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台州峰江街道:奏响生态“交响曲” 盈盈碧水润乡村

梁亦慰
2022年08月18日15:49 | 来源:爱路桥APP
小字号

  水清岸绿,处处是景。在台州峰江街道,各条河流仿佛蜿蜒玉带,在村庄之间静静流淌。“五水共治”工作开展以来,在生态“交响曲”的伴奏下,一幅“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田园画卷在峰江大地徐徐展开。

  “通过使出治水‘良方’,街道‘五水共治’工作亮点纷呈,省控保峰桥断面三类水质零突破、南官河及其支流被评为2021年省级美丽河湖等成绩,都化为了看得见的盈盈碧水。”连日来,峰江街道经济发展办公室负责人应理军和奔走在一线的治水人走村入户,为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强基增效双提标”行动、污水零直排提质扩面改造工程,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而忙碌。

  智慧治水 湿地公园守护“绿心”

  “这里水质好,鱼也肥,连片的水生植物郁郁葱葱,是家门口的‘世外桃源’。”峰江街道峰南村居民鞠政蒙是省级“五水共治”实践窗口创建点——保峰桥湿地公园的常客。约上三五好友到湿地公园垂钓,成了他最爱的休闲活动。

  数十只白鹭沿着波光粼粼的水面悠然飞行、和游客肩膀齐平的紫色再力花灿烂盛开……沿着保峰桥湿地公园的健身步道游览,一步一景。位于峰南村村委会南侧的湿地公园于2021年年底完工,占地约55000平方米,其中湿地部分占地35000平方米。公园内配套的一体化提升泵站,正是智慧治水的“秘诀”。

  “通过一体化提升泵站,可以将南官河水引入湿地预处理设备,经过‘生化法+磁混凝’工艺,处理南官河水中存在的氨氮、总磷和COD等指标,实现了路桥区市控以上断面三类水质零的突破。”应理军介绍,湿地为南官河全流域水环境治理工程提供了样板和示范,集智慧治水、系统配水、节能降耗与一体,还具有特殊的科普意义。

  作为南官河水质保障工程,湿地公园融合周边村庄环境,在南北两侧进口处设施休闲广场,打造了参观木栈道、彩绘墙等公共设施,将治水与民生相结合。游客进入公园,可以在每个点位找到治水标语和二维码,通过扫描二维码,便可获悉公园内所有水生植物的名字和作用。

  “逛了湿地,才知道绿水生鸢尾能直接从污水中吸收有害物质和过剩营养物质,再力花不仅漂亮,还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净化水质。”建成后,湿地公园成了深受周边村民欢迎的“五水共治”知识科普课堂。

  焕发新颜 河流告别昔日“黑臭”

  “我们打算在山后许泾河边增加一处生态洗衣坊,建设一个生态停车场,并根据村民们的要求,在河边加设护栏。”这段时间,峰江街道山后许居党总支委员、居委会副主任陶建国一出现在山后许居,便会被居民们拉住询问山后许泾周边环境建设的相关事宜。

  2021年,南官河及其支流被评为2021年省级美丽河湖,山后许居居民们获悉后,深感自豪。“山后许泾起于白枫岙村,流经山后许居,全长1.87公里,是峰江街道南官河流量最大的支流。”陶建国说,不同于现在两岸绿树成荫、河水宛如碧玉的美丽模样,十多年前的山后许泾,曾是人人闻之摇头的黑臭河。

  2017年以来,山后许泾被峰江街道“五水共治”办列入“精品河道”进行整治打造。“街道首先对河底沉积的脏臭淤泥进行重点清除,打通了淤塞的河道,实现了水系畅通。”该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人尚柳表示,通过沿河绿化、采用种植挺水、浮水植物等生态修复治水“组合拳”,山后许泾强化了水体自净能力,旧貌换新颜。

  “我在山后许泾旁住了20多年,以前这里的水粘稠恶臭,水面都是垃圾,我在家很少开窗,更不用说下来散步了,现在真是脱胎换骨。”村民许正升目睹着在河长们的奔波下,河流一点点蜕变,“街道的每一条河都有河长,水里岸边有什么问题,我们就抓着他们反映,一个个问题解决了,环境也不一样了。”现在,许正升和邻居们将山后许泾当成健身阵地,每日在游步道上散步,在河岸边跳广场舞,神清气爽。

  通过利用河道自然生态基础,开展生态河道建设工程,大量栽种“水下森林”,八份泾实现从“问题河”到“生态河”“幸福河”的蜕变;龙潭里泾于2015年实施连通工程,通过涵管与新桥浦连通,变“死水”为“活水”……绿美峰江建设之下,河流纷纷焕发新颜。“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深化落实河湖长制,强化部门联动治水,加快推进全域美丽河湖建设,奋力打造江南水乡幸福新高地。”应理军如是说。

(责编:孙鹏、王丽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