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子裡來了新村醫
湖州安吉首批44名“中醫師承”學員正式入村上崗

近日上午9點多,接到村民打來的求助電話后,湖州市安吉縣章村鎮長譚村衛生服務站的00后新村醫謝雯欣便拿起藥箱,跟著師傅朱方德匆匆趕往村民家中。“阿婆,現在哪裡不舒服啊?”雖然才正式上崗不到一周,但對於上門進行醫療服務,謝雯欣已熟門熟路。量血壓、測心率……待確認阿婆身體無礙,並囑咐完注意事項后,師徒倆才放心離開。
謝雯欣是安吉縣首批定向本土化村醫培育對象之一,於2021年順利取得了《傳統醫學師承出師証》並於2022年8月完成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資格實踐考核。9月15日,她正式以編外身份到長譚村衛生服務站報到。
據了解,長譚村在管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有近300人,由於處於偏遠鄉鎮,去趟縣城要花費1個多小時,留在村裡的老人遇上小痛小病,大多靠村裡的衛生站解決。
醫生正在看診。安吉縣委宣傳部供圖
“再也不用擔心后繼無人了。”長譚村衛生服務站裡的老村醫朱方德已過古稀之年,但為等新接班人的到來,他主動申請返聘。連日來,謝雯欣跟著師傅挨家走訪村裡重點村民,了解他們的身體狀況,為接下來能獨當一面做好准備。
鄉村醫生是保障廣大群眾健康的重要力量,但隨著一批“能中會西”的赤腳醫生退休下崗,安吉縣村級衛生服務站“空巢”現象更加嚴重。為破解該難題,2018年,安吉在全國創新實行“中醫師承+定向培養”本土化培養鄉村醫生新機制。尤其在2020年巡視指出安吉縣“防疫公共衛生條件薄弱”問題后,該縣高度重視巡視問題整改工作,及時與校方、院方聯系,強化學員理論與實踐能力,進一步落實本土化鄉村醫生培育舉措。從全脫產學習、跟師實踐全科輪崗再到考取相關職業証書,2022年9月中旬,44名“中醫師承”首批學員正式入村上崗。
“在最初選擇培育對象時,我們重點從‘空巢’村級衛生服務站所在的村選拔有志從事村醫的本村青年。”安吉縣衛健局中醫科教科科長薛峰解釋,從本村來,回本村去,才可以真正培育一支“有鄉情、留得住、能發展、帶不走”的青年鄉村醫生人才隊伍。另一方面,鄉醫本土化也更能方便村醫和村民進行溝通,做細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真正當好村民健康的“守門人”。
據悉,按照委培機制,學員們將開啟他們在村服務站的從醫生涯。如何解決此前“人員沉不下、村裡留不住”的問題?“目前,學員們是以編外用工方式補充到全縣服務站鄉村醫生隊伍中,待之后他們取得了鄉村全科執業助理証,可通過參加統一考試獲得編制待遇。”安吉縣衛健局組織人事科科長張愛介紹。
“我是工商管理專業畢業,但一直以來就有從醫的夢想,現在剛好有了這個機會。”在安吉縣孝源街道孝源村衛生服務站內,28歲的羅夢玲來到自己的出生地,成為了一名新村醫。上崗短短幾天,她已快速融入,和村民們打成一片。
“比起醫院專科醫生,我們除了看基礎疾病,還要時刻關注村民們的生活習慣。希望接下來我能改變他們一直以來‘小病拖、大病扛’的健康觀念。”對於未來,羅夢玲充滿信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杭州富陽區以“六個之變”展現“黃金十年”
- 人民網杭州9月19日電 (劉欣蔚)十年來,富陽區地區生產總值由2012年的530億元增至2021年的873億元、年均增長6.9%,財政總收入由78億元增至175億元、年均增長9.3%﹔高水平描繪現代版富春山居圖,全力推進產業新動能……今天下午,中共杭州市富陽區委舉行“杭州這十年·富陽”主題新聞發布會,會上介紹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富陽區實現深層次變革、全方位轉型、系統性重塑的“十年之路”。 發布會現場。富陽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一體化發展,實現了城市格局之變 十年間,富陽區始終把接軌都市、融合發展作為著重努力方向,堅持大交通先行,實現從郊縣向郊區、從郊區向新區的大跨越。…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