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 農耕吸粉 升級場景
疫情之下 寧波民宿主動求變突圍

“親愛的朋友們,今天介紹我們新鮮晒制的筍干……”周末的晚上,寧波奉化大堰鎮“宋小姐別院”民宿負責人卓雅芝准點在網絡平台上開直播,銷售筍干、茶葉、番薯等大堰特色農產品。
“宋小姐別院”是開設在大堰謝界山村的一家精品民宿。“現在受疫情影響,客人減少了,民宿經營壓力很大。我們嘗試用直播的方式,展示大堰原生態的農村生活和民宿特色,順帶銷售農副產品,拓展業務,開辟新財源。”卓雅芝說。
奉化溪口、大堰兩地是寧波精品民宿的主要集聚區,客人以長三角地區大城市中高端人群為主。這兩年,新冠肺炎疫情復雜多變,對文旅行業特別是民宿行業,沖擊巨大。大堰鎮旅游辦負責人汪斐卿告訴記者,像2022年的五一假期,大堰幾家民宿原本客房預訂超過了八成,沒想到5月1日奉化發生疫情,客人紛紛退房離去,民宿主損失慘重。“近一年多來,因跨省游、跨市游受限,民宿業走入低谷,而今年春季上海的疫情,更令寧波民宿‘雪上加霜’。”汪斐卿說,“寒冬”之下,本地特色民宿在收縮戰線的同時,不少民宿從業者也像卓雅芝一樣,用新思路、新業態主動求變,謀劃產品升級,在困境中“活下去”。
大堰的“燕來山田”民宿最近搞了一個佔地1畝的柿季小菜園,種了好幾種蔬菜瓜果。生意淡了,人卻沒閑著。店長沈嬌蓉說,民宿客人近一半是親子游,“我們推出的農耕主題項目,讓游客回歸田園,一年四季體驗不同農耕活動的樂趣。”此外,“燕來山田”還准備新開辟一處小型的萌寵樂園,飼養兔子、羊駝等小動物,讓城裡的孩子在大堰山村親手種菜、喂兔子、撿拾土雞蛋,親近大自然。
“原生態,雲耕大堰這張牌,值得我們深入挖掘。”卓雅芝說,通過網絡直播,不僅宣傳了大堰的山水風光,還使很多外地網友對大堰農產品產生興趣。現在“宋小姐別院”直播間頗有人氣,平均每天能賣出100多單筍干、油燜筍等農副產品。前陣子筍加工季,該民宿每天從村民處收購數百公斤鮮筍,統一煮制、晾晒、包裝,客人下單購買很踴躍。“以前是客人通過民宿認識大堰農產品,現在反過來了,很多人通過購買農產品認識了我們的民宿。”卓雅芝說,通過直播帶貨,多元化經營,山貨銷量上去了,“粉絲”數量也看漲,既減輕民宿經營壓力,也幫助周邊農戶賣貨增收,一舉兩得。
位於寧波溪口岩頭古村的“漫休谷”度假村,被古木參天的原始森林所環繞,一棟棟隱藏在山林中、造型各異的小木屋,令人仿佛置身於童話世界。最近,“漫休谷”管家李玉霞與同事一起,通過抖音和攜程直播平台,一周數次從不同角度展示度假村的服務特色和周邊村庄的旅游亮點。直播播什麼,腳本怎麼寫,都是員工自己來,自編自導自拍,非常接地氣。
“考慮到疫情的影響,今年我們把客源聚焦在寧波本地,並對原來觀景平台進行改造,新推出了戶外野餐項目,提供免費下午茶。”李玉霞說,這一理念正好與當下很火的露營概念相吻合,讓客人在山林中享受美食、欣賞美景,新場景帶來新體驗,很受客人的歡迎。“現階段,疫情下的民宿面臨一場‘洗牌’,也給我們提供一個機會。民宿要和潮流相融合,以‘深度自然+本土文化’來設計產品,滿足城裡人新的消費需求,提升民宿核心競爭力和客戶黏性。”李玉霞說。
在困境中尋找希望和出路,努力生存下來,是疫情下眾多民宿主的真實寫照。“疫情早晚會過去,大家需要走出去放鬆一下的心情還是很強烈的,那些品質優、有‘性格’的民宿依舊有不錯的前景。”寧波溪口雪竇山名山建設管委會投資促進局前期辦的汪淵洲認為,疫情“倒逼”民宿加速轉型升級,而場景化(生活)民宿是鄉村民宿未來發展的一大方向。例如鄉宿+農庄、鄉宿+寵物、鄉宿+耕讀、鄉宿+民俗等“鄉宿+”主題產品,將為民宿行業的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