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浙江嘉興:擦亮營商環境品牌 服務“流量”變人才“留量”

2023年06月08日14:59 |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小字號

日前,2022年嘉興人才“留量”成績單正式出爐:新增高技能人才數位居浙江首位,新增就業大學生連續3年超10萬人。

如何將“流量”變“留量”?從爆發的“流量”小切口,到布局“留量”的大版圖,嘉興有著怎樣的解題思路?

久久為功,打造科創平台

2003年,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落戶嘉興,在全國開啟了院地合作共建創新載體的先河。

二十年來,嘉興人堅持推進各類創新平台擴容升級,不斷將“先河”拓寬為各類人才暢游的“大江大河”,為人才干事創業、施展才華提供舞台。

“在嘉興創業創造有很強的推背感。”某新材料公司總經理李艷說,這些年,企業通過與清華長三院等科研院所平台合作,不僅逐步組建了以化工、生物、農業為基礎的博士級技術研發中心,而由科研平台量身定制的生產設備,也讓企業全線實現機器替代人工、效率翻番,產品穩定性也因此大幅提升。

目前,嘉興已形成了以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浙大海寧國際校區、北京理工大學長三角研究院為代表的校地合作型平台,以南湖實驗室、南湖研究院為代表的重點科研型平台等特色平台體系,省級新型研發機構數量列浙江省地級市首位。

在嘉興,一個個創新平台,成就了城市與人才的“雙向奔赴”,也成就了城市與人才的共同成長。近三年,嘉興新引進大學生超31萬人,並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速,人才資源總量突破156萬人。城市人才吸引力指數躋身全國地級市第5位、浙江省第3位。

主動響應,營造優質生態

2018年11月,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2019年,嘉興把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確定為首位戰略,並率先提出要以長三角人才一體化發展擎動國家戰略、推進首位戰略。

這是對“時”與“勢”的深刻把握。嘉興從頂層設計入手,為城市與人才發展聚合長三角資源,並借勢借力營造優質發展生態。

在考察過很多地方后,哈佛大學博士許樅最終選擇在嘉興嘉善的上海人才創業園創辦了一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離開上海、“定居”嘉善的三年間,許樅深有感觸地表示,兩座城市間產業、資金和人才流的頻繁交互,城市間的同城化效應也愈加顯著。三年裡,他的公司立足嘉興、輻射長三角,規模越做越大,僅研發團隊就從最初的三五人增長至現在的40多人。

聯合長三角26城,發起成立長三角人才一體化發展城市聯盟﹔主動探索人才身份互認,破除人才流動障礙﹔推動實行人才服務共享,激發創新創造活力……作為長三角人才一體化發展的倡議者、踐行者、推動者,近5年來,嘉興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大生態,為人才發展謀得更大空間。

提升大生態,也要做優小環境。2021年以來,嘉興將南湖區湘家蕩、嘉善縣祥符蕩、海寧市鵑湖等湖蕩區打造成為“科創湖區”,以美麗風景吸引科創人才。

“理想工作和理想生活都在這裡實現了。”博士張磊表示,在法國工作了十多年后,他攜家人回到祖國,在位於嘉興市南湖區湘家蕩湖畔的南湖實驗室工作。

敢為人先,完善暖心服務

2021年,以“賦能人才”為目標,嘉興啟動以數字化推進人才服務體系改革,試點建設“人才e點通服務雲平台”,為浙江省“人才碼”開發建設提供重要模板。

從服務人才上的“快人一步”到禮遇人才上的“超常力度”。截至目前,嘉興已經先后迭代出台三輪人才新政,這些政策既有符合人才期許的“真金白銀”,也有留住人才的真情實意。從衣食住行、創新創業各方面給予人才一攬子、全周期支持,努力讓更多“追夢人”成就夢想。

如今,憑一個小小的“人才碼”,來到嘉興的人才不僅可以享受政策優惠,還能在公積金貸款、晉升職稱、公交出行、健身、觀影、圖書借閱等吃穿住行“關鍵小事”上暢享專屬服務,讓人才在嘉興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歸屬感不斷得到提升。

人才引進來是基礎,留得住才是關鍵。在嘉興,針對各類人才不同的服務訴求,都會有量身定做的“專屬支持”。

“從首次對接到最終入職,隻用了不到15天。”李德纮是一名新加坡工程院院士,2021年11月,他正式入職浙江大學海寧國際校區。從團隊人才招引、科研設備採購,到工作場地裝修、項目經費投入都有專人保障。“我將扎根嘉興,為城市發展貢獻力量。”李德纮說。

嘉興市委主要負責人表示,圍繞“嘉興辦事不用求人、嘉興辦事依法依規、嘉興辦事便捷高效、嘉興辦事暖心爽心”方針,該市將持續擦亮營商環境品牌,推出“上不封頂、一事一議”的頂格支持舉措和定制服務,加快實現從“便捷服務”到“增值服務”的全面升級,讓人才創業的“金點子”“金種子”變成事業成功的“金果子”。(李清)

(責編:艾宇韜、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