不但在光电复合海缆制造上取得一项项突破,还参与了国产脐带缆的设计,助力我国在深海油气勘采领域的核心装备上取得重大进展。“每个项目的攻关过程,技术难度都呈梯级增长,但每前进一步,都在为中国走向海洋强国奠定基础。”周则威自豪地说。

  作为课题骨干,周则威还参加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500kV直流电缆及附件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研究,首次采用多物理场耦合的理论计算,进行了绝缘厚度等结构参数的设计,独创了一套有效的设计方法。据了解,该项目成果535kV直流电缆将应用于北京冬奥会张北柔直工程,推动能源转型,以科技创新践行“双碳目标”。

  “深海之下,逐梦不止”,这是周则威的未来希冀。海缆制造看似是个很小的研发领域,却能为海洋强国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方寸之间,自有天地,能在这个领域做出一些微小的贡献就是最有成就感的事。”周则威说。(沈哲柯)

(责编:叶宾得、康梦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