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安徽芜湖㘰村的“新江湖”

汪瑞华、王锐
2022年09月01日11:13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晌午,顶着太阳,樊胜和小伙伴们静坐在村里的池塘边,享受着垂钓的闲趣,即便晒得是满头大汗,也乐在其中。“趁假期结束前,约上朋友一起再钓两杆,过过瘾。”

  要知道,这放在几年前,樊胜钓鱼的水塘,是村里头出了名的烂塘,别说是垂钓,路过也都躲着走。

  一池水的变化,看似是塘口的改观,实则是村居环境的治理。

   村位于芜湖市镜湖区方村街道西南面,傍依青安江和石板湖,因四面环水,被当地村民戏称为“江湖之地”。

俯瞰 村生态园。人民网 王锐摄

俯瞰㘰村生态园。人民网 王锐摄

  步入村口的斗拱牌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整洁的道路,随即是错落有致的房屋农舍,离村委会不远处,一座集休闲、观光、运动于一体的生态公园,让这里颇具几分城市气息。

  来到池塘边,抓住花期尾声的荷花仍旧尽情绽放,清澈透亮的河水穿村而过。坐在整洁的庭院里,㘰村党总支委员王凯向记者讲述往日光景:泥巴路、土坯房、臭水塘……这是当年的标配,逢到雨天,自行车都骑不了,去趟城里得先徒步走到集镇,然后搭乘三轮车。

  改变,源自2006年启动新农村建设。

颇具江南水乡特色的 村。人民网 王锐摄

颇具江南水乡特色的㘰村。人民网 王锐摄

  “村庄整治、道路硬化、农村厕改、污水处理……从外到内、由表及里地改,用改头换面来形容一点不为过。”王凯说道,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这个总面积4.2平方公里的小村庄,重新敞开怀抱,用整洁、平坦、宽敞的街道迎接着每一位向往田园生活的城市居民。

  值得一提的是,村里头还建起了自己的污水处理站,利用多个生态降解池逐级净化水质,日净水量达到150t/d,除20户以下自然村和计划拆并村外,自然村及小区污水收集率已达70%以上。

  到生态园遛遛弯儿,看看清澈的河水,赏赏塘里的荷花,已经成为村民打发暑气消遣时光的日常。说起自建的污水处理站,王凯很是自豪:“现在咱这儿跟城里的条件一样,污水不出村,自己就能搞定。”

  常住户改厕率达94.64%、自然村道路硬化率达100%、“户户通”完成率达100%、村庄绿化覆盖率达95%以上……一组组百分比的背后,是㘰村人居环境变化的真实写照。2019年,㘰村先后被评为安徽省“美丽乡村示范村”、芜湖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

 村一隅。人民网 王锐摄

㘰村一隅。人民网 王锐摄

  环境卫生带来实实在在收益,让村民更加珍惜环境。

  这几年,家里靓了、环境美了,也让㘰村的名气不胫而走,游客纷至沓来。2021年,作为乡村游的首选,全村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被列入芜湖市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及重点景区村庄。

  生活方式的改变推动了生产方式的升级,㘰村村民也由过去外出务工、地里刨食,变成现在的旅游奔小康,2020年人均年收入就超3万元,村集体收入也突破50万元,今年有望达到100万。

  作为土生土长的㘰村人,王凯对村子的变化最有感触:“过去大家住的是土坯房,后来改住红砖房,现在家家户户住进的是小洋房,贴瓷砖、铺地板,这在以前想都没想过。”

村里建起的标准化足球场。人民网 王锐摄

村里建起的标准化足球场。人民网 王锐摄

  “环境好了、游客来了,家家户户都跟着受益。”王凯说,不仅让村民“住上好房子”,更要让村民“过上好日子”。这两年,村里还有了农家书屋、健身广场、篮球场,甚至建起了5000平米大小的足球场。

  乡村换新颜,百姓笑开颜。“我们将立足于已有建设成果,再接再厉,在乡村振兴中走在前、做示范。”对于㘰村的“新江湖”,王凯信心满满。

(责编:艾宇韬、王丽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