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智保“焊牢”安全生产链条
衢州为电气焊赋码加“芯”

飞溅的火花、熔化的金属、熔渣的颗粒……电气焊作业在现代化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同时也是一项高危险作业,操作不当极易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电气焊行业安全链条如何“焊牢”?2023年以来,衢州聚焦电气焊无证上岗多、人员流动大、违规动火作业监管难等问题,创新迭代“焊智保”电气焊全链条数字化监管应用,实现电气焊作业从“以人管人”向“以码管机、以机管人、以智管焊”转变。
10月14日,在衢州某设备有限公司厂区内,76台电焊机均已加装“焊智保”数字化芯片,16名持证电焊操作人员资料均已入库,不在库内的人员无法启动电焊机进行作业。“数字化芯片解决了我们企业的难题,比如工人如果离开岗位,设备就会自动断电,避免了其他人员冒名顶替作业的风险,对于管控电气焊作业非常有效。”公司负责人说,目前因使用数字化芯片,公司动火作业审批率由原来的43%提升至100%,作业安全得到大大提升。
针对电气焊作业底数不清、监管数据不统一等问题,2023年衢州通过打通部门壁垒,强化协同共治,全面归集应急管理、市场监管、住建等6个部门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建筑施工操作资格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证等13个数据库累计400余万条数据,精准覆盖电气焊企业、作业人员、电焊机终端等相关信息,累计接入涉电气焊企业1582家、电气焊作业人员5836名。
6月,衢州上线了“焊智保”应用,通过对电焊机赋码加“芯”,操作工凭特种作业证入库,开通专属电子工牌,“人、码、机”三方互相验证联合控制。
“如果现在厂里发生了意外情况,工人们可以直接通过电子工牌进行一键报警,企业负责人马上就会收到提醒,园区内的消防人员也会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置。”衢州市应急管理局保障中心主任卢健相告,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完成4105台电焊机的智能模块加装,加装率达98%,已实时归集作业数据、安全记录、违规行为等信息数据2.9万条,实现对电气焊作业全流程、可追溯管理。“该应用已在杭州、绍兴等多地复制推广。”卢健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