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學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讓各民族在現代化道路上攜手前行

馬戎、菅志翔
2020年09月14日09:0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進入21世紀,我國社會正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升級換代,爭取從主要依靠廉價勞動力和廉價資源作為競爭力、生產一般科技水准產品的“世界加工廠”轉變成為有創新實力、獨立品牌、最新科技、高附加值的世界科技大國和工業大國。為此,需要在質和量這兩個維度上加快發展全國教育事業和人才培養,培養基礎扎實、知識全面,既有創新意識又有創新能力的一代中國人。作為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的少數民族教育與人才培養應該全面納入教育事業整體發展規劃之中。

我國有56個民族,由於歷史原因,各民族發展不平衡,每個民族既有保存和延續本族傳統文化和語言的深厚感情,也都有使本民族成員參與我國現代化進程並得到充分發展的強烈願望。隻有每個兄弟民族得到充分的發展,才能真正實現中華民族整體的充分發展。通過學習和掌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接受高質量學校教育,是各民族在現代化道路上攜手前行,實現共同繁榮發展的重要途徑。

從文化傳承和社會發展這兩個角度來分析語言自身性質和應用功能,通常認為語言具有雙重性:第一,語言是各個民族傳統文化的載體﹔第二,語言可以被視為純粹信息交流和學習知識的工具。從語言學角度可以把語言的工具性功能進一步分解為“日常互動交流工具”和“現代化知識學習工具”這兩大類。不難看出,語言的第二種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語言使用者參與國家現代化發展進程的能力和自身的發展空間。從語言的工具性角度看,不同語言的使用范圍不同,處在不同語言教育環境中的個體所能獲得的現代社會發展空間也存在差異。

當前,我國的就業市場具有充分的流動性,根據各地人才和勞動力市場對不同層次人員的需求,處於各層次的各民族勞動者可以憑借自己的語言能力、受教育水平和工作經歷在全國各地就業和發展。在全國各地不同行業日常工作交流和專業技術學習中使用的工具性語言是國家通用語言。學習掌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我國各民族群眾在全國勞動力市場實現更好就業和獲得更大發展空間的必要條件。加強對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學習,是進一步提高少數民族地區學生相互交流能力、專業學習成績和未來就業能力的重要渠道。

少數民族地區學生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與學習本民族語言文字並不矛盾。有些少數民族地區干部和知識分子擔心本民族語言文化被削弱,這一擔心完全沒有必要。我國憲法規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自由。在中華民族的文化百花園中,少數民族語言文化是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為了保障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繼承和發展,國家採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也一直在努力為願意學習和研究本民族語、傳統文化的少數民族學生提供各種條件。掌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和其他外語工具,通過國家通用語言和其他文字出版物系統吸收各學科現代知識進展,能在更大的學術平台上與國內外學者進行更深層次對話,也能把本民族語言文字、歷史和傳統文化的研究提升到國際學術水准。

在全國經濟發展和勞動力市場一體化的進程中,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從而掌握現代知識體系和就業技能,已經成為我國各民族學生成長發展的必不可缺的橋梁。在繼續關注少數民族語文課程的課時保証和教學質量的同時,學習掌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二者並不沖突、不可偏廢,這對於促進各民族學生在更廣闊領域就業創業、更好融入現代社會,更好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也能發揮重要作用。

(作者分別為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浙江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 人民日報 》( 2020年09月14日 12 版)

(責編:張帆、張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