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温州湾新区挂牌!浙江第七个省级新区肩负“全国性”使命

解亮、应忠彭、张银燕
2023年04月24日13:39 | 来源:潮新闻
小字号

浙江最年轻的省级新区来了!

4月24日,温州湾新区正式挂牌成立。这是继杭州钱塘新区、宁波前湾新区、绍兴滨海新区、湖州南太湖新区、金华金义新区、台州湾新区后,浙江第七个省级新区。

成立省级新区是浙江谋求高质量发展的一盘大棋。温州湾新区的到来,无论对温州做强做大“全省第三极”,还是对浙江加快建设世界级大湾区,都是分量十足的“落子”。

温州湾新区授牌仪式。项绍雄摄

温州湾新区定位很明晰:打造全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长三角先进制造集聚高地、浙江东南沿海科技创新高地、温州都市区产城融合新城区。

据悉,目前浙江只有三个新区被赋予“全国性”使命,即南太湖新区、金义新区和温州湾新区,分别聚集“两山”理念转化、国际贸易和民营经济。

为何要赋予温州湾新区这一“全国性”使命?怎么理解上述“两区两高地”的定位初衷和协同效应?可能还得从它的前世今生说起。

温州湾新区区位图。温州湾新区供图

整合提升新起点

打开地图,温州湾新区有点像一个加粗版的“7”,在瓯江入海口这里拐了个直角弯,接着直面东海。

温州湾新区左右拥抱温州乐清、瑞安两大经济强市,温州的沿江经济轴和沿海产业带在此交汇,整合了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两大国家级平台和温州空港新区等7个省级平台,总面积158.48平方公里。

说起它的前世,一直和温州近些年对产业平台的整合、提升紧密相连。

新区成立之前,该范围内,产业平台林立,虽各有优势,却也面临“成长的烦恼”。比如,浙南科技城有高能级平台、高端人才、高精尖项目,但缺产业拓展空间;浙南产业集聚区、空港新区有多个链主型企业和众多生产性配套企业,然而,因缺乏成熟的商业配套设施,难以集聚高端人才。

“在经济社会发展、产城融合、空间布局等方面具备良好的整合基础和条件,建议将温州湾新区打造成为温州承载国家、省重大战略和承接国际化高端产业的核心平台。”浙江省人大代表王茂法曾在浙江省两会上呼吁。强化整合提升,让产业平台抱团“成长”,显然是温州湾新区首先要努力的方向。

位于温州湾新区的温州海创园。朱蓉慧摄

这一点,在浙江省政府同意设立温州湾新区的批复中,也有具体要求——温州湾新区要贯彻落实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整合提升全省各类开发区(园区)的指导意见精神,坚持体制机制创新,遵循优化、协同、高效的原则,按照“一个平台、一个主体、一套班子、多块牌子”的体制架构,保持原有国家级牌子(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不变,撤销省级以下牌子,与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设置管理机构,并按程序报批,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协调。

可以想见,在省级新区的统筹下,破除各自为政,体现集聚效应,将为这里的发展注入强劲的新动能。

“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再加上瓯飞和围垦用地,不仅能错位互补,还为产业拓展带来无限的空间。”温州湾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温州湾新区成立后,可以打通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形成更好的叠加效应。

落定“全国性”使命

从温州湾新区“两区两高地”的定位中,可以划出不少关键词,包括“先进制造”“科技创新”“产城融合”等,都是今后发力点。

但最为引人关注的,显然还是新区被赋予的一项“全国性”使命——“打造全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为什么是温州湾新区?

作为中国民营经济重要发祥地,温州始终把民营经济发展作为最大特色。温州一次又一次以先行实践,为民营经济创新发展、为市场经济变革注入重要推动力。

优化营商环境。王翼翔摄

另一个重要因素,来自温州湾新区本身具备的条件。温州湾新区是温州民营经济的重要策源地,数字经济、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战新产业发展迅猛。目前新区拥有产值亿元以上企业235家,其中民企占了大部分。新区2022年规上工业总产值1170.59亿元,增速24.8%。

随着越来越多的制造业民企,尤其是不少高新技术产业落地于此,观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样本,足够多也足够优质。温州湾新区不仅能成为温州城市转型、产业升级的重要平台,也可以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输出全国经验、作出全国示范。

除了“全国性”使命,温州湾新区其他定位,也很有看点。

从全省角度来看,“加快建设制造强省、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需要全省一盘棋。设立温州湾新区也是浙江全面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全力落实“四大建设”决策部署,完善大湾区“一环一带一通道”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

从温州自身看,做大做强“全省第三极”、浙南闽北区域中心城市,能否依托新区设立进一步打开城市框架,充分利用东部朝江面海的地理特征,打造温州版湾区城市,真正实现产城融合,也是想象空间无限。

初生即热土,省级新区的光环便是新起点。从5.11平方公里到158.48平方公里,变化的不仅是空间面积,更是使命。

多端发力向未来

潮起温州湾,奔涌向未来。新局已开,接下去怎么干?

“创新是第一动力、改革是关键一招、发展是必由之路。”温州湾新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

实际上,之前虽未挂牌,但温州湾新区已在多端发力。2023年以来,一批数字经济、新能源及新材料等重大项目正加速在这里落地。

比如,瓯江实验室、国科温州研究院等一批科创“塔尖重器”,正通过高能级平台聚合产业,激发出这里的创新活力。

年产12万片5G射频滤波器硅基晶圆片项目签约落户,瑞浦兰钧50GWh新能源制造基地(三期)开工,抓项目、推产业正为温州湾新区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

更为关键的是口碑树立,已初见成效。“落户温州3年多来,时刻感受到各级政府对企业发展的支持和帮助,也让我们更有信心深耕于此,做大做强储能事业。”某能源企业董事长兼总经理朱京成表示,温州湾新区临江靠海的区位优势、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政通人和的创业环境是企业最看重的,也是最为珍惜的。

产城融合也在逐步破题。通过大力实施城区品质突破年行动,新区已锚定目标,要进一步提升城区集聚度、开放度、辨识度、舒适度、活力度,在产业兴旺基础之上,再塑未来城区新形象,以城市发展聚活力。

一个全力奔跑的温州湾新区,自是未来可期。

(责编:叶宾得、康梦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