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 攥指成拳
台州港集装箱吞吐量实现三年稳增长

9月2日,载着51标箱“台州制造”产品的“新明州18”轮,于台州港大麦屿港区启航后驶向越南。这是台州首条RCEP国家出口直航航线开通后的第二趟船班。集装箱直航航线的开辟和内支线航线的加密,既是台州绘就“经略海洋 向海图强”蓝图的着笔之处,也是对实现“十四五”末台州港“亿吨港、百万箱”目标的有效加持。据悉,2019年至2021年,台州港集装箱吞吐量已持续3年实现稳定增长,累计达151.2万标箱。
“台州是制造业大市,外向型经济发达,国家‘双碳’战略要求等客观因素,需要‘台州货台州集台州出’。台州充分发挥港口资源优势,一直瞄准海洋做文章,出台了‘弃陆走水’等政策引导集装箱发展。”台州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陈安说,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增强港口服务支撑力,引进龙头港务企业,开辟直航航线、加密内支线,这些有效推动了台州港集装箱“走得多”“走得好”。
多措并举,推动集装箱“弃陆走水”
集装箱“弃陆走水”累计转移量达1625.9万吨,共节约物流成本约1.7亿元——台州港集装箱吞吐量持续3年稳定增长的成绩单中,就有全市“弃陆走水”等扶持政策的一份功劳。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台州企业看到水路运输的便利与实惠,喜欢搭乘“家门口”航线。浙江某厨具公司计划部经理梁爱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们的厨具主要出口北美、欧洲等地,与早前走陆路相比,家门口走水路运至宁波舟山港,1个标箱可节省300元至500元。”
“在降低物流成本助企纾困的同时,也提升了台州港对集装箱货源的集聚功能。”台州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港口处处长郑波说,目前台州每年有120万至130万标箱货物有出口需求,在2019年《关于促进物流运输“弃陆走水”的实施意见》出台前,集装箱出口经水路运输比例约占5%。
3年来,台州市本级“弃陆走水”补助资金共2686万元,均已于2022年6月底补助到位。2022年台州新一轮“弃陆走水”政策——《台州市促进集装箱水路运输奖补办法》也即将出台。
“新一轮政策在原有对箱量实行奖补的基础上,增加了集装箱航线发展奖励、内支线航班加密奖励、基础设施投入奖励、扶持各港区发展等内容,奖补力度更大、范围更广。”台州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产业服务处处长吴霞霞说,同时坚持“统分结合”,各县(市、区)参照市本级指导意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奖补办法。
2022年6月,台州港海门港区增开至宁波舟山港内支线新航班;8月,台州港大麦屿港区新开至宁波舟山港甬舟集装箱码头的内支线……内支线的新开及航班的加密,也吸引更多企业“弃陆走水”,推动“台州货台州集台州出”。
截至目前,台州已开通两条港区驳运“水上巴士”(大麦屿港区—海门港区,大麦屿港区—龙门港区)、4条市际支线,其中台州港到温州港每周10班至13班,台州港到宁波舟山港每周13班至18班,全面提高了集装箱出口速度。
攥指成拳,聚力打响台州港品牌
前段时间,台州港港务有限公司生产业务部负责人李辉,忙着向各家客户推介台州港大麦屿港区直航越南航线的第二趟船班。
这条集装箱班轮航线,结束了台州港没有近洋航线的历史。为给该航线长期运行提供稳定的货源支持,该公司以业务骨干为核心组建了近洋航线推进工作小组,积极配合集装箱班轮公司开展货源调研。
2021年8月浙江省海港集团整合旗下台州港口业务挂牌成立集团区域性公司——台州港港务有限公司,统筹大麦屿港区、海门港区、龙门港区、头门港区发展,以统筹管理、统一运营之手凝聚起“大海龙头”向海图强合力,助力台州港进一步塑格局、强内核、融产城。
“集装箱‘喂给港’的定位,需要我们不断加密内支线。同时也要结合台州特色‘修内功’,灵活调整业务思路,争做‘单项冠军’。”台州港港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胜说,集装箱发展需要临港产业做支撑,要紧抓RCEP发展良机,谋划相关特色航线。
其实,从2021年下半年起,台州港集装箱直航物流就交出了靓丽成绩单。2021年9月,针对外贸出口企业集装箱紧缺、舱位紧张、物流成本飙升等现状,大麦屿港区引进远洋航线加班船,不仅实现了台州外贸集装箱远洋直航物流“零”的突破,也破解了外贸企业“一箱难求”的困境。截至2022年6月,已营运8艘次,共6186标箱货物直达欧洲、美洲等地。
此外,“散改集”物流新模式,也拉开了台州港集装箱发展新篇章。“‘散改集’具有标准化优势,黄沙、水泥、煤炭等散货装进集装箱,生产作业效率更高。此外,运输装卸过程更环保,货损率也更低。”陈胜说,这也是吸引船公司投入箱源、丰富箱型,推动台州港集装箱量增长的要素之一。
台州港港务有限公司还以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为抓手,扎实开展“数智台港”改革三年行动任务,逐步推广闸口无人化、远程理货、远程桥吊等智能场景应用,实现港区作业流程优化、生产效率提升。
“我们也在进一步推进大麦屿10万吨级码头、头门港区三期工程以及一期码头集装箱功能建设。同时,着力推动头门港区上岛铁路、疏港公路复线等建设,不断优化港区集疏运体系。”陈胜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浙江象山:绿色网箱助推生态富民
- 人民网宁波9月8日电 (孙鹏)日前,在浙江省象山县黄避岙乡高泥村西沪港网箱养殖区域,一方方橙黄色的养殖设施有序排列在蔚蓝的海面上,成为斑斓海岸线一道亮丽的风景。改造投用这种高科技配置的环保新型网箱,是今年高泥村打造“未来乡村”的标志性场景之一。 据悉,这种24×24米的新型网箱用的是环保复合型新材料,最大能抵抗12级台风,不仅提高了养殖效益,鱼苗成活率提升近30%,生产效益从600元/平方米提高至1000元/平方米,还改善了养殖户的海上居住条件,其房间从原来的“单间”扩充为两室两厅,面积超过80平方米。…
- 急难愁盼|偏远山村水利设施损坏 一条留言助力解决农作物灌溉难题
- 近日,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网友郑先生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反映了自己所在村大溪边乡大桥头村西塘自然村水利设施损坏、农作物无法灌溉的问题。 “开化县大溪边乡大桥头村西塘自然村水利设施损坏和水渠至今无人保养……”郑先生表示,今年旱灾特别严重,村里的老百姓都在积极抗旱,“这次我回家也帮助父亲抗旱,看到田野里的农作物缺水非常严重,如果再不积极自救,那今年损失比较严重……” 同时,郑先生在留言中提到,在自救过程中,他发现村里很多水利设施损坏无法使用,这让老百姓辛苦种起来的农作物无法灌溉,“希望乡村干部帮助老百姓抗旱救灾。” 点击查看留言及回复。…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