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蒼南:打造“數字門牌+末端治理”平台 以社會“小單元”推進基層“大治理”

疫情防控中,半小時鎖定初篩疑似密接,能做到嗎?在溫州蒼南,這個答案是肯定的。此前,該縣就依托數字網格系統,半小時內鎖定了某超市177名初篩疑似密接。
為及時發現基層的風險問題和群眾需求,利用數字化手段助力基層治理,2021年以來,蒼南縣堅持末端治理和數字賦能、整體智治理念,探索推進“網格化+數字化”融合的治理模式,形成以“數字門牌”為基礎、海量數據為依托的數字網格系統,打造了五大功能應用場景,實現末端感知、末端執行、末端評價,以社會“小單元”推進基層“大治理”。
圍繞“數字門牌”
持續匯聚數據資源
“有了‘數字門牌’,隻需發個二維碼,便可實現一鍵導航……”蒼南縣一位剛剛安裝了“數字門牌”的村民連夸方便。
以“常量”管“變量”,2021年以來,該縣把“數字門牌”作為“數字網格”的操作工具、任務渠道和實現載體,不斷夯實基層數據庫。
截至目前,蒼南縣財政共投入600余萬元用於二維碼門牌制作和“數字門牌·一碼到家”集成系統運用建設,構建起“數字門牌”體系。后續,通過3輪“地毯式”排查和補缺,該縣查漏補缺門牌7萬余個,全縣共採集、安裝二維碼門牌44.8萬個,基本實現應採盡採、應裝盡裝。
以蒼南地名標准庫為基礎,以門牌為地理坐標,實現人、戶、場所關聯﹔依托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台,探索建設機器學習算法模型,建設全時空多維度採錄感知網,形成基層治理專題庫﹔開發群眾、社會、政府互動渠道……圍繞基層數據全方位排查和採集需求,該平台還實現了地理坐標、數據疊加、溝通渠道三大基礎功能。
此外,該平台還充分運用了網格巡查、重點場所掃碼輸入、疫情防控掃樓掃街等形式,採集匯聚基礎數據資源,動態更新流動人員信息、變更場所信息等變量,統一納入“三維地圖”管理。目前,該縣共歸集85.5萬人,基本覆蓋全部常住人口。
圍繞“數據底座”
不斷豐富應用場景
依托“海量數據”這一底座,如何更好地助力基層社會治理?蒼南縣探索通過場景疊加,讓數據“開口說話”。
該平台內部建立了一個“學生共同居住人員管理”子場景。依托“數字門牌”,平台歸集了學生同住人員信息,疊加了學生所在學校、班級、班主任等信息。疫情發生時,通過數據比對,該縣便可第一時間形成同住學生的風險預警、第一時間管控。
目前,該場景內錄入了153371條學生信息,279477條學生同住人員數據,自上線以來,日均推送200名風險人員至網格、班主任、教育主管部門供其排查,切實阻斷了校園疫情傳播鏈。
除了“學生共同居住人員管理”子場景,該平台打造的“平安法治·防疫靈”應用,還集成了重點場所人員管控、高流動人口管理、核酸檢測管理、防疫人群個性化服務等系列子場景,有效提升了全縣疫情防控能力。
“平安法治·安全閥”也是平台的主要應用之一。健全消防兩類場所、城鄉危舊房、地質災害點、特殊經營場所等數據,通過關聯數字門牌,動態生成重點場所管理清單,並下發網格排查,管理人員按圖巡查、掃碼銷號……目前,該平台已採集消防兩類場所24260處、城鄉危舊房關聯數字門牌98幢,均實現GIS三維地圖落地,納入網格常態管控,切實提升了該縣的平安創建能力。
門牌管理“一碼清”、村社治理“一碼知”、社會救助“一碼辦”、養老服務“一碼助”、信息服務“一碼通”、健康服務“一碼送”、普惠金融“一碼聯”……該平台打造的“公共服務·服務包”應用,構建了“1+N”應用場景,即以1個“數字門牌”中的二維碼為切入口,構建N個嵌入場景,實現了“多碼合一,一碼到家”。據悉,喪事辦理“一碼約”與公安服務“一碼達”等應用場景也即將上線。
截至目前,該系統瀏覽量達到66余萬次、社會救助意願提交318次、養老服務申請113893次、家庭醫生簽約意向提交30387條、錄入三務公開信息6938條,群眾辦事更便捷,民生服務更高效。
圍繞基層治理
切實推動變革重塑
平台有了,基層治理體系如何重塑?怎樣才能打通數字網格平台和社會治理“一張圖”?蒼南對此進行了探索。
“我們依托‘141平台+數字網格+數字門牌’,按照30至50戶規模,精准劃分了6277個微網格,明確了微網格邊界,讓實有人口歸戶、戶屬微網格、微網格上有網格。”有關負責人表示,依托該平台,縣、鄉鎮、村社、網格、微網格、住戶“一體貫通、直達末端”,微網格體系與市級網格體系實現了無縫銜接。
重塑治理體系的基礎上,蒼南縣對重塑治理模式也進行了思考。該縣依托“黨員先鋒行”子場景,探索建立了黨員積分、社員積分等評價與激勵機制,讓網格成員通過發布任務、認領任務,既當服務需求者、被管理對象,又當服務提供者、管理參與者,推動了基層治理全員參與。
目前,該縣4萬名黨員、入黨積極分子下沉網格,承接社會治理服務任務。政府工作人員、村社干部、網格員、志願者等聯合成立管理服務團隊,343家96345生活服務加盟商、252家金融便民服務點、30個社會志願組織及441位家庭醫生共同發力,為百姓提供各類志願服務。
此次,蒼南縣還依托“人、房、企、地、事件、資源、力量”等主體形成的基層治理主題數據庫,常態進行碰撞、比對,形成各類有效信息,並推送相關部門,助力構建基層治理精密智治模式。
目前,該縣回流涉及省市14個部門110類近3億條數據,歸集了房屋信息、掃碼記錄、學籍、交通卡口通行車輛、核酸採樣點等4部門11類3500余萬條數據。通過建筑、戶籍人口等信息,匹配水電、物流、核酸採測、經營場所登記等數據,該平台可自動生成流動人口及出租房、“三合一”場所等數據,有效解決了流動人口落地管理難題。(鮑宗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