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寧波慈城年糕:穿越古今的江南年味

周永衛
2023年01月20日09:08 | 來源:浙江工人日報
小字號

芝麻開花節節高,做好年糕年年高。

在江南,年糕因其“年年高”的諧音而成為老百姓心中的吉祥食品。每逢新歲將至,家家戶戶彩燈高挂,殺雞宰鴨,祭祖宗請灶神,舂年糕也成為江南民間辭舊迎新的重要民俗活動之一。

寧波慈城早在春秋時期就有關於年糕的傳說。相傳名將伍子胥曾經在慈城打過仗,修筑姑蘇闔閭大城時,就採用慈城的方法,把年糕當作城磚。他死后,蘇州被困,百姓按照他的遺囑挖開城牆,以“年糕城磚”為食,救人無數。

慈城籍文化大家馮驥才說:“年糕是慈城食文化的歷史名牌,是先人留給我們的遺產。”

傳承稻作文化的民俗美食

慈城年糕的水稻種植地源之河姆渡一帶,是中國乃至世界的稻作文化發祥地。

河姆渡出土的稻谷距今7000年,河姆渡文化遺址分布在寧波慈溪童家岙、余姚鯔山、鄞州董家跳以及紹興上虞牛頭山等地區,其中寧波江北慈湖就有18處,遺址數量比較集中。

而早於河姆渡文化1000年左右的寧波余姚三七市鎮井頭山南麓井頭山遺址,距慈城僅有5公裡,距今為7800~8300年之間,是“河姆渡之祖”,該遺址中發現了完整的稻谷。

2020年12月12日,由浙江省文物局指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余姚市河姆渡遺址博物館聯合舉辦的“余姚施岙遺址古稻田考古發掘專家論証會”在余姚市召開。專家認為,施岙遺址古稻田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面積最大、年代最早、証據最充分的古稻田,是史前考古的重大發現。

為此,河姆渡遺址、井頭山遺址及姚江流域,是中國乃至世界的稻作文化發祥地。而稻米,就是制作年糕的主要原料。年糕無疑是稻作文化一個傳承化、精致化、共享化的民俗美食。

2021年2月初,浙江省委常委、寧波市委書記彭佳學,寧波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李軍分別對國研經濟研究院東海分院執行院長陳旭欽撰寫的《新時代的寧波文化地標布局在哪最佳?》報告作出批示,充分肯定了陳旭欽的建議。

陳旭欽建議,“十四五”期間,寧波要加緊挖掘文化瑰寶資源,整合余姚河姆渡遺址、井頭山遺址、施岙遺址、田螺山遺址、鯔山遺址、鯗架山遺址、江北八字橋遺址、傅家山遺址、慈湖遺址、小東門遺址、鎮海魚山·烏龜山遺址、奉化名山后遺址、下王渡遺址、象山塔山遺址等十多處史前遺址資源,以河姆渡文化遺址群或浙東史前遺址群名義,捆綁起來預備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同時,充分利用河姆渡文化舉世聞名的知名度和施岙遺址發現目前世界上面積最大、証據最充分的水稻田契機,在姚東平原抓緊設立“世界稻作起源地·寧波”標識,並向海內外媒體發布“世界稻作起源地·寧波”形象宣傳片。

2021年2月25日,寧波市委宣傳部牽頭開了多個部門專題研究寧波文化地標布局和河姆渡文化遺址群或浙東史前遺址群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准備工作。

傳說與史料同等豐富

《浙江省民間文學集成——寧波市故事卷》中的《慈城年糕》一文,將年糕的歷史定格在戰國時期。當時,名將伍子胥曾經在慈城打過仗,他死之前對其部下講:“如果國家有困難,百姓斷糧,你們到城牆下掘土三尺,可得到糧食。”

伍子胥死后,越國進攻吳國,城中軍民斷糧,已餓死了不少人。這時候,有人想起伍子胥的話,就去挖城牆。挖了三尺多深,果然挖出許多可以充飢的“城磚”,結果打了勝仗。

原來,當年伍子胥在慈城督造城牆時已做好屯糧防飢准備。這些“城磚”全部是用糯米粉蒸熟后壓成的,這種糯米磚十分堅硬,長年不變質。

從此以后,慈城鎮和寧波各地家家戶戶都舂年糕,年夜飯就吃年糕湯,來紀念伍子胥。

據1994年版的《寧波市志》載:寧波年糕柔滑細膩,久浸不糊,昔以梁湖米年糕,今以慈城年糕較佳。

寧波市作家王靜在《慈城年糕的文化記憶》中指出:從文獻資料記載、年糕模板和田野調查的民間傳說等一致証實,慈城年糕手工制作歷史符合中國年糕的起源、興盛之說,即始於西周,興於明朝,盛於清朝及民國,至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

