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杭州余杭這位“愛心姐姐”獲評“浙江好人”

王明曉、王景冠
2022年09月21日11:42 | 來源:余杭新聞網
小字號

  近日,2022年第三季度“浙江好人”名單公示結束。杭州余杭區“愛心姐姐”團隊負責人陶杏娟入選。

  陶杏娟20余年如一日堅持公益事業,義務為老人和病人理發、資助困難學生、發動團隊捐款捐物……從照顧小家到服務大家,她播撒的愛心如同星星之火,溫暖了無數困難群眾。

  陶杏娟:沒有終點的志願服務

  今年64歲的陶杏娟,家住余杭街道山西園社區。她個子不高,相貌平平,但有著一顆美麗、善良、樂於助人的心。

  志願的起源

  1982年,陶杏娟成家,婚后一直與公婆生活在一起,生活甜美。誰知天有不測風雲,1989年的一天,公公突然中風,經醫院全力搶救,還是癱瘓在床,從此生活不能自理。

  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陶杏娟沒有回避,毅然挑起了照顧公公的重擔。公公愛清潔,她將公公的被褥、衣服勤換勤洗﹔公公喜歡花花草草,她就在陽台上種了石榴、茶花等﹔公公愛養鳥,她就買來鳥和鳥籠﹔為了不讓公公感到寂寞,她特地買了收音機和電視機﹔公公頭發長了不能上街理發,她就去拜師學藝,還買了理發工具,為公公理發﹔一到休息日,她總會踏著三輪車,陪公公外出看風景。

  在陶杏娟3600多個日夜的悉心照料后,1999年,公公瞑目謝世。在出殯那天,婆婆感激地對親朋好友說:“原本一隻腳已經踏入鬼門關的老伴在兒媳婦的照顧下,又多活了10個年頭。”公公去世后,陶杏娟又承擔起了婆婆與母親兩位耄耋老人的照料任務。2020年4月,91歲的婆婆在謝世前一直念叨陶杏娟的孝心。

  志願的延續

  孝心是陶杏娟的志願。公公婆婆對她的點贊,使她更加明白了“志願”二字的至高無上。

  就在公公出殯不久,她主動找到了當時的余杭鎮(現為余杭街道)老齡委,希望聯系幾位困難老人作為她的服務對象,最終,她結對了5名困難老人。結對后,陶大姐利用照顧公公時學會的理發技術,按時上門為他們理發。每次到敬老院為老人理發時,她還會帶上一些水果、點心給老人們嘗嘗。

  退休后,她每天的公益活動都排得滿滿的,比原來上班還忙,一年四季雷打不動參加志願服務。周一到余杭區山西園社區服務站為居民理發﹔周日到余杭區第二人民醫院門診部做志願者﹔其他時間在余杭街道市民客廳、余杭街道陶大姐志願服務站和余杭區的創投項目幫忙,主動為住院病人和高齡老人上門免費理發。

  1993年起,陶杏娟開始公益助學,每年均結對2名以上的貧困學生,到現在從未間斷。

  10多年前,余杭舟枕小學學生魏玲芳的父親因為一次車禍喪生,母親在極度的悲傷下患了嚴重的精神疾病,家裡還有兩位老人需要贍養,魏玲芳還有個妹妹也在讀小學,一家人生活陷入困境。陶大姐聞訊后,資助了她們兩姐妹,並在春節和“六一”節買了學習和生活用品上門看望。20多年來,陶大姐不知給多少貧困學生送上了多少助學金和禮物。

  志願的團隊

  一木即木,雙木成林,三木成森。為了將志願者隊伍弘揚壯大,2012年春季,在余杭街道婦聯的牽頭下,陶杏娟在余杭區率先組建了“愛心姐姐”志願者團隊。

  9年多來,隊伍逐年擴大,從當初的10來人,發展到目前50多人,服務的區域也從當初的余杭街道,擴大到余杭組團的5個街道。服務的對象包括孤寡老人、困難學生、低保戶、殘疾人等各種特殊人員。9年來,“愛心姐姐”團隊每年都自掏腰包60000多元,為50多戶困難家庭送去了溫暖。

  不論是平安守護,還是文明勸導﹔不論是垃圾分類,還是“五水共治”,這個團隊樣樣都做得像模像樣,有聲有色。

  就拿“五水共治”來說,2016年以來,這支志願者隊伍負責對總長3460米的南渠河、余杭塘河兩條河道進行巡河志願活動。不管刮風下雨、嚴寒酷暑,她們每天按時巡河,勸導、拍照、記錄、信息報送,工作越來越規范。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陶杏娟愛心團隊主動請纓擔負起山西園社區卡口和區二院門診部志願者,協助進行測溫亮碼和引導病人、維護秩序工作。陶杏娟帶頭捐款4000元,與副隊長葉燕飛商量后,在團隊群裡發出了募捐公告,短短半天時間,共募集資金5萬余元,購置了14000多個口罩,分別送到了余杭街道的各村、社區和環衛一線工作人員。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陶杏娟先后獲評全國“五好文明家庭”、浙江省直機關“道德模范”、“杭州好人”、杭州市“三八紅旗手”、杭州市“五好文明家庭”、余杭區優秀共產黨員、余杭區“十佳志願者”、余杭區第三屆“道德模范”等榮譽。

  說起陶杏娟的志願服務之路,她很執著地回答:“志願之路隻有起點,沒有終點。接下來,我將堅持、堅持、再堅持﹔努力、努力、再努力。在沒有止境的愛心志願路上,用自己的行動,享受更多的快樂。”

(責編:孫鵬、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杭州富陽區以“六個之變”展現“黃金十年”
  人民網杭州9月19日電 (劉欣蔚)十年來,富陽區地區生產總值由2012年的530億元增至2021年的873億元、年均增長6.9%,財政總收入由78億元增至175億元、年均增長9.3%﹔高水平描繪現代版富春山居圖,全力推進產業新動能……今天下午,中共杭州市富陽區委舉行“杭州這十年·富陽”主題新聞發布會,會上介紹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富陽區實現深層次變革、全方位轉型、系統性重塑的“十年之路”。 發布會現場。富陽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一體化發展,實現了城市格局之變 十年間,富陽區始終把接軌都市、融合發展作為著重努力方向,堅持大交通先行,實現從郊縣向郊區、從郊區向新區的大跨越。…
杭州上城:十個“精彩瞬間”串起十年發展路
  “杭州這十年·上城”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城區委宣傳部供圖 人民網杭州9月17日電 (張帆)區域經濟量質齊升,地區生產總值從1110億元增至2417.5億元﹔宋韻文化、紅色文化、錢塘江文化交相輝映,“最美現象”蔚然成風﹔“城管驛站”“共享醫療”等100多項創新舉措向全國推介……今日,中共杭州市上城區委“杭州這十年·上城”主題新聞發布會舉行。會上,上城區委書記章燕介紹了10年來上城在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所取得的顯著成就。…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