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今日热点

艺术兴村青年力量如何发挥?宁波宁海:“教授天团”现场实训来支招

蒋攀、尤才彬
2021年08月08日09:17 | 来源:宁海新闻网
小字号
原标题:艺术兴村青年力量如何发挥? 宁波宁海:“教授天团”现场实训来支招

“采用比例颠倒的理念,将整个天台设计成一个大茶盘,从山顶上俯看可以达到一个‘小人国’的视觉效果,计划打造成融合茶文化体验的休闲娱乐区。”8月7日下午,在宁波市宁海县跃龙街道下枫槎村,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张莉苑交流了她所在设计小组的方案。“创意不错,建议考虑仰视的视觉效果并兼顾村庄周围的景致。”该校副教授黄波点评道。

从引领乡村振兴到示范共同富裕,如何最大化发挥青年能量,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东华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师生齐聚下枫槎村,共同为艺术振兴乡村推动共同富裕建言献策。25位青年学子分成四组扎根问题现场,实地调研、在地设计,为乡村空间价值再生献上自己的创意思考,4位教授级的导师现场点评指导。

7月以来,多所高校在宁海县各个乡村开展艺术驻村行动,教授和学生们深入乡村,探索艺术振兴乡村推动共同富裕的实践,并思考有效发挥振兴乡村中青年力量,推动高校青年学子将学业、事业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起来,才有了开头的实训一幕。

本月初,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丛志强团队艺术驻村下枫槎村,围绕村庄茶文化元素,对村民进行技术指导和文化赋能,进一步培育村民手艺和产业。“打造有效公共空间激发村民创业实现共同富裕。”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丛志强分享他的实践经验,村庄公共空间打造的有效性要跟它的微环境结合起来,周边村民技能、经营经验、创业兴趣、闲置空间等都是重要因素;并提出高颜值、高创意、高参与的有效公共空间打造要求,让来村里玩的游客能够远观满足好奇,近入满足需求。在点评中,山东师范大学的刘东峰教授对于学生设计以茶为主题的综合体时,他建议对于体量大的设计节点,要做一个符合村庄“性格”的地标性建筑,如学生提出的下枫槎老茶厂节点,可以从遗产资源角度去思考,挖掘更多的内在的乡村文化,进一步激活资源、人、乡村传统价值效应,最终实现村庄发展、村民增收。

作为时代发展的“后浪”,青年的闯、创劲头正源源不断地注入乡村。“乡村是我们青年学子实现梦想、一展拳脚的大舞台。”东华大学陈庆军教授的博士生袁诗群说,他的老家也在农村,他要把艺术振兴乡村的经验带回去,回馈家乡,在那里奉献青春力量。“把村内最大的荒草地打造成‘泡茶吧’主题乐园,茶具形象地融入到节点设计中,并植入研学项目,让游客停下来,把消费留在村里。”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张振馨对乡村常见的荒草地提出大胆设想,作为青年学子她觉得可以发挥出各自多彩的生活经历、大胆的创意思考、积极的生活态度,用艺术为乡村带去更多新鲜的碰撞。

(责编:张帆、王丽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