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嘉興各地護鳥不打烊
春節假期,嘉興海鹽南北湖游客眾多。當大家沉浸在南北湖“山光悅鳥自在啼”的愜意景色中時,有那麼一群人,每天在輪班上崗,主要任務是——巡山。
1月31日早上7點半,“南北湖生態義警”的隊員們就出發上山了,他們穿梭在蜿蜒的山路上,檢查有沒有捕鳥網、電網、捕獸夾等等。
當南北湖生態義警在忙著為鳥兒站崗的時候,嘉興其他縣(市、區)的護鳥使者沒有閑著:平湖在九龍山國家森林公園建立起“猛禽遷徙通道司法保護基地”,假日期間依然安排專人值守,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桐鄉鳳凰湖周圍,各種鳥類集聚棲息的景象在春節出圈,吸引了大批市民駐足拍照留念﹔海寧黃灣鎮,利用無人機高空偵察,對難以到達的隱蔽地點進行巡查,提高巡查效率﹔嘉善在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祥符蕩設置了生態綠色監測平台AI識別系統,採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的智慧化動態監測,南湖、秀洲盡管處在平原地區,巡護值守也依舊不停歇,由鎮、村指派人員負責巡邏轄區內重點區域,保障常態化巡護工作全覆蓋。
作為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通道上不可或缺的驛站,嘉興已成為候鳥理想的越冬地,每年有超過300種候鳥在此歇腳。每當鳥類遷徙季,嘉興各地都會迎來一群群“老朋友”熱鬧的“聚會”,卷羽鵜鶘、黑臉琵鷺、黑頸鸊鵜、水雉……2024年年底,“鳥中大熊貓”青頭潛鴨也來到了嘉興“做客”,讓許多鳥類愛好者驚嘆不已。這些成群結隊的越冬候鳥嬉戲於嘉興澄澈碧波間,湖光瀲灩,鳥影蹁躚,繪成了一幅美好的生態圖卷。
為了讓候鳥能安心在嘉興“做客”,嘉興市從多個方面發力,為愛鳥護林交上一份亮眼答卷。
一方面,制度建設是保障。為了保護候鳥遷飛通道,讓鳥兒常來常往,2023年3月1日,嘉興施行《嘉興市非法獵捕野生鳥類違法行為舉報獎勵辦法(試行)》,並加快推進全域禁獵,從平湖、海鹽、海寧等3個涉山林縣市率先禁獵,到2024年7月1日全市實現全域全年禁獵,禁獵令不僅明確了禁獵的時間和區域,還嚴格規定了禁用的工具和方法,為野生動物撐起一片蔚藍的天空。嘉興也成為浙江省內首個全面禁獵的地級市。同時,嘉興還充分利用護林員和基層網格體系,將鳥類保護納入了各級林長的重要職責范疇。
另一方面,執法行動是關鍵。近年來,嘉興扛起法治之責,部署開展了“清風行動”、江浙滬兩省一市“清網行動”“百日護鳴行動”等野生動物保護專項執法工作,執法人員深入到各縣(市、區)張網捕鳥多發易發點位以及農貿市場、餐飲飯店進行聯合檢查,開展常態化巡護檢查,嚴厲打擊破壞鳥類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
2024年,張某某和王某某為了吃野味,兩個人一起使用頭燈、紅外線夜視儀、彈弓等工具,採用夜間照明行獵的方法非法獵捕野生鳥類,后被當場查獲。他們獵捕的75隻野生鳥類均為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價值合計22500元。非法捕鳥將自己“捕”進了法網,最終,張某某和王某某均被判刑。數據顯示,僅過去一年間,嘉興查處野生動物行政刑事案件共72起,其中非法狩獵鳥類等刑事案件18起,採取刑事強制措施25人。
在嘉興,民間愛鳥護林的熱情也很高漲。有帶著超長焦鏡頭相機的“追鳥人”,不辭辛勞穿梭在林間濕地,記錄鳥兒的生活,讓更多人了解鳥類﹔還有志願者走進學校、社區,舉辦講座,普及鳥類保護知識,號召大家一起守護生物多樣性,他們都在用一點一滴的行動守護著嘉興的生態蝶變。
眾人拾柴火焰高,在守護鳥類的征途上,每一位群眾都是堅固的堡壘。嘉興市十分重視民間的聲音、群眾的力量。比如2024年在秀洲區王店鎮,曾出現志願者反映發現大量捕鳥網的情況,政府部門第一時間與志願者取得聯系,聯合鎮村干部等開展大規模巡護巡查。自2024年12月下旬以來,全市已出動人員3600余人次,巡護點位1400余處,全面排查整治捕鳥網,還對全市飯店開展不定期檢查,近一個月以來,已立案查辦8起相關案件。
為候鳥“站崗”多年的金曉賢感觸很深:“愛鳥護鳥,人人參與、久久為功,而在一點一滴的堅守中,最可貴的是每一個老百姓觀念的改變。”他舉了個例子:上世紀80年代,南北湖一帶的瀕危鳥類,引動了一批人的貪欲,他們在山上到處張開天羅地網,把風景區變成了“狩獵場”﹔而自2016年開始,護林隊“利劍出鞘”,一年剪除1000多張鳥網,鳥語盈耳,林間熱鬧,村民們漸漸愛上了這樣的美好,從最初的抵觸、不理解變為主動幫助拆鳥網,把受傷的小鳥送到警務站救治。“可見,綠水青山精靈相伴,萬物和諧共享自然的和美畫面是人心所向的。”他說。
據介紹,下一步,嘉興將制定印發全市推進鳥類保護百日攻堅行動方案,組織開展多部門聯合執法,加大違法打擊力度。同時,有針對性加強對重點人群的宣傳教育,舉辦3月3日世界野生動植物保護日主題活動,不斷夯實共同保護野生動物的社會基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