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麗水的生物多樣性保護【4】

2022年12月07日14:04 | 來源:麗水日報
小字號

三、全面提升生物多樣性治理能力

(一)系統開展全地域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

高標准完成麗水全域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與評估工作,較為全面地掌握了9縣(市、區)資源家底,持續開展重要區域和重點物種(類群)的資源調查和綜合科考,包括百山祖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調查、青田黿保護區生物多樣性調查、鬆陰溪生物多樣性調查等,以及百山祖冷杉等重要物種的專項調查。同時編撰了一批地方志書和專著,如《鳳陽山志》《九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志》《百山祖野生大型真菌》《麗水鳥類》等。建設了涵蓋9縣(市、區)的物種分布數據庫,准確反映了生物資源空間分布狀況,為生物多樣性保護奠定了科學基礎。

麗水市生態環境局聯合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和麗水學院成立浙西南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在麗水市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工作開展過程中,一個個新物種陸續被發現,2020年以來,麗水市共發現百山祖角蟾、甌江小鰾鮈等新物種16種,調查記錄到中華水韭、九龍山榧、黑麂、中華秋沙鴨、黿、金斑喙鳳蝶等大量國家重點保護和珍稀瀕危物種。

(二)實施浙江甌江源頭區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工程

麗水以打造“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利用的實踐樣本”為目標,堅持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實施浙江省甌江源頭區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探索源頭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的新路徑,努力推動區域生態環境質量和自然生態系統穩定性全面提升,構建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治理新格局。圍繞“一軸、兩翼、三區、四廊、五場景”生態格局,實施重要生態系統及生物多樣性保護修復工程、森林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水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土地保護修復工程、數字賦能智慧監管工程等五大類工程60個子項目,涵蓋麗水市9縣(市、區)的甌江流域范圍,實施面積達13306平方公裡,總項目投資55.3億元,其中中央資金20億元,是麗水市迄今獲中央資金支持力度最大的單體項目。

(三)率先建設生物多樣性智慧監測體系

麗水市通過實施“麗水市重要棲息地(重點物種類群)和智慧監測體系建設”項目,在全國率先建設生物多樣性智慧監測體系。一是推進智慧監測體系的標准化,生物多樣性綜合評價指數技術規定在麗水市市場監管局正式立項編制﹔二是推進智慧監測體系數據採集的規范化,應用基於圖像、聲音和環境DNA和宏DNA的先進技術實現數據採集的統一規范﹔三是物種鑒定的智能化,研發基於AI識別的物種鑒定技術,建成集數據採集、傳輸、識別鑒定、應用產出於一體,全天候運行、空天地一體、智能化監測的生物多樣性智慧監測體系。建設麗水市生物多樣性綜合觀測站,形成對生態系統、物種和基因多層次的長期定位監測能力。在監測手段和監管方法上突破技術瓶頸,以科技創新助力生物多樣性監管和治理水平全面提升。

(四)數字賦能生物多樣性保護

建成“天眼+地眼+人眼”三位一體的生態環境數字監測監管體系,形成覆蓋麗水市、縣、鄉三級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通過衛星遙感+物聯感知+基層治理,逐步數字化生態地圖覆蓋全域。建成公眾參與網絡平台——守護浙自然,實現全域生物多樣性信息採集和監管可視化。建設麗水市生物多樣性數字監管系統,實現生物多樣性數據採集、管理、監管和分析可視化,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護監管、可持續利用和公眾參與三大應用場景及若干子應用,形成跨區域統籌、空天地一體、省市縣和各部門多跨協同的新型數字生態治理樣本。加快林業數字化改革,完善推廣“益林富農”“百山祖·數字公園”“麗水·雲森防”等林業智治系統。

(五)可持續利用賦能共同富裕

麗水以“保護優先、持續利用”為基本原則,全局性謀劃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利用發展路徑,在全國率先提出建設生物多樣性體驗地,發布《麗水市生物多樣性體驗地建設與評定導則(試行)》,系統打造體驗地網絡,建成了慶元坑裡和龍泉住龍生物多樣性體驗地,並被列為浙江首批省級生物多樣性體驗地,形成了集體驗地設計與建設、科普研學產品研發、生態旅游於一體的全過程產業鏈條,拓寬了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

充分發揮自然生態資源優勢,發展生物多樣性主題旅游。發布浙江省首個生物多樣性體驗游路線圖——《慶元縣生物多樣性體驗游精品路線圖》,規劃設計一日游、二日游和三日游3種推薦路線。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賞螢節已發展為麗水生態旅游“金名片”,全面推動農文旅產業發展,也成為撬動鄉村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支撐點。發布麗水市第一批“十佳觀鳥點”,鬆陽箬寮、雲和梯田等景區成功發展觀鳥經濟,引導生態旅游產業向高端自然體驗方向發展。

發展特色優勢生物產業,景寧畬族自治縣毛垟鄉依托優質的生態資源發展苔蘚產業,建立苔蘚主題生物多樣性保護展館,苔蘚景觀工程銷售額達730萬元,苔蘚文創展品銷售額達380余萬元,全鄉經營性總收入同比增長97.9%,解決村民就業的同時見証了景寧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轉換成效。

(六)強化生物多樣性執法監督

推進環保監管執法體制改革,麗水市生態環境局實行局隊合一、市縣兩級統一執法體制,形成了全市“一盤棋”整體監管執法態勢。啟動麗水市環境執法與司法聯動機制,實現市縣兩級公、檢、法部門的協作全覆蓋,並與交通運輸、農業、文化、市場監管、消防救援等部門建立聯動協作機制,合力不斷增強。2019年以來,麗水市生態環境部門共查處各類生態環境違法案件719起,罰款金額7703.79萬元﹔公安機關共立案偵辦生態環境領域刑事案件487起,採取刑事強制措施777人,移送起訴717人﹔檢察機關依法嚴厲打擊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危害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等危害動植物資源的犯罪行為,共批捕29人,起訴230人﹔麗水中院審結環境公益訴訟81件,全市法院審結環境資源案件1976件,連續三年共有四個案例入選國家級環境保護審判典型案例,五個案例入選浙江法院環境資源保護審判典型案例。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力度不斷加強、司法合力持續匯聚,顯著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執法監管能力。

(七)廣泛推動社會公眾參與

麗水始終堅持“政府主導、公眾參與、惠益共享”的原則,將生物多樣性保護創新實踐案例納入麗水市黨史學習教育,舉辦“2020年浙江省暨麗水市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2021年浙江省暨麗水市六五世界環境日”“野生動植物保護宣傳月”“麗水市生態文明日”等大型主題宣傳活動,組織開展麗水市鳥類觀察邀請賽3屆,以及大型真菌攝影賽、生物多樣性研學體驗等多種公眾參與活動,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進課堂、進社區、進機關,普及生物多樣性保護知識,提升公眾保護意識。

拍攝麗水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片、生物多樣性相關傳統知識系列紀錄片14部,取材於麗水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拍攝的《生多24小時》被評為生態環境部優秀生態環境宣傳產品,《你可能不知道慶元美食黃粿和生物多樣性有點關系》獲得浙江省“保護生物多樣性共建美麗浙江”有獎征集大賽特等獎。舉辦生態環保主題攝影展征集作品8000余份,制作並發放生物多樣性宣傳手冊、攝影集1.8萬余份,讓生物多樣性真正融入百姓生活,讓公眾深切體驗生物多樣性之美。

積極組織開展“守護明星物種”“發現身邊的鳥兒”等多項公眾科學項目,鼓勵企業和公眾積極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慶元賢良鎮為獼猴建“樂園”、鬆陽一戶農家為貓頭鷹守護了30年鷹巢、鬆陽竹源鄉為育雛燕推遲“大搬快治”的征遷,蓮都碧湖鎮沙場為保護藍喉蜂虎繁殖地停工數月,社會公眾親身參與到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中,營造了人人都是生物多樣性守護者、美麗中國建設者的良好社會氛圍。

(責編:孫鵬、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治安變“智安” 浙江杭州探索社會治安防控新路
  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是城市安全的有力保障。全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示范城市創建活動開展以來,杭州市公安局堅持以人民安全為宗旨,錨定“高水平推進共同富裕幸福杭州建設”目標,深入貫徹落實公安部大數據智能化戰略和浙江省數字化改革要求,把建設具有“杭州辨識度”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作為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的平安工程、基礎工程、民心工程,努力建設“政治更安全、社會更安定、人民更安寧”的“平安杭州”。 2012年至今,杭州在全市實有人口由1125萬人增長至1529萬人、躍升特大城市的形勢下,有效刑事治安警情下降55.5%,傳統侵財案件下降78.8%﹔八類嚴重刑事案件發案數下降63.6%,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持續提升,杭州連續15年榮獲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全國唯一。…
麗水發布全國首份地市級生物多樣性保護白皮書
  人民網麗水12月1日電 (張帆)為向國內外充分展示麗水的生態文明建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成就,昨日,麗水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麗水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白皮書。這也是全國首個地市級層面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白皮書。 “為向國內外充分展示麗水的生態文明建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成就,麗水市人民政府組織編制了《麗水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白皮書。…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