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發布“錨地供油氣象指數” 推進港航氣象預報精細化服務

11月3日上午,“錨地供油氣象指數”發布會在舟山召開。據悉,該指數是由舟山市氣象局根據《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錨地國際航行船舶物料供應監管操作規程(試行)》,綜合考慮影響海上油品加注作業的風力、能見度和風浪等氣象條件及地形影響,對舟山海上油品加注作業適宜程度提出的量化評估指標。
2017年11月,為最大限度減少惡劣天氣對海上加注油作業影響,舟山市氣象局認真研究各錨地氣候特征,在全國率先開展海上油品加注精細化氣象保障服務。通過反復調研測試,研制了錨地精細化人機結合氣象預報產品,實現預報時效為5天的四大錨地風力、風浪、能見度逐3小時精細化預報。
自精細化預報服務開展以來,每年馬峙錨地和秀山東錨地較往年平均可增加作業天數200天左右,條帚門和蝦峙門錨地可增加作業天數180天左右,經濟效益顯著提升。為進一步促進舟山東北亞保稅船用燃料油加注中心的國際競爭力,助推江海聯運中心建設,為全國自貿區建設提供可復制的經驗,舟山市氣象局研制了“錨地供油氣象指數”。
據了解,“錨地供油氣象指數”數值由高到低共分為4級,指數數值為4表示很適宜加注油作業(用綠色表示),指數數值為1表示不適宜加注油作業(用紅色表示)。海事、港航、企業和船方等各類涉加注油業務的用戶通過舟山港航氣象網站、舟山港航氣象微信公眾號、舟山綜保區燃油調度和綜合保障服務系統等平台,即可了解到未來5天各錨地各時段的加注油氣象適宜度,極大提高了錨地加注油管理和作業的效率。
舟山市氣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根據錨地供油氣象指數運行情況,編制《錨地供油氣象指數預報》地方標准,形成油品加注氣象指數服務規范﹔到2023年,將建設錨地浮標氣象站4座,並將建設智慧港航氣象預報服務系統,推進港航氣象預報服務智能化、網格化、精准化。(王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