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原創

一季度穩開局 長三角經濟發展韌性十足

方彭依夢
2022年05月12日10:52 |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小字號

近日,長三角三省一市陸續公布了2022年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江蘇省一季度GDP達27859億元,同比增長4.6%﹔浙江省一季度GDP達17886億元,同比增長5.1%﹔安徽省一季度GDP達10347.7億元,同比增長5.2%﹔上海市一季度GDP達10010.25億元,同比增長3.1%。

長三角地區一季度GDP總量超6.6萬億元,較2021年同期的6.12萬億元有所提升,佔全國一季度GDP比重約24.47%,與2021年基本持平,貢獻了全國經濟總量近四分之一的規模。總體來看,2022年一季度,在疫情影響下,作為全國重要的發展引擎,滬蘇浙皖合抱而成的長三角一季度經濟開局總體平穩。

長三角三省一市2022年一季度GDP總量排名。數據來源:各省市統計局。制圖:方彭依夢

長三角城市群,囊括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一市,涵蓋41個地市。2022年一季度長三角的“GDP版圖”有哪些變化?長三角41城中,誰的成績最好?誰“跑”得最快?誰又是最具潛力的“黑馬”?

上海“一騎絕塵” “蘇大強”實力依舊

從GDP總量來看,2022年一季度,滬蘇浙皖GDP均突破1萬億元大關,其中安徽和上海首次在一季度便實現了GDP超1萬億元。

2022年3月,受突發疫情影響,上海一季度經濟運行呈現前穩后降、穩中趨緩的特點。雖然其3.1%的增速低於全國4.8%的增速,但其依然以10010.25億元的GDP總量“一騎絕塵”,領跑長三角各市,成為一季度全國GDP唯一破萬億元的城市。

長三角三省一市2022年一季度GDP增速排名。數據來源:各省市統計局。制圖:方彭依夢

“上海本輪疫情暴發於3月初,封控是3月下旬開始,3月30日正式實施全域靜態管理。因此疫情對上海一季度的影響主要在3月最后15天。”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新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明文彪表示,2022年一季度,上海規上工業增加值雖然增長3.9%,但主要是1至2月帶動的,1至2月工業增速為11.9%,3月下降10.9%,所以疫情對上海的影響還是相當大的。

2022年一季度,安徽GDP排名全國第十,反超上海。值得關注的是,2021年一季度,安徽GDP也曾超過上海,但是全年GDP被上海反超。“因此,對於上海來說,2022年要想繼續力壓安徽,保持全國前十的位次,還須盡快控制住疫情,實現復工復產。”明文彪說。

2022年一季度,長三角41市中GDP超千億元的有21個,超2000億元的有9個。江蘇還是最大贏家,排名前10的城市中佔了5個(蘇州、南京、無錫、南通、常州),浙江佔3個(杭州、寧波、溫州),安徽隻有合肥進入前10。

長三角41市2022年一季度GDP總量排名。數據來源:各市統計局。制圖:方彭依夢

素有“蘇大強”之稱的江蘇省表現依舊亮眼,蘇州市更是扛起了江蘇省經濟發展的大旗,以高達5136.7億元的GDP總量領跑江蘇,在2022年取得了“開門紅”。據悉,這與蘇州市政府及時出台的紓困解難“46條”、服務業“20條”等政策密不可分。

從一季度的表現來看,蘇州、南京、無錫、南通還會繼續處於萬億俱樂部。緊隨其后的常州同樣令人眼前一亮。今年一季度,常州市GDP為2066.60億元,雖與無錫、南通存在差距,但值得一提的是,一季度常州市的GDP增速為4.8%,增幅位列蘇南第二。242億元的高增量也讓常州成功超越了徐州,並有望全年突破萬億元大關。

此外,GDP總量在1000億元至2000億元之間的揚州、鹽城、泰州和淮安,在江蘇省13市中處於第7至第11的位置,僅為中下游水平,而這幾市在一季度長三角41市GDP總量排名中均列席前二十。同樣,即便是在江蘇省墊底的宿遷,也能在41市中排到第25位,彰顯了“蘇大強”的實力。

“逆襲”與“轉機”

一季度GDP增速方面,長三角41市中有23座城市“跑贏”全國水平(4.8%)。而在浙江省的11個城市中,有8個城市達到全國增速。其中,舟山市保持了近年來的高增速,達到10.6%,遠高於全省5.1%和全國4.8%的增速,也是長三角41市中唯一增速達到10個百分點的城市。

長三角41市2022年一季度GDP增速排名。數據來源:各市統計局。制圖:方彭依夢

高增速讓舟山市2022年一季度的GDP總量達到440.9億元,成功反超2021年比舟山市排名靠前的衢州市(437億元)和麗水市(411.7億元),擺脫了GDP常年居浙江末位的尷尬。

明文彪認為,舟山GDP的高增長主要得益於兩個因素:一是本地基本沒有發生群發性疫情﹔二是舟山綠色石化產業的強增長。“國際大環境下,全球能源價格飆漲,舟山成品油出口均價較2021年同期上漲58.6%,拉動整體出口增長31.7個百分點,這對一季度舟山的經濟發展起到了壓艙石的作用。”

國際油氣儲運基地。浙江自貿試驗區舟山管理委員會供圖

皖北地區是安徽發展的薄弱地帶。2021年年底,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滬蘇浙城市結對合作幫扶皖北城市實施方案》,其中明確,滬蘇浙城市與皖北8市(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蚌埠市、阜陽市、淮南市、滁州市、六安市)開展結對合作幫扶,新的發展機遇也隨之而來。

