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嘉興:本地農產品源源不斷送上居民餐桌

嘉興農產品市場貨源充足價格平穩

樊昕旖
2022年04月10日09:14 | 來源:嘉興日報
小字號

  受疫情影響,前段時間,嘉興本地不少農戶陷入了農產品銷售困境,而與此同時,嘉興又要想方設法確保居民的“菜籃子”貨足價穩。一端是“供”,一端是“保”,如能有效打通兩端之間的流通渠道,便能兩全其美。嘉興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確保農民‘錢袋子’,穩住居民‘菜籃子’”的指示精神,根據這一指示精神,嘉興各地紛紛出台了有關方案,多措並舉既護農民“錢袋子”,又保居民“菜籃子”。據嘉興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物資保障組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嘉興70%以上的本地蔬菜已實現本地自我消納,同時,農產品市場貨源充足、價格平穩。

  4月9日,記者聯系了嘉興南湖區、秀洲區、嘉善縣等地的有關部門和農戶,詳細了解了各地的具體情況。

  在嘉興蔬菜批發市場因疫情關閉之后,南湖區在第二天即在該區的大橋鎮選址建立了一個50畝的蔬菜批發點,由嘉服集團統一收購並銷往南湖區的22個農貿市場。“因為現在是本地菜的上市季,所以在農貿市場裡佔比還是比較高的。在市區的農貿市場裡,本地菜佔比在55%左右,各個鎮農貿市場的本地菜佔比會更高,像余新鎮的本地菜銷售佔到了80%。”南湖區市場監管局局長宋曉平說,“現在南湖區農戶蔬菜滯銷的情況不多了,如果農戶有需求,我們會與鎮、街道進行對接,由鎮、街道來為農戶提供銷售渠道。”宋曉平告訴記者,南湖區在遵守疫情防控規定的情況下,也會從外地進口蔬菜,外地蔬菜調配和本地蔬菜供應雙保險,既保証了老百姓選購的多樣性,又能使價格趨於平穩。截至目前,蔬菜供應量和價格與2021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這幾天,南湖區每天售出的蔬菜總量在80噸左右,庫存量完全能夠保障南湖區居民的餐桌需求。

  秀洲區在各鎮建立了5個農產品臨時保供點,全力滿足群眾的採購需求,同時,5個臨時保供點銷售的農產品95%以上都是本地農產品,貨源供應基本充足、價格穩定,各鎮之間出現個別菜品短缺的情況下,會由區有關部門在各鎮間進行統籌調配。秀洲區新塍鎮保供點負責人張金鳳說:“我們會提前通過微信群統計好各個農貿市場經營戶的需求量,再確定本地農戶農產品的供應量,然后第二天由本地農戶將農產品送到保供點上,各個農貿市場的經營戶每天會來保供點採購。”有了這樣的渠道后,秀洲區的菜農就不愁沒銷路。秀洲區星洲生態農業園負責人黃雲鬆表示,他的農業園裡滯留的蔬果都已全部銷售出去,現在基本每天實現日產日銷。

  “目前嘉善每日農產品產量在400噸左右,本地老百姓消耗量在300噸左右,還有100多噸我們會通過市內還有省內一些周邊城市進行銷售,現在縣內的流轉基本上比較穩定。老百姓的需求基本都能滿足,銷售渠道也沒有切斷。”嘉善縣副縣長吳昊崢告訴記者,嘉善已對縣內的蔬菜滯銷情況都採取了相應的措施。記者了解到,嘉善縣姚庄鎮專門設有一個綠色通道,在做好疫情防控的情況下,每天會有訂購商派車來把姚庄的菜運走,每天能消納姚庄農戶當天的大部分採摘量。針對目前嘉善縣的寧遠蘑菇和番茄有些許滯銷的情況,嘉善縣在本地銷售的基礎上,發動機關干部內部消耗了一部分,聯系了五縣(市)兩區的供銷社尋找銷售通道,另外,還通過把蘑菇配在物資禮包裡等方式進行銷售,盡最大努力減少農戶損失。

  此外,嘉興平湖、海鹽、海寧、桐鄉等地也都採取了有關舉措,將本地農產品大量輸送到了當地居民的餐桌上。

  “接下去,我們將繼續對本市農業主體的需求進行排摸,加大供需對接力度,確保農產品不滯銷、農民收入不減少。”嘉興市農業農村局局長潘侃表示。

(責編:葉賓得、張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