《浙東鄉情慈城的傳說》第二輯——《慈城年糕進貢的民間傳說》中記載: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政務、民風無不一一關注。在杭州小住時不經意發現這頁記載,被繪聲繪色的描述誘發好奇和品嘗欲望,遂命杭州府到慈城征召。慈溪縣令受命親自護送特制的年糕團及加蓋大紅御印的水磨年糕快馬送到杭州。乾隆帝御用時,這年糕團還是熱的,果然名不虛傳,口味獨特。一時興起,吩咐筆墨伺候,龍飛鳳舞寫下“年糕年糕年年高!”七個大字賞慈溪縣令。可惜后來真跡散落失傳。

從大量民間傳說和史料記載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慈城年糕從最初的米糕、到糯米年糕、到現在用粳米制作廣為流傳的水磨年糕這三大階段,而慈城的歷代老藝人也始終堅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傳承中創新,使慈城年糕越做越精致,技藝越來越精湛,品種越來越繁多,傳承越來越廣泛。

文化傳承連貫完整

2020年12月17日,浙江省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正式發布重大考古發掘成果。通過考古人員近半年對江北區慈城鎮東門村約18000平方米遺址開展搶救性考古發掘,東門村遺址是一處年代可劃分為河姆渡文化四期、良渚文化、廣富林文化、馬橋文化、商周、春秋戰國、漢晉、唐宋和明清等9個時段,最早可追溯到5600年前,其主體遺存年代為新石器時代晚期至青銅時代,從史前一直延續到明清,5000余年的文明序列延續至近年都有村落存在,歷史發展的連貫性極為珍貴,遺址出土遺存之豐富、文化序列之完整,在浙江地區尚屬首次。

寧波市江北區慈城鎮東門村遺址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杭州市余杭區良渚古城遺址還早600多年,作為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聖地,是現代人親身體會和感受“中華五千年文明”深厚文化底蘊的重要場所。不僅樹立慈城文化旅游新品牌,展現慈城文化魅力,更彰顯了慈城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在挖掘的遺址第4層及該層下遺跡單位一批陶器特別顯眼,距今約4200至3900年。無論從器物類型、裝飾手法,還是紋飾圖案上來看,都具有典型的廣富林文化特征。廣富林文化為新石器時代末期的一支考古學文化,以上海市鬆江區的廣富林遺址命名,主要分布在環太湖地區。截至目前,江蘇、浙江、上海已發掘的廣富林文化遺址不足10處。令人意外的是慈城鎮東門村遺址出土的廣富林文化遺存非常豐富、非常典型,真正填補了寧紹地區文化序列的空白,使寧紹平原和環太湖區域從文化分野逐漸走向文化融合。

從2004年12月慈城北面的八字村傅家山遺址出土文物測定,距今約7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慈城就有先民活動,慈湖遺址出土的5800年前的“中華木履”標本、小焦山4500年前城基石塊的出土、王家壩漢晉“句章遺址”……10多處遺址多次印証,慈城區域8000余年的文明序列延續不斷,更進一步印証了慈城年糕至少有3000多年傳承史的事實。

慈城年俗打年糕

在慈城,做年糕也稱“打年糕”。至今,慈城仍保留這古老的習俗,制作年糕工藝,一直延續至今,經久不衰。

蒸籠中的米粉被急火蒸熟,人們圍在大灶旁,一旁的石搗臼早已等候多時。隨著有經驗的師傅一聲大喊:“出籠啦!”年輕力壯的男人將蒸熟的米粉放入石搗臼,手持榆木杵臼一人一下有規律的捶打。“芝麻開花節節高,做好年糕年年高”的打年糕歌盤旋在村落中,與一擊一落的節奏相呼。

手工年糕的制作,是一個繁瑣的過程,也是一種費力的活。因此,勤勞聰明的慈城人發明了年糕制作機器,來替代了手工制作年糕中最費力的舂年糕。盡管現在農村純手工制作年糕比較少了,但是,在慈城仍保留並流傳年糕手工制作技藝。

慈城水磨年糕美味可口,蜚聲海內外。傳說清末同治年間,慈城人氏陳培基突發奇想,把制作豆腐、香干的工藝運用到了做年糕上,大米經水浸、水磨、榨干水分后再用水蒸。搡揉制成的年糕晶瑩剔透,潤滑如膚,口感也大大提高了,開創了手工水磨年糕之先河,從此,慈城水磨年糕出了名。

(責編:葉賓得、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