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零时 金华婺城“三区”解封

“有一种快乐叫解封!愿人间皆安,岁月静好,未来可期!”5月5日零时,金华婺城“三区”正式解除管控,婺城新城区的紫金玉澜小区门前即刻响起一阵欢呼声。当日,原本设置在门口的防控设施被物业工作人员和小区志愿者合力拆除,翘首以盼的居民们做好防护措施有序进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4月15日,婺城发现一例新冠肺炎病毒阳性感染者,于第一时间采取划定“三区”范围、开展隔离管控和流行病学调查等各项应急处置措施。5月4日,“三区”最后一轮核酸检测结果出炉,全部为阴性。经专家研判,自5月5日零时起,可解除婺城“三区”管控措施,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感谢每一位在逆境中替我们遮风挡雨的工作人员。”过去20个日夜的携手“抗疫”历历在目,小区志愿者周卫中表示,疫情虽然打乱了一家人原本的生活计划,但是有政府按时投递物资包,物业和业委会组织有序,近70名志愿者挺身而出,邻居们在压力下也能隔空互动、守望相助,自己切身感受到了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解封了,我们每栋楼都要聚个餐重新认识下,我也会更加珍惜当下拥有,抓紧去见想见的人,做想做的事。”周卫中说。
“开始拆除!”当日同一时间,在婺城区白龙桥社区建业街,伴随着一声令下,二十余名工作人员开始拆除沿街160米的防护围栏。从拆卸到装车,整个过程安静而又迅速。不出半小时,随着卡车缓缓驶离,街道回归寂静,一切又重新回到了正轨。“‘三区’的解除,让我们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共同抗击疫情这么久,我们也终于有了难得的休息机会。”工作人员方绍丰说,“解封不意味着解防,稍作休息之后,我们也要重新打起精神,认真完成后续的防疫工作。”
在婺城区临江工业园区门口,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着拆除防护围栏,站在围栏后等待的某电气公司负责人张曙光难掩喜悦,“疫情突如其来,但区委区政府行动迅速,管控有力,以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效果,我们一定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随着全区恢复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临江工业园区将严格落实各项防疫要求,在做好疫情防控、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抢时间、抓进度、赶订单,全力推进复工复产,重现往日机器轰鸣、马力全开的生产景象。
面对病毒肆虐,从社会面实现清零,再到宣布有序“解封”,婺城党员干部没有退缩,社会各界积极主动配合,从核酸检测采样到生活物资保障,从紧密排查流调到送医送药上门……婺城全区上下齐心协力,不断缩小疫情“包围圈”。
此时此刻的婺城,黄土地正播下希望的种子,工厂机器轰鸣声持续响起……这些无一不传递着复苏的希望,彰显着勇毅前行的信心。但解封并不意味着解防,婺城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提醒广大居民持续绷紧疫情防控弦,切实履行个人健康主体责任,自觉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规定,坚决巩固来之不易的“战疫”成果,共同守护美好家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浙江:春满江南点点绿 “数智”助农处处新
- 烟暖土膏民气动,一犁新雨破春耕。4月的浙江,春风习习,满目新翠。畦垄上空,一架架无人机穿梭飞过;田间地头,一辆辆现代化的机械轰鸣——美丽的数字化春耕画卷正徐徐展开。…
- 劳动者说丨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后申遗时代 推动良渚遗址保护研究传承利用工作走向深入
- 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成立于2001年,是良渚遗址保护管理的专门机构。一直以来,良管委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遗址保护管理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特别是在2019年实现良渚古城遗址申遗一举成功,让良渚文化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级文化“金名片”。 进入后申遗时代,良管委紧紧围绕“探索数字赋能,打造文物保护标杆地”“创新文化推广,打造中华文明展示地”“注重活态利用,打造文旅融合样板地”“推进产业发展,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地”工作目标,进一步推动良渚遗址的保护研究传承利用工作走向深入。…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