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丽水云和:“小县大城”绘新景

林学之、吴梓嫣
2022年06月11日14:49 |
小字号

  党的十八大以来,丽水云和持续深化“小县大城”发展战略,突出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发展质量为主线,通过做大做强县城这一集聚发展主平台,构建起良好的为民服务功能体系,并有序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使城乡居民能够共享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形成了极具云和辨识度的童话般产业、童话般环境、童话般文化、童话般生活、童话般社会,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目前,云和全县58%的农民下山转移、78%的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80%的人口集中在县城居住、93.4%的学生集中在县城就读、96%的企业集中在县城发展,城镇化率达73.4%。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而今,云和正从“小县大城”向“名县美城”迭代升级,朝着打造全国山区县域新型城镇化共富样板的目标前进。

  童话般的产业

  “产品是第一生产力。新推的几款产品,节奏相对有点慢,接下来要加快进度了……”连日来,在浙江某公司,负责人何彬忙着与研发人员商讨新品开发相关事宜。

  而何彬已经是第三代木玩人了。作为云和的传统产业,木制玩具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1972年,何彬的爷爷从上海拿回了溜溜球、陀螺、响板,就此打开了云和木制玩具之门。

  何彬感慨道,爷爷那一代做玩具解决了温饱问题,父亲那一代开拓了玩具产业链,让云和生产的木制玩具亮相海外市场。但过去仅仅只是贴牌加工的生产方式,限制了云和木制玩具的市场竞争力。而他这一代正赶上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机遇。

  作为云和木玩企业带头“吃螃蟹”的人,2010年何彬组建研发团队,两年后,产品亮相纽伦堡国际玩具展。“我是带着自己的设计去的,产品的销量、拿到的利润甚至话语权都不一样,这是我们产业转型升级的一次前所未有的机会。”何彬说,如今云和已有21家木玩企业成立研发团队。云和县委县政府也积极引进高校专家团队,为企业送人才、搭平台,越来越多的自主研发、带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木制玩具开始走红。

  何氏三代木玩人的创业历程是云和木玩发展的缩影。在一代又一代木玩人的努力下,历经近五十年的发展壮大,木制玩具已成为云和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

  目前,云和全县共有木制玩具生产企业1000多家,成功注册“云和木玩”和“云和教玩”两个集体商标,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个、浙江名牌产品3个,木制玩具产品达十大类、上千个系列、数万个品种,产品畅销世界76个国家和地区,占全国同类产品的56%、浙江省的70%。

  童话般的环境

  眼下,浙江省已进入梅雨季,坐落于浙西南丘陵地带800多米海拔的云和梯田,在水气氤氲中更显朦胧诗意,吸引不少摄影爱好者和游客冒雨前来观赏游玩。

  在云和县域发展进程中,始终不变的是绿色这一底色。有着“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的云和,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针对“一城一湖一梯田”的空间布局特征,创造性提出了“全域5A大花园”发展战略,逐步形成了全域旅游产业发展格局。而云和梯田作为全域5A发展的龙头,正是云和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生动实践。

  云和梯田景区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梯田群,有千年历史、千米落差、千层梯田三大特征,海拔200-1400米,最密处多达700余层梯田逐级而上、层层叠加,跨越高山、丘陵、谷地三个地质景观带,是摄影家眼中的“中国最美梯田”。

  2020年,云和梯田景区通过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在全力推动梯田5A创建的同时,云和还坚持把推动景区发展与促进农民增收、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拓宽“两山”通道,充分发挥景区辐射作用,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加速转换,带动“村庄强、村民富”。据统计,自梯田景区启动5A创建以来,已辐射带动县域近三分之一的南部山区群众增收致富,惠及2万余人。在梯田景区,170幢空闲农房实现“二次利用”,5000余亩梯田被修复,土地抛荒率从2016年的45%下降到目前的5%,焕发出乡村的强大内生动力。

  如今,在这里,伸手可及都是有价之宝,全域全空间每一处景色都在诠释着云和对于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的积极探索。

  童话般的生活

  “我每天都会在绿道跑步,已经坚持好几年了……”云和浮云溪游步道上,市民吴东和跑友们一边享受着跑步的快乐,一边欣赏着雨后的美景,连连为云和的宜居生活点赞。

  在推进“小县大城”发展战略进程中,云和在引导人口、产业、要素等向县城集聚的同时,通过打好异地搬迁安置方式创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试点和社区管理服务方式创新等改革“组合拳”,让更多山区群众“带权进城、安家落户”,过上无差别的市民生活。

  人口的集聚,不仅为云和全县木玩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人力资源支撑,也使许多农民下山进城后找到增收致富的路子。搬迁到云和白龙山街道大坪社区的余呈伟一家,其妻子和母亲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她们闲暇时间从事木玩来料加工,每月都能获得上千元收入。不仅是就业,包括教育、医疗、养老等各方面,老余家也都享受到了与城里人同样的待遇,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美了。

  街头巷尾一张张幸福的笑脸,是对云和宜业宜居的最生动诠释。一幅欣欣向荣、全域振兴、富民惠民的童话新景正在描绘。

(责编:孙鹏、康梦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