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原創

浙江2021縣域經濟觀察:杭甬“雙城記”格局醒目 山區26縣尋求“破圈”

葉賓得
2022年03月09日08:24 |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小字號

近日,全國兩會召開,浙江提出將以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機制創新年、改革探索年、成果展示年為引領,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美好社會建設。作為承上啟下的重要節點,縣域經濟的發展情況關系到能否實現共同富裕。那麼2021年,浙江各縣(市、區)經濟運行情況如何?人民網浙江頻道對全省90個縣(市、區)2021年主要經濟數據進行梳理,共有25個縣(市、區)GDP超千億元,突破2000億元大關的縣(市、區)更是從2020年的5個擴容至7個。

2021年浙江省各縣(市、區)GDP總量排名。制圖:葉賓得

第一梯隊:杭州寧波繼續領跑

2021年,浙江7個GDP超2000億元的縣(市、區)被杭甬雙城包攬,分別佔據4席、3席。

杭州余杭在經歷了行政區劃調整后,經濟快速完成過渡期,仍守牢第一的“寶座”,GDP達2502.2億元。在余杭三次產業結構中,第三產業佔比達84.9%,除了佔據絕對優勢的服務業,互聯網、大數據、金融、科技等新興產業發展勢頭也很強勁。2021年,余杭區服務業增加值、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分別為2125.5億元、1605.7億元,均居杭州第一、全省前列。

余杭夢想小鎮。杭州未來科技城供圖

寧波“一哥”鄞州也不甘落后,以GDP2500.33億元的成績位列第二,和余杭僅有1.9億元的差距,這也是近20年來,浙江GDP排名中冠亞軍差距最小的一次。

鄞州不僅有可觀的經濟規模,還以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2021年,鄞州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1%,其中有64%來自高新技術產業。同時,鄞州也是浙江擁有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數量最多的縣(市、區)。

兩區合並后的杭州上城,補上了發展空間有限的短板。其地區經濟發展腹地擴充后,經濟承載能力也隨之變強,GDP從2020年的1192億元躍升至2417.5億元,邁入2000億級隊列,排名第三。寧波北侖和慈溪分別以2382.5億元、2379.2億元的GDP,位列第四和第五,與排名第六和第七的杭州濱江、蕭山保持著300億元的差距。從經濟結構看,北侖和慈溪都以制造業見長,第二產業增加值分別佔比51%、61%,是寧波重要的工業中心。排名第六的濱江GDP增速亮眼,以11.3%位列杭州市第一,這離不開數字經濟的拉動作用。2021年,濱江實現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1596.2億元,同比增長16.0%,佔生產總值比重78.9%,位居浙江第一。在GDP增速方面,蕭山也一改近幾年低迷的增速,在2021年達到8.7%,超過浙江的平均水平,未來發展值得期待。

2021年,浙江提出唱好杭州、寧波“雙城記”,放眼榜單中縣(市、區)的分布情況,杭甬“雙城記”格局醒目。在25個GDP超千億元的縣(市、區)中,兩地共13家上榜,佔據“半壁江山”。此外,從經濟結構看,杭州寧波分別以數字經濟和先進智造為特色,優勢互補,作為浙江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引擎”,對全省起著輻射帶動作用。

第二梯隊:找准產業賽道,奮起直追

在第二梯隊(GDP1000億元至2000億元),除杭州和寧波的幾個縣(市、區)外,紹興、溫州、嘉興分別有4、3、2地上榜,金華、台州、湖州也各自佔據了1個席位。縱觀上榜的縣(市、區),多為城市中心城區,或有著附加值較高、核心優勢鮮明的產業集群。

塊狀經濟是浙江民營經濟發展的一大突出亮點,也是浙江區域經濟的主要支撐。近年來,浙江進一步發揮塊狀特色產業優勢,加快塊狀經濟向現代化產業集群轉型升級,有效推動了經濟發展。以印染為主導產業的紹興柯橋,雖在2021年遭遇了巨大的用能挑戰,但通過推進印染企業“跨域整合”以及科技創新,依然保持了不錯的增長勢頭,GDP達1747.98億元,其中印染產業總產值首次突破500億元,業績亮眼。小商品產業發達的金華義烏,工業一直是其發展的一條“短腿”。但在2021年,義烏規模以上工業產值達到1163.7億元,在2020年的基礎上增長了66.7%,成為推動義烏經濟快速增長的一個強有力的引擎。GDP突破1500億元大關的紹興諸暨,有著襪業、珍珠、銅材精密制造等主導產業,傳統產業通過“產業大腦+未來工廠”邂逅“智造”,走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的轉型升級之路。再如“皮革之都”嘉興海寧、擁有全國最大的泵與電機產業基地的台州溫嶺、全力打造世界級智能電器產業集群的溫州樂清,均有著鮮明的主導產業。

