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这十年 数说钱塘砥砺奋进精彩蝶变

9月16日,中共杭州市钱塘区委“杭州这十年·钱塘”主题新闻发布会举行。作为省市重点打造的产业大平台,钱塘区深入践行“八八战略”,坚决扛起使命担当,推动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十年来,钱塘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令人振奋的新变化,展现出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新气象。
新闻发布会上,一组组详细数据展现了钱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体制之变
钱塘是浙江最先整合成立的新区。2019年4月2日,浙江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成立钱塘新区,同时赋予四大战略定位。
钱塘是浙江最年轻的行政区。2021年4月9日,钱塘正式成为行政区,迈入了新区、行政区“区政合一”新征程。
产业之变
钱塘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由原先的1457亿元提升到3169亿元,规模位居杭州市第一。
实体化运作九大产业平台,形成1个千亿级、3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五大主导产业初具规模,其中汽车产量占杭州市80%以上,生物医药产业营收比重占全市近一半。
生物医药、航空航天两个“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考核位列浙江十强,“芯智造”被评为浙江省开发区产业链“链长制”试点示范。
拥有规上工业企业677家,其中百亿元以上4家、10亿元以上74家、亿元以上超过一半。
全球500强投资项目达75个,十大知名药企中有7家落户钱塘。
累计培育上市企业1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02家、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196家。全区市场主体突破11万户。
成功创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钱塘科学城亮相启航,3个校友产业园开园纳才,150余家校友企业落地开花。
培育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243家,引进高端科研合作平台32个。
全面启动产才融合示范高地建设,累计引育鲲鹏人才3名、顶尖及领军人才292名,人才总量突破25万人。
浙江唯一科创企业上市知识产权加速器正式落户,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4.43%。
跨境电商“下沙模式”在全国复制推广,建成全国唯一的eWTP申报通道,外贸进出口总额保持杭州市前列。
城市之变
谋划推进生态海岸带、东部湾新城、江海之城“一带两城”建设。
全区常住人口达79.3万人,较十年前增长了61.6%。
“三地铁”时代正式开启,钱塘快速路、江东大道一期二期等全线贯通,“两横两纵”高速路网基本成形,钱塘高铁枢纽即将动工。
年空气优良天数增至304天,PM2.5连年下降,市控以上断面水质I—Ⅲ类保持100%达标。
扎实推进77平方公里江海湿地保护规划。
建成市级美丽乡村7个、浙江省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31个,创建未来社区8个、未来乡村2个,江东片区实现省级美丽城镇样板全覆盖。
金沙湖片区成为首批市级城乡风貌样板区。
民生之变
聚焦10万名技术工人打造安居乐业、实干兴业的钱塘样板;聚焦22万名在校大学生打造高校毕业生群体共富样板;启动“钱塘幸福里”现代社区建设,村均集体收入达到293.85万元,实现农民人均收入4.8万元。
累计投用中小学、幼儿园139所,成功创建浙江省基本教育现代化区、省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
建成投用浙大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浙江省中医院二期,挂牌成立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国家级卫生街道实现全覆盖。
累计投用居家养老服务设施100家,建成市级“老年友好型社区”2个。
拥有保障性住房2.25万套,累计回迁安置9108户。
刑事发案数、安全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持续下降。
作风之变
高质量开展“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高标准抓好“七张问题清单”整改。
全面实施干部能力素质提升“风鹏计划”,深入推进“大考大赛”常态化制度化。
高质量完成钱塘区委巡察及杭州全市巡察上下联动试点工作,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全域推进清廉单元建设。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杭州富阳区以“六个之变”展现“黄金十年”
- 人民网杭州9月19日电 (刘欣蔚)十年来,富阳区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530亿元增至2021年的873亿元、年均增长6.9%,财政总收入由78亿元增至175亿元、年均增长9.3%;高水平描绘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全力推进产业新动能……今天下午,中共杭州市富阳区委举行“杭州这十年·富阳”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富阳区实现深层次变革、全方位转型、系统性重塑的“十年之路”。 发布会现场。富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一体化发展,实现了城市格局之变 十年间,富阳区始终把接轨都市、融合发展作为着重努力方向,坚持大交通先行,实现从郊县向郊区、从郊区向新区的大跨越。…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