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別“小散亂” 擁抱“名特優”
湖州加快食品小作坊“五化”改造提升

湖州南潯和孚荻花美食街年糕小作坊負責人章小林近日早早地來到了作坊,進行一天的生產准備。如今,隨著“五化”改造提升的完成,小作坊也發生了大變化,操作間內寬敞明亮,鋁合金制的設備干淨整潔,多個監控探頭實時監控著操作間,確保年糕制作人員規范操作。
“我們的年糕是荻港區域的特色產品,借助本地的文旅資源,我們將制作間南面做成透明玻璃,方便游客參觀,並設立體驗區,游客可到小作坊內親身體驗制作年糕。”章小林說,在提升硬件的基礎上,2022年小作坊實施了5S管理,並借助荻港當地旅游文化特色,帶動小作坊發展。
章小林的年糕小作坊是湖州市食品小作坊“五化”改造提升的縮影。2022年以來,湖州開展食品小作坊高質量發展提升行動,建設集“標准化、園區化、文旅化、數字化、陽光化”為一體的食品小作坊高質量發展新模式,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美食文化和美麗鄉村的向往。截至目前,累計已建成5S管理小作坊45家。
湖州長興圍繞“玫瑰花特色種植+深加工”產業鏈打造集生產加工、旅游觀光於一體的田園式作坊園區﹔南潯圍繞南潯古鎮景區打造“潯蹄”“桔紅糕”等一批“名特優食品小作坊”……據了解,借力鄉村振興和全域旅游,湖州深耕地方特色文化,進一步增強小作坊的辨識度、知名度、美譽度,探索出一條特色發展、融合發展的新路徑。
另一方面,湖州注重打造區域品牌。優先助推烏米飯、莫家柵粉絲等傳統產品進入“吳上興鮮”等政府購銷平台,積極為商戶拓展銷售渠道。湖州吳興傳統糕點制作技藝、新市慎大傳統糕點制作技藝等3個項目被列入湖州市第八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長興銀杏系列被評為2022年浙江特色伴手禮、湖州好伴手禮。
湖州始終把保障小作坊食品安全擺在突出位置,嚴查嚴打擾亂市場、危害群眾的“黑作坊”“黑窩點”。2022年以來,湖州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共監督檢查食品小作坊242家次,責令整改37家次,立案查處9家次,開展監督抽檢67批次,近年來抽檢合格率均穩定在99%以上。
食品小作坊,具有聯系千家萬戶、承載鄉愁情感、助力增收致富等多重意義。據湖州市市場監管局介紹,湖州不少經過品牌化、文旅化后的食品小作坊,產品銷量提高約20%,售價高於同類產品約15%,“共富”帶動效應進一步凸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