2021年10月,諸暨上線襪業產業大腦。人民網 葉賓得攝

找准了產業賽道,才能鉚足勁加速跑。這也給杭州臨平、嘉興平湖等有望沖刺千億的“后備軍”指引了一條突圍之路。

山區26縣:高質量發展路上花式“破圈”

浙江山區26縣土地面積約為全省的45%,人口接近全省的24%。但長期以來,其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低於浙江平均水平。26縣能否實現跨越式高質量發展、能否取得標志性成果,事關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全局。

2021年,浙江印發了《浙江省山區26縣跨越式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5年》,為26縣量身定制“一縣一策”的發展方案和支持舉措,包括推動26縣對接省級大灣區(新區)、能級較高的開發區(園區),布局1平方公裡左右、以先進制造業為主的山海協作“產業飛地”﹔優化調整山海協作結對關系,由全省50個經濟強縣結對幫扶26縣等。多措並舉下,成效也逐漸顯現:2021年,山區26縣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2021年浙江山區26縣GDP總量排名。制圖:葉賓得

2021年,溫州平陽以GDP600.51億元,穩坐山區26縣“領頭雁”的位置,也是26縣中GDP唯一突破600億元大關的縣。近年來,平陽聚焦工業發展,在“工業強縣”“服務業興縣”兩大戰略的驅動下,工業經濟向高質量發展轉變,服務業產業結構持續優化。2021年,平陽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500億元大關,第三產業增加值達288.24億元,同比增長11.8%。2022年2月17日至20日,溫州平陽、蒼南、龍港同時召開兩會,融合“一體化”成了三地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熱詞。兩岸三縣(市)由一條鰲江相連,三地在城市、產業發展上也各有千秋,優勢互補。今后,三地將搶抓鰲江流域一體化的機遇,進一步推動經濟發展。

麗水遂昌則以12%的GDP增速,跑出了山區26縣的最快“加速度”。近年來,遂昌通過全面推進數字化改革催生新的發展動能,經濟社會呈現出跨越式發展態勢,不但主要經濟指標從麗水市中偏下位次迅速攀升,進入全市第一陣營,還從浙江山區26縣尾部躍升至第一梯隊。“在最美的地方,發展數字經濟﹔以向往的生活,聚集有趣的人。”有著“浙南林海”之稱的遂昌,在2019年做出戰略轉型的決定:以發展數字生態經濟開辟新賽道,探索最美生態、綠色科技、數字經濟、向往生活深度融合的山區縣跨越式發展新路徑。如今,綠水青山正在向金山銀山轉化。以遂昌規劃建設的“天工之城—數字綠谷”為例,目前已注冊市場主體606家,並吸引了多家頭部數字經濟企業,合同社會投資總額近80億元,已落地實施逾14億元。

縱觀全省山區26縣,超半數縣(市、區)的GDP增速超過了浙江全省平均水平,各地以自己的方式在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花式“破圈”。衢州柯城、麗水蓮都作為地級市主城區,抓牢城市首位度優勢招大引強。2021年,兩地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分別達27%、26.4%,高於全省平均(10.8%)。衢州開化發展傳統優勢產業茶產業,加快推進龍頂茶一二三產融合、全產業鏈建設,目前已新建高標准生態茶園2萬余畝、標准化茶廠16家,龍頂品牌價值達29.04億元。同屬生態發展類山區縣的金華磐安挖掘綠色潛能,推進中藥材、特色農業等產業發展,以發展農家樂助推鄉村旅游,帶動全縣五分之一人口就業。

採茶工採摘開化龍頂頭茶。人民網 王蕭蕭攝

既有深耕本土優勢,實現“從有到優”﹔也有創新思路,尋求“無中生有”。麗水縉雲將短途交通產業列入該縣主導產業,2021年,其短途交通產業實現規上產值53.2億元,比上年增長65.8%﹔衢州龍游則將目光聚焦碳基新材料,招引了省內兩家“鏈主”企業,並吸引一批產業鏈延伸項目落地。

山區26縣中,目前仍有部分縣(市、區)面臨GDP總量低、增速慢的窘境。是穩扎穩打、培育本土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還是引進頭部企業帶出一整條產業鏈,亦或抓住數字變革、消費升級等機遇堅定發展農業旅游業?如何找准適合自己的特色產業,是其亟需面對的課題。

(責編:葉賓得、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