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中专生,凭啥被写进高考作文题?

2022高考作文浙江卷。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官方微博
近年来,浙江省着力强化创新驱动,深入实施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深入实施“鲲鹏行动”“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等人才工程,全省高质量发展水平持续提升。新时代浙江青年,在各行各业、不同领域开拓创新。如95后姑娘徐枫灿,在空军航空大学刻苦训练、满分通过考核,成为我国陆军首位初放单飞的女飞行员;90后青年工人杨杰,从一名普通的学徒工成长为“浙江工匠”,获得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之江实验室智能超算研究中心团队,35岁以下成员占比近九成,勇闯国内智能超算领域“无人区”,斩获超算应用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戈登贝尔奖……以上材料对你未来发展有什么启示?请写一篇文章。
这是今年浙江省高考的作文题。
6月7日中午,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陆续公布。很快,“荣登”本次浙江省高考作文题的杨杰便收到了来自亲朋好友们的祝贺。对于杨杰而言,这有着别样的意义,“这也算是用另一种方式圆了我的‘高考梦’。”杨杰说。
原来,杨杰高中只读了半年便因种种原因辍学,随后便进入中专学习技术。毕业之后,18岁的杨杰离开了湖北老家,来到台州玉环一家机械公司维修科做学徒工,从事设备检修工作。没能参加高考也成了杨杰的一个遗憾。
走上工作岗位,杨杰才深刻理解了什么叫“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专注、刻苦,是把杨杰“领进门”的师父李彦斌对他的初印象。“刚来时杨杰底子很薄,专业技术也很一般。但是他付出了自己的汗水,我想这也是他能成功的原因。”李彦斌说。
刚开始学习修理设备时,每次下班回到寝室,杨杰还会在自己的电脑上记录今天学到的内容,并尝试制作每台设备的工作原理说明书。“这帮助我不断了解设备的原理构造,也让我维修起来能够更加得心应手。”杨杰说。
渐渐地,杨杰成了一把修理好手。
杨杰在工作中。台州市总工会供图
车间里曾有3台旧淬火炉,如果杨杰不改造,它们的命运可能就是卖废铜烂铁,“原来电器控制装置已用了10多年,控制设计落后,故障率高,安全控制失效。”经过电气控制改造,重新设计控制程序,控制电器装置安装调试,降低了故障率,控制更加安全和完善。在兼顾维修设备的同时,完成电气和机械的全体改造,历时1年多,为公司节约了20多万元。
车间还曾购进1台重力浇铸机,因为需要人工控制,产品质量很难保证,杨杰就与同事一起对它进行机械结构改造,人只负责往里倒铝,产品中间的所有过程都由设备自动完成。改造成功后,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操作人员劳动强度,降低了成本,单台为公司节约了好几万元。
随着技能的不断提升,杨杰也多次在技能比赛中崭露头角。2013年,杨杰参加玉环第七届“华兴杯”职业技能大赛,并以总分第一的成绩在维修电工组竞赛取得了第一名,成为“玉环县技术能手”和“青年岗位能手”,并获得高级电工证书;2016年11月,杨杰参加台州市举办的“全市职业技能大赛”中,以第一名的成绩成为“台州市首席技师”和“台州市青年岗位能手”,并获得了“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工种的技师证书。
杨杰在工作中。台州市总工会供图
杨杰精湛的技艺也为他赢得了更多的认可——2017年4月,杨杰被评为“台州市劳动模范”;2019年4月,杨杰被评为“浙江省劳动模范”;2021年4月,杨杰获评“浙江工匠”。
不满足现状的杨杰,在今年又有了新的突破。“在之前的职业规划里,技术改造升级感觉已经走到瓶颈了。我不想躺平吃老本,趁年轻就是要拼博!”为此,杨杰创立了个人工作室,为企业做装备订制。
个人工作室成立3个月,杨杰就已经研发并改进了好几样设备。无论是通过高精度差压传感器对产品进行测漏、自带下料功能、自动分检合格不合格品等功能的球阀无水气密检台,还是产能由每小时300翻倍提升的离合器圈加工机,都让上门找他定制的客户十分满意。对小微企业来说,机器设备的改造和技术的改进提升了他们的盈利速度,也是为小微企业主们创业的梦想在保驾护航。“希望我的故事能激励更多年轻人奋发图强,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祖国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杨杰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