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顏值”健“體質” 扮靚生態環境風景
台州市路橋區生態環境十年蝶變

微風徐徐,草木蔥蘢,沿著中央山綠道,穿梭在高大喬木之間,映入眼帘的是滿目綠意,一幅“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的生態環境新畫卷正在台州市路橋區徐徐展開。
美麗生態環境。路橋區生態環境分局供圖
路橋區聚焦生態環境建設問題,以高標准、大力度、快速度,深入推進全域環境整治工作,謀劃美麗城鎮藍圖。十年來,藍天白雲、水清岸綠已成為路橋隨處可見、俯拾皆是的自然圖景。
提水質 繪就生態水美新畫卷
“這裡水好,魚也肥,累了就沿著健身步道走走,到處都是美景。”對於家住路橋區峰江街道保峰橋濕地公園附近的居民鞠政蒙來說,自從家門口的生態環境大變樣后,約上三五好友到濕地公園垂釣,便成了他最愛的休閑活動。
隨著一批批治水項目落地建設,一個個涉水問題得到高效解決,像山后許涇、徐山涇、山水涇等河道,已經實現了從“問題河”到“生態河”的蛻變,全區水環境各項指標持續向優發展,生態滿意度持續提升。同時,催生了南官河、飛龍湖、南浦濕地、黃礁島等一批深受群眾喜愛的水旅“網紅打卡點”。
美麗生態環境。路橋區生態環境分局供圖
十年來,路橋區堅持以治理為基礎、以景美為形態、以育富為根本,抓好生態促發展,抓牢發展保生態,助推美麗城鎮建設再升級。路橋3次榮獲省級“五水共治”工作優秀縣(市、區)“大禹鼎”,創成省級“美麗河湖”4條、市級“美麗河湖”6條。路橋區縣控以上斷面優良率從2013年的0%上升到2021年的42.9%,水環境功能區達標率從2013年的0%上升到2021年的71.4%。同時,路橋區新增5個Ⅲ類水質斷面,並基本完成“污水零直排區”建設,實現雨污分流,河流碧波再現,路橋的水有了質的提升。
治土壤 打好污染防治保衛戰
“有了電鍍園區,轄區內重金屬污染趨勢得到了有效遏制,土壤安全也得到了保障。”望著眼前園區熱火朝天的生產場景,路橋區生態環境分局污控科工作人員說。
在源頭預防上下大功夫。路橋區高規劃建設環保(電鍍)園區,打造“生產工藝領先全國、污水處理領航行業”的綠色電鍍加工產業示范區,防止土壤污染新增量。“園區內電鍍生產線、污水處理設施、污水管道均採取架空設置,電鍍生產線以自動線為主、半自動為輔,自動化水平達80%以上。同時,我們還高標准設置入園門檻,全面淘汰落后產能,扶持發展規上企業。”路橋區生態環境分局污控科工作人員說。
環保(電鍍)園區。路橋區生態環境分局供圖
苗木產業引領,布局塑造都市區“南花園”,開啟美麗城鎮“美麗蝶變”新畫卷。“如今峰江一年一個樣,越來越漂亮,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幸福美好了。”家住路橋區峰江街道蔣僧橋村的蔣大爺說,這十年他親眼見証了發展,原先污染和廢棄土地、重點污染等區塊變成了萬畝花木基地,現在一出家門便是綠樹成蔭、美景如畫。而且,當地依托萬畝花木基地打造了台州花木城,在改善環境的同時,為附近居民提供了家門口的“崗位”。
不僅如此,路橋區也在持續深化藍天行動、打造清新空氣方面下足了功夫。路橋區大氣環境質量大幅改善,PM2.5平均濃度也由五年前的42微克/立方米下降至2021年的26微克/立方米,降幅38.1%﹔AQI優良率也由84.8%上升至95.2%,上升10.4個百分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