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龍泉:“有園上”還要“上好園”
站在家長的角度,是很容易感知學前教育的點滴變化的。
“過去我家附近沒有公辦幼兒園,隻能把老大送到離家很遠的民辦園。今年,鳳凰幼兒園開到了家門口,我們一聽說這消息,馬上給老二報了名。”對於家住麗水龍泉市西街街道裡下畈村的洪妙春來說,這樣的變化直觀體現在家庭開支裡,“公辦園的師資和硬件設施更強,學費反而比民辦園便宜2000多元。”
這樣的改變,源於龍泉全力推進學前教育普惠跨越發展的穩扎穩打。
隨著“三孩政策”而來的巨大供需缺口,令學前教育面臨前所未有的現實挑戰,如何在這種關口上確保更多孩子從“有園上”到“上好園”?難度顯而易見。
但龍泉選擇迎難而上。2022年,龍泉擂響了深化教育改革的戰鼓,學前教育隨之步入“優質普惠”跨越發展的新軌道——幼兒園全面擴容提質,師資建設力度持續加強,課程改革力度空前……
數字最有說服力——2022年,龍泉的學前入園率達到98%以上,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增幅達11%,等級園佔比和覆蓋率達100%。龍泉人所期盼的“幼有所育”“幼有善育”“嬰有所托”的美好願景,正在照進現實。
學校好,入讀方便
2022年10月,龍泉市綠谷實驗幼兒園裡迎來了400多個孩子。大家在老師的帶領下參觀、熟悉幼兒園環境,和父母一起參加入園親子活動。
“以前學位少,我家孩子沒搖到號,隻能送到私立幼兒園。現在綠谷實驗園改建提升,我兒子也入了學,全家可高興了。”中二班家長吳雨麗說。
“改造工程在今年8月啟動,根據幼兒園活動室結構進行改造,把原來的兩個小學教室打通,再配備衛生間、衣帽間等,並融合五大領域打造了多功能區域。”幼兒園負責人告訴記者,開園前,這個區域學前三年隻有270個學位,現在15個班增設了450個學位,有力滿足了公辦入園需求。
學前教育具有公共產品性質,其公益屬性意味著市場的主要作用在於補充公共資源的不足、滿足不同群體對學前教育的多樣化需求,而不是學前教育資源的主角。2022年以來,龍泉全力開啟優質普惠建設“加速跑”模式,加速提升普惠覆蓋率。
“今年,我們通過新建、改建、國資調劑等方式優化學前教育資源布局,使公辦幼兒園的在園幼兒佔比高於去年11個百分點。”龍泉市教育局副局長葉志鵬告訴記者,2022年新增了2所公辦幼兒園、改造擴容了2所幼兒園,新增班級26個,新增幼兒學位780個,其中濱江幼兒園還有望通過省現代化幼兒園評估。
連日來,在龍泉市機關幼兒園南側,7個功能教室及連廊正在加緊建設中。“今年9月,幼兒園新增了5個班150個學位,是通過國資調劑的方式,投入300余萬元對原功能室進行改造而成。同時還利用市場監管局資產改造了7個功能區域,面積達800平方米。”龍泉市機關幼兒園園長雷燕珍告訴記者,原來的功能區域以美術領域為主,而新功能區域則拓展了科探、閱讀等7個領域,“場地更開闊,項目課程也更有針對性,能讓老師更高效、准確地觀察和評估孩子們的學習實踐能力。”
對於家庭而言,幼兒園是孩子邁入教育機構的第一步。昔日“入園難”“入園貴”等問題讓不少家長備感焦慮,如今,無論是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龍泉學前教育都實現了質的飛躍。
據《龍泉市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5年)》,預計到2025年,龍泉市將新(改)建公辦幼兒園11所,新增學位2730個,公辦園覆蓋面積達70%以上,普惠性幼兒園覆蓋面達到95%以上,新增托育學位300個。
游戲課程,寓教於樂
前不久,在龍泉市江南幼兒園的青瓷工作坊裡,中班的孩子有的拿著泥塊通過拍、搓、揉、捏等手法創造出充滿童趣的“小作品”,有的將經過晾晒的泥坯放進電窯燒制,有的用畫筆設計不同的坯身花紋,認真參與青瓷創作體驗。
這堂獨特的體驗課,靈感來自孩子們的自發性。“畢竟是龍泉孩子嘛,對青瓷有著天然的好奇心,經常問出‘為什麼龍泉有青瓷’‘青瓷瓶為什麼有裂紋’之類的問題,所以我們組織孩子和家長一起參與親子社會實踐,在工作坊裡直觀感受制瓷和創作的成就感。”園長楊永紅告訴記者,立足龍泉本土文化、針對孩子的興趣愛好設計游戲課程,已成為江南幼兒園的教學常態,“寓教於樂幫助孩子們更了解家鄉,激發他們的探索欲和創造力。”