從一季度GDP增速來看,前10位中安徽佔4席,其中皖北城市2座,為滁州、六安。滁州更是以7.4%的增速高居安徽省第1位、長三角41市第2位﹔增速前20位的城市中,安徽佔據10席,其中皖北城市5座,分別為滁州、六安、阜陽、宿州、淮南。

2021年因“經濟失速、發展失位、結構失衡”被安徽省委書記點名的皖北老牌工業城市蚌埠,2022年一季度經濟增長0.3%,雖然在長三角41市中仍處於末位,但相較於2021年-2.1%的GDP增速,其增速“轉正”來之不易。

1月29日下午,蚌埠籍企業家代表新春懇談會召開。陳昂攝

3月18日,安徽省委書記鄭柵潔在蚌埠市開展的“新春訪萬企、助力解難題”活動現場強調,應對挑戰攻堅克難堅定信心乘勢而上,奮力推動蚌埠高質量發展跨越式發展。

直面問題,迎難而上。2022年年初,蚌埠市委、市政府將“轉作風、優環境、抓招商、推創新、增投資、建項目、惠民生、創幸福”確立為工作主線,把轉變工作作風擺在了各項工作的首位。事實証明,蚌埠在不斷進步與超越。人民網浙江頻道了解到,2022年初以來,蚌埠市招商引資億元以上項目新簽約92個、總投資334.3億元,這些企業和項目為蚌埠高質量發展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4月24日,蚌埠市縣區一季度工作點評會議召開。會上,蚌埠市委副書記、市長操龍燦在點評時強調,一季度蚌埠經濟運行出現了來之不易的轉機,要“大戰二季度、決勝上半年,確保經濟發展主要指標有明顯進步、‘雙招雙引’有明顯成效、項目投資有明顯突破”。

雖已取得進步,但暴露出的一些問題仍然令人憂心。在2021年被宿州超過之后,2022年一季度蚌埠又被亳州超過,省內排名進一步下滑至第9位。

此外,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來看,蚌埠為負增長,以-9.7%位列安徽省末位﹔在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方面,蚌埠以-2%的成績位列安徽省倒數第二(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10.8%)。一季度,蚌埠此兩項重要指標尚未回正,距離完成蚌埠市政府工作報告中設定的全年15%的目標,還有很大距離。

2021年長三角41市中GDP增速第一位的蕪湖,2022年一季度增速為7%,經濟總量突破1000億元,達到1059.67億元。

4月14日至15日,安徽省委書記鄭柵潔到蕪湖調研時強調,蕪湖要真正成為全省經濟增長第二極,建成名副其實的省域副中心。

安徽省蕪湖市。鄭遠攝

疫情之下穩開局 長三角經濟發展韌性十足

在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國內疫情頻發的影響下,一季度長三角經濟為何能實現“開局穩”乃至“開門好”?在眾多增長指標中,人民網浙江頻道發現,作為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前沿地,長三角地區的數字經濟優勢在一季度經濟“成績單”中顯現,高新技術產業拉動效應明顯。

以浙江為例,前3月數字經濟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據統計,2022年一季度,浙江省規模以上工業研發費用增長26%,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制造業增長17.8%,高技術產業增長22.7%,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16.3%,裝備制造業增長11.2%,高新技術產業增長11.7%,增速均高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9.9%)。

“在數字化改革的推動下,浙江數字經濟成果明顯。”浙江省統計局總統計師王美福表示,與數字經濟相關聯的產業均對浙江省的工業經濟增長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一季度,跟數字經濟相關聯的計算機信息產品、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機器人等產業增速均較快。

杭州醫藥港小鎮,聚焦生物醫藥做強產業。杭州市錢塘區委宣傳部供圖

再來看上海和江蘇,2022年一季度這兩地的高新技術產業也都保持了強勁的增長態勢。上海市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為976.88億元,同比增長10.3%。江蘇省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17.2%。其中前2月,江蘇規上服務業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4.9%﹔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12.9%。

一季度,長三角地區GDP增速最快的是安徽,該省高技術制造業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數據顯示,今年前3個月,安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1%,快全國1.6%。規模以上工業中,電子信息、電氣機械和器材、汽車等優勢行業穩中有進,增加值分別增長16.5%、15.1%、13.2%。此外,安徽省在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產值方面,分別增長29.9%、21.2%和20.2%。從產品產量看,汽車增長12.1%,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達1.6倍。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全年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的產量居中部第一、全國第四。2022年年初,安徽再接再厲,完成了20個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雙招雙引”項目簽約,總投資約357億元。在安徽,汽車產業如同一匹“黑馬”,加速馳騁、一躍而起。

在江淮蔚來先進制造基地裡拍攝的智能新能源汽車生產線。張大崗攝

2022年一季度,長三角經濟運行開局總體向好。但3月以來的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也為二季度的經濟增長增加了難度。

4月29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為當前經濟工作把舵定調。就如何降低疫情沖擊對經濟造成的較大影響問題,中央給出的信號十分明確——“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在“全年目標不變”的前提下,長三角地區如何努力奮戰二季度,在應對疫情與穩定增長中實現雙贏?

“雖然動態清零依然是主基調,但像浙江杭州等一些城市正在實施48小時核酸查驗,由原來的一刀切靜態管理,轉為有條件的流動管理,這對經濟發展來說是好消息。此外,各地都出台了經濟紓困政策,財政刺激和金融流動性已經到了新的一個平台,對經濟的托底效應會逐步顯現出來。”明文彪認為,為實現全年經濟目標,長三角各地需要從兩方面著力:一是要抱團發力,長三角產業高度互補,應對的復雜外部環境是共通的,因此需要協同發力,要構建長三角共同市場,繼續推進制度創新2.0版﹔二是要高端發力,中美科技競爭常態化,國內高端環節受制於人,需要長三角企業通過科技創新去破解。

(責編:方彭依夢、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