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成初步就業意向1905人
長三角示范區引才專列再結碩果

近日,湘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王明洋正與某量子科技(浙江)有限公司進行對接洽談,這位來自湖南的高層次人才通過“智匯長三角”校招專列,即將在嘉興嘉善開啟科研新篇章。
像王明洋這樣的案例並非個例,隨著2025年長三角示范區全國巡回校招(湖南站)成果落地,上千位湘楚英才將趕赴青吳嘉,為長三角新質生產力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據統計,青吳嘉三地近百家企業現場共收到簡歷7813份,其中碩士及以上簡歷516份,達成初步就業意向1905人﹔嘉善企業接待求職者3870人次,達成初步就業意向778人。
聚焦八大產業集群引才
活動現場,示范區攜數字經濟、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低空經濟等八大產業集群強勢出擊,近百家企業推出機械工程師、光學工程師、材料工程師等2500余個崗位,年薪最高達40萬元。招聘會現場人頭攢動,氣氛熱烈,企業紛紛直言“來對了”。
面向高層次人才,此次校招專門設立了BOSS直聘環節,讓各大企業的主要負責人現場面試交流。“這個環節相當於為企業高層次人才招聘開了一個快車道。”該量子科技(浙江)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呂超林親自擔任招聘專員,希望快人一步搶人才。
為了讓企業與高層次人才的對接更加高效、精准,嘉善縣人力社保局提前排摸企業人才需求,通過高校、獵頭單位等先行發布信息,再收集簡歷發送給企業,由企業初篩后進行精准邀約洽談。“這次招聘很順利,當天面試了多位博士,非常高效。”呂超林表示。
“此次活動是嘉善為企業精心打造的平台,實現企業與人才的雙向奔赴。”嘉善縣人力社保局副局長肖建軍表示,“嘉聚英才·善贏未來”春招引才專列將繼續出發,聚焦八大重點先進制造業靶向引才,吸引更多青年學子來嘉善就業創業,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不竭的人才動力。
織就長三角人才生態網
2025年是“智匯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全國巡回聯合校招的第4年。2022年,在示范區執委會的指導下,青浦、嘉善、吳江三地人才辦共同建立“智匯長三角”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引才聯盟。聯盟成立后,從“九省通衢”武漢到“冰城夏都”哈爾濱,再到“絲路起點”西安、“楚漢名城”長沙,三地輪流牽頭,在引才聚智道路上不懈努力。
告別“搶人大戰”,擁抱“抱團引智”,示范區通過制度創新與資源整合,將分散的“地方優勢”升級為“區域勝勢”。從競爭到合作,不僅是發展策略的轉變,更是區域治理思維的躍升——唯有共生,方能共贏。
如今,“智匯長三角”已然成為一塊引才的金招牌。“我周邊的同學、朋友很多都到現場求職了,就是沖著長三角的名頭,希望能夠在蘇浙滬發展。”湖南高校畢業生劉情情從小在嘉善生活,渴望回鄉發展的她抓住了此次招聘機遇,成功入職招聘企業。
據悉,示范區成立以來,青吳嘉三地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積極探索區域合作發展模式和機制,形成了一批首創性改革、引領性開發和集成性制度創新的人才創新成果。
2024年12月,2024示范區人才服務高質量發展推進會在嘉善舉辦。會上,進行了“深入推進‘人才鏈’賦能‘產業鏈’助力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黨建聯建啟動儀式,以壯大“人才鏈”,開展“共建工作體系、共搭交流平台、共育人才隊伍、共助產業發展、共創黨建品牌”合作,推動黨建、人才、科研、產業等深度融合。
“嘉善縣將持續深化長三角人才鏈的協同融合,通過整合區域產業資源與高校智力資源,立足企業創新需求與青年人才成長規劃,推動人才引育與產業升級雙向賦能。”嘉善縣人力社保局局長高敏麗表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