如今,具有鮮明龍泉特質的豐富課程,已在龍泉各個幼兒園廣泛普及。
在“古韻龍泉——華嚴塔”主題活動中,孩子們通過識塔、探塔、塔趣等流程回顧華嚴塔的歷史,進而親手制作明信片、書簽﹔
在《你好,木耳菌》班本課程探索中,孩子們通過“木耳的秘密”“木耳我知道”“木耳變變變”“舌尖上的木耳”等環節直接感知、親身體驗,了解木耳的生長過程和營養價值﹔
在制作龍泉粉皮的活動中,孩子們通過調查、走訪、參觀、體驗、品嘗等方式,感受美食與藝術的碰撞、與傳統習俗的交融、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所有課程都指向兩個關鍵詞——龍泉特質、游戲為本。近年來,龍泉全面推進學前游戲課程改革,樹立“一日生活皆課程”理念,分層推進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建設,全面打造“瓷韻文化”“混齡特色”課程示范點,形成了一批具有龍泉辨識度的標志性課程品牌。
在游戲化推進過程中,龍泉本地豐富的自然文化資源,為龍泉學前教育游戲課程改革注入了“源頭活水”。與此同時,“一日生活皆課程”也成為各個幼兒園及教師們的共識。
每天一大早,在龍泉市陽光城幼兒園門口,都能看到各個年齡段的孩子手持籃球入園。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籃球元素融入早操、戶外鍛煉、民間游戲等各個環節。
“每個班都會編排不同的籃球操,每年幼兒園都會舉辦籃球運動會。”園長張淑紅告訴記者,教師用視頻和照片與家長分享孩子們玩籃球的過程,讓家長親自觀察孩子的成長,“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通過班級群內的分享交流,很多有益的教育經驗能延伸到家庭中,這也是一種自發的學前教育‘造血機制’。”
幼教隊伍,怎樣煉成
2022年暑假期間參加全園教師大備課期間,“青藍結對”師傅鐘雪玲的指導,讓龍泉市濱江幼兒園的年輕教師范琦琦受益匪淺。“我的PPT教案最初沒有設計圖譜,鐘老師看了之后,建議我用圖譜展示故事的前因后果。使用重新制作的PPT后,孩子們在故事段落、角色描述中的順序感和邏輯性明顯增強了。”
“有一種忽然被‘點醒’的感覺。”在入行不久的范琦琦眼中,幼師是一個入職門檻很高的行業,這個“門檻”並非特指學歷或技能,而是要具有一種特殊的敏感性,必須對哭鬧、非理性行為、混亂場景有很強的接納和應對能力,需要強大的心理機制去輸入和處理大量的有效信息,“‘師傅領進門’的指導價值,就是讓我們能盡快習得這些能力並進入角色。我們少走彎路,最終獲益的是孩子。”
近年來,龍泉濱江幼兒園集團化辦園發展迅速,教師隊伍的流動性較大,且不少是缺少經驗的年輕教師。針對這一情況,“師徒結對工程”“名師工程”應運而生。
這一創新舉措並非個例。對龍泉而言,建設一支高素質善保教創新型的幼教隊伍,是新時代學前教育優質發展的根本保障。基於這樣的考量,龍泉制定實施了幼兒園教職工隊伍建設專項規劃,啟動“市管園聘”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支持保教人員參與各級各類培訓,鼓勵專任幼兒教師積極參與高一級學歷進修及職稱評定。
“根據教師能力進行分層專業培訓,分類指導,對培訓費用給予保障。”據葉志鵬介紹,2022年引入浙江省特級教師戴和英名師工作室,創建了兩個“麗水市學科帶頭人工作室”,“教師之間相互交流,有指導、有實踐,有利於激發普通幼師的學習動力,增強幼教師資力量,也引導優質學前教育資源在全市范圍的輻射和拓展。”
師資隊伍既要強,也要穩。為此,龍泉設立了公辦幼兒園保教質量獎,依法落實公辦園勞動合同制教師工資待遇,按普及普惠要求逐步達到同工同酬,同時加大財政經費投入,確保民辦幼兒園專任教師按2019年的社平工資逐年遞增8%。
2022年9月,《龍泉市學前教育發展第四輪行動計劃(2021—2025年)》發布,明確提出到2025年,建立健全高效協調的市域統籌機制,構建更加均衡、更高質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基本滿足適齡兒童就近接受優質學前教育的需求。很顯然,對龍泉學前教育來說,優質普惠,永遠