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引進一個院士 帶來一個團隊 帶動一個產業

台州仙居打造“院士經濟”助發展

張光劍
2022年07月04日09:25 | 來源:台州日報
小字號

  人才是第一資源。作為科研人才中的領軍人物,“兩院”院士是各領域科技發展的開拓者、領航人。

  近年來,台州仙居縣以首批“浙江院士之家”試點建設為契機,圍繞“打響品牌、做大平台、做優服務、助推發展”的目標,用好“高端智庫”,打造“院士經濟”,依靠科技創新塑造產業發展新優勢,實現了“引進一個院士、帶來一個團隊、帶動一個產業”的可喜局面。

  最美“院士之家”迎來“最強大腦”

  科技要發展,人才是關鍵。對於浙江省山區26縣之一的仙居而言,更加求賢若渴。

  “仙居地處山區,一直面臨‘引才難’的問題。多年來,仙居多方嘗試,也尋找過解決之道,但收效並不明顯。”仙居縣委組織部副部長徐巧玲告訴記者。隨著智能制造時代的加速到來,仙居長期存在的高端人才留仙意願不高、企業與人才對接路徑較少等問題,直接影響了企業生存發展。

  針對面臨的困局,該縣依托良好的生態優勢,提出把“最美的風景留給最有智慧的人”,把神仙居氧吧小鎮3.8平方公裡作為“院士之家”,按照政企共建、資源整合、互惠互利的模式,將小鎮內的休閑健康項目、神仙居景區、溫泉小鎮、淡竹原始森林等作為“院士之家”的度假配套設施,湖心島作為“院士之家”的會客廳。同時,氧吧小鎮現有的康養文旅設施,作為院士等高端人才來“院士之家”康養度假的配套設施,滿足小型路演交流、學術聯誼等需求。

  仙居這一系列舉措釋放出強烈的“引才聚智”信號,也吸引海內外院士紛至沓來。截至目前,台州“院士之家”已成功接待宋寶安、錢七虎等86位院士,舉辦了10余場國際性、全國性高端學術活動。

  “聞名已久,不負期望。”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航空航天大學的朱荻說,“院士之家”美的不僅是風景,更是當地領導重視科技創新的殷殷之心,是本地企業對科技創新渴求的拳拳之心。

  “我們堅持把最美的風景留給最強的大腦,依托‘院士之家’,讓更多的人才、資本、項目來到美麗的仙居,以‘院士經濟’引領經濟發展,加快建成全面融杭接滬的重要基地。”仙居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一期湖心島“院士會客廳”的基礎上,今年仙居圍繞高端人才的“集聚地”、技術創新的“策源地”、科技成果轉化的“試驗地”、科創信息的“交流地”和院士專家的“康養地”等“五地”目標,在神仙氧吧小鎮劃定30畝核心區塊,計劃總投資3.9億元,規劃用地面積1.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7萬平方米,建設集“學術交流、創業孵化、項目路演、商務洽談、會議會展、信息發布、休閑健身、居住療養”等功能於一體的“台州院士創新中心”。

  最優“政策服務”引來“院士項目”

  “現在真好,不出遠門就能找專家看病。”日前,患者王漢東在仙居某醫院就醫后說。

  “家門口”的專家級診療得益於院士專家合作項目。李春弘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名譽院長石學敏院士團隊的專家,長期在仙居該醫院坐診。在仙居縣科協的牽線搭橋下,石學敏院士團隊入駐該醫院,帶來了國內先進的康復技術,並培養了一批高素質、高水平的中醫藥人才,使傳統醫學普惠仙居老百姓。

  把院士“才富”變成地方發展“財富”,近年來,仙居以“院士+平台”“院士+項目”等“院士+”為引擎,充分發揮高端智庫和科技創新對產業轉型升級的支撐作用,大力發展“院士經濟”。截至目前,該縣已引進院士創業項目1個,落地院士合作項目10個,建成6家博士創新站,榮獲省級科技進步獎8項,獲得國家級專利52項,為仙居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和人才支持。

  取得豐碩成果的背后,是一項項有力政策的推動扶持。仙居縣科協主席張曄介紹:“我們率先出台並制定專項政策保障及人才服務機制,深化縣領導服務院士專家聯動機制、‘5+X’組團服務聯動機制等制度,專門設立院士專家服務中心,為每一個院士團隊提供‘專門服務’,為院士及其團隊來台州開展活動、合作創業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保障。”

  同時,該縣還出台了《人才新政三十五條》,制定台州全市首個高端醫械人才集聚“政策十條”,醫械產品“首購首用”等制度政策,為人才提供科創孵化、基金跟投、創新資助、上市獎勵等全方位扶持政策。專門設立“院士綠卡”,為院士來仙居工作生活提供政務辦理、旅游休閑、配偶就業、醫療康養等20多項便利化服務。

  最強“高端智庫”破解產業難題

  “仙居楊豐山是浙東的香格裡拉。”日前,錢前院士在央視《開講啦》節目上宣傳推廣楊豐山,大大提升了仙居鄉村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楊豐山擁有2000多畝梯田。因為海拔高、土壤肥沃、水源豐富、晝夜溫差大,並且因為梯田獨特的地理環境,當地出產的稻米適口香甜,頗受人們青睞。

  2019年,楊豐山村成為中國水稻研究所在浙江省新一輪扶貧工作中的結對幫扶村。作為中國水稻研究所稻種資源研究領域首席科學家的錢前院士和仙居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合作,開發了嘉禾優7245稻米產業化項目,總結了一套適合仙居生態條件的種植技術和烘干、加工、儲藏模式,實現了稻米產業提質增效,糧農增產增收。

  隨著品質的提升,楊豐山大米價格也從原來的2.5元一斤飆升到10元-15元每斤,購買者仍趨之若鹜。

  “近年來,我們著眼產業發展、企業痛點招引院士,借院士智慧叩開轉型之門,破解產業發展難題和企業技術壁壘。”張曄說。

  喻景權院士與仙居簽訂酒泉“仙居楊梅”種植技術,研究破解仙居楊梅的跨區域種植方案,為楊梅更大范圍的推廣提供了“仙居解決方案”﹔陳宗懋院士與仙居開展茶葉與健康合作項目,成功破解了茶園有害生物綠色防控技術,實現了從單一項目擴展到產業領域的升級﹔鐘南山院士與浙江億聯康合作,成立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肺功能聯合實驗室,填補了國內壓差式肺功能測定儀技術空白,破解呼氣分子診斷產業技術領域的“卡脖子”難題﹔侯凡凡院士與仙居人民醫院開展國家慢性腎病臨床醫學合作,實現了國內腎臟病科的學術新突破……

  一篇篇“科技論文”傾情書寫在仙鄉大地上,一個個“院士經濟”的產業發展故事精彩上演著,加速推動仙居經濟社會發展向“大而優、大而新、大而強”和“高又快、上台階”奮勇邁進。

  “讓掌握最先進科學技術的科研人才融入仙居的產業發展,這些產業就會天然帶有科創基因。”仙居縣委常委相關負責人說,仙居和院士團隊通過合作項目聯合攻關的模式,不斷幫助仙居攻克“卡脖子”技術,成為產業發展的技術支撐。

(責編:孫鵬、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