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原創

杭州余杭:建設文明基本單元 促進區域精神共富

張帆
2022年05月26日13:47 |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小字號

停車車頭要向外、遛狗要牽繩子……每一個新住進杭州市余杭區良渚文化村社區的“村民”,都會被鄰居主動告知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這已成為當地的一種習慣。

良渚文化村社區的居民喜歡稱呼自己為“村民”。他們認為,這是居民融合、是鄰裡和諧、是文化禮儀、是文明象征,更是“親如一家”的熟絡與認同。

良渚文化村社區《村民公約》。余杭區文明辦供圖

“我們在公共場所衣著得體,講究禮儀﹔孩子之間發生沖突,家長首先教導自家孩子﹔我們不往窗外拋撒物品,晾晒澆灌防止滴水﹔婚喪喬遷等傳統風俗不妨礙小鎮公共秩序、環境﹔在小鎮公共餐飲場所就餐,我們提倡自備打包餐盒﹔我們在乘車、購物時依次排隊,尊老愛幼……”社區的玉鳥流蘇鏽牆上,刻著3931戶“村民”自發形成的《村民公約》26條約定。《村民公約》是家風、家訓,在每一位“村民”的共同守護下,見証著良渚文化村社區這個大家庭文明的延續與傳承。

社區建設還應與鄰為善、以鄰為伴。良渚文化村社區建有上百個居民微信群,大家共議社區大小事,“朋友圈”讓鄰裡間“親上加親”,突然想喝小米粥群裡發了句訴求,就會有鄰居留言“米已放在物業,有空去拿”﹔在一個雨天的下午,素未謀面的鄰居因為群裡一句“想吃餃子”,就有人主動邀請一起包餃子聊天……一群來自天南海北的陌生人,甚至可以把家裡的鑰匙放心地交給鄰居。

而在面對問題時,良渚文化村社區黨委持續探索“畫好同心圓,找到最大公約數”,不斷強化黨建引領下的多元參與、協商治理新思路,實踐著自治、德治、法治、智治“四治融合”的基層治理模式,努力打造“治理、生活、文明”共同體。

良渚文化村社區開展“村民協商”。余杭區文明辦供圖

如今,良渚文化村社區賦予了“文明有禮”基本單元“好家庭”“好鄰裡”“好家園”豐富內涵,五千年中華文明與現代文明、傳統道德約束與數智賦禮在這裡交相輝映。余杭也以良渚文化村社區為樣本,推出了“浙江有禮·文明聖地”基本單元文明指數。

“‘浙江有禮·文明聖地’基本單元文明指數是省域文明新實踐余杭區域金名片,以‘浙風十禮’為主要內容,以‘文明有禮’基本單元建設為項目載體,以數字賦能為驅動力。”余杭區文明辦主任王樂芬介紹,不同村社對新時代文明實踐的理解有差異,反映在實際行動中就會出現明星村社愈來愈強、其他村社愈來愈弱的情況。因此,推進文明新實踐,關鍵就在於基本單元建設。

結合“浙江有禮”省域文明新實踐要求和當地實際情況,余杭將“浙風十禮”全要素貫穿,在省市專家反復論証的基礎上,立足“好家庭”“好鄰裡”“好家園”三個維度,提煉18項評價指標53項評分細則,形成了“浙江有禮·文明聖地”基本單元文明指數評價指標體系,實行一季度一評比﹔根據村和社區在人員結構等方面的差異,還細分為社區版和鄉村版,在部分評價指標和評分細則上有差異。

在設定全年四個季度總指數為100的背景下,余杭已生成全區212個村社“浙江有禮·文明聖地”第一期基本單元文明指數,根據綜合指數排名每期評選20個基本單元示范村社為“全能冠軍”,根據三個維度指數排名每期評選30個“好家庭”“好鄰裡”“好家園”基本單元示范村社為“單項冠軍”。余杭區文明辦對“單項冠軍”進行全方位引導,對照評分細則向著“全能冠軍”目標精准施策﹔對指數低於全區平均分的村社開展重點指導,以首批示范村社為標杆,補齊短板弱項,帶動全區文明程度整體提升。如今,余杭“浙江有禮·文明聖地”基本單元文明指數不斷向好,正著力打造“浙江有禮”區域金名片,促進區域精神共富。

(責編:張帆、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