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農民增收 農田增肥 鄉村增美

溫州瑞安農村“三位一體”模式巧解垃圾分類難題

夏盈瑜
2022年05月26日10:30 |
小字號

  立夏一過,溫州瑞安的旅游小鎮桐浦鎮熱鬧了起來,雖然人流不息,但各村依舊文明整潔,地面不見垃圾。“村裡人人知道該如何垃圾分類,分了環境才好!”桐浦鎮桐西村村民曾金平自豪地說。

  這是瑞安市農民專業合作社參與鄉村垃圾分類管理見成效的生動寫照。瑞安市率浙江全省之先成立垃圾分類合作社,把“三位一體”模式從農業生產領域,拓展到鄉村生活治理,試點兩年,覆蓋全市9個鄉鎮,走出一條適合農村生產生活的多贏之路。

桐浦垃圾處理中轉站,左邊是易腐垃圾處理車間,右邊是其他垃圾壓縮車間。孫凜攝

  桐西村,兩年前還被吐槽為“最臟村”。如今水碧田青,環境宜人。“長期以來,因沒習慣分、沒經費分,垃圾分類是農村環境整治的難題。”桐浦鎮相關負責人說,此前,他們聘請第三方公司運維,工人早晚各清運一次,每年工資兩三萬元,效果並不理想。垃圾前腳掃,后腳扔,混合垃圾被直接送往垃圾中轉站。

  為徹底解決環境整治難題,2020年,桐浦鎮組建桐潔農業專業合作社,讓“農村的事農民干”。合作社選拔宣傳員、桶長,挨家挨戶宣傳,讓村民分好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

  考核棒落在桶長和包干到戶的村民身上。農村垃圾治理費用主要由市、鎮財政補貼,合作社將經費分優秀、良好、合格三檔,桶長按月考核,考核優秀能獲得經費的40%,合格頂多拿500元。村民也一樣,若能分類傾倒垃圾,按月獎勵洗潔精等生活用品,干得好,拿得多。

桶長錢申花(左)勸導村民垃圾分類。孫凜攝

  在桐浦垃圾處理中轉站,合作社的清運工、分揀員等分片負責,井井有條。其他垃圾經過壓縮后送往市焚燒處理中心。易腐垃圾當即進入處理車間,經快速成肥機處理后,4噸垃圾產生1噸有機肥。桐浦鎮每年能產生300多噸有機肥,此舉使合作社增收10多萬元。

  “農村垃圾分類准確率從30%提高到90%,大幅減少污染物,促進資源循環利用。”桐潔合作社理事長鐘愛東說,村民、社員不僅能享受良好的人居環境,還能從盈余中分享部分紅利。

  在爭優中“守土有責”。“起初的確是為拿到優秀,后來大家發現,環境好了,才是最大的收益。”桶長錢申花說出了大家的心聲。

  桐浦的做法迅速在瑞安全市傳開。一年多以來,瑞安平陽坑、高樓、陶山等9個鄉鎮相繼成立“平潔”“高潔”“陶潔”等10家垃圾分類合作社,組建聯合社和加工廠,把生活垃圾處理物、農業秸杆、畜禽排泄物等混合再加工,生產標准有機肥,掀起環境整治和垃圾分類熱潮。

  “合作社管理模式,將政府主導推進的農村垃圾分類工作,轉為農民主導,鞏固了農村環境整治成果,這樣的探索實踐具有現實價值。”瑞安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

(責編:孫鵬、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