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350天空气质量优良、13个县级以上“大水缸”水质100%达标
宁波发布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生态环境状况持续为“优”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6月4日,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2021年宁波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这份一年一度的“体检报告”显示:2021年宁波全市主要水源地水质保持优良,地表水水质总体良好;环境空气质量稳中向好,14个辖区6项常规污染物年均浓度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土壤环境质量维持稳定状态;环境辐射保持安全水平;生态环境状况持续为“优”。报告也指出了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宁波市近岸海域无机氮、活性磷酸盐浓度较高,富营养化程度总体较高;臭氧改善趋势尚不明朗,酸雨污染有所加重等。
空气质量,事关心肺健康。宁波的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浙江全省11个地市中排名第4位。中心城区(不含奉化区)空气质量优良率95.9%,同比上升3.0个百分点。全年空气质量达标350天,超标15天,超标率为4.1%,超标污染物均为臭氧,臭氧超标天数同比减少5天。
酸雨方面,宁波全市平均酸雨频率为43.7%,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酸雨频率最低为宁波鄞州区6.9%。降尘方面,宁波全市14个辖区降尘量最大是原杭州湾新区。
水是生命之源。报告显示,宁波市地表水水质优良率(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持续上升,无劣Ⅴ类水质断面;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持优良,水源地水华风险有所提高;平原河网及小微水体污染问题仍然存在。
在饮用水水源方面,宁波全市13个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达标率100%。
2021年,宁波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较好水平,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为80.5,等级为“优”(EI≥75),在浙江全省排名中位居中游。
工业固废处置上,宁波一年综合利用工业固废1291万吨,综合利用率为99.63%。
声环境方面,夜间噪声部分超标。辐射环境方面,宁波全市辐射环境质量总体良好,电离、电磁辐射水平保持稳定。移动基站等电磁辐射都符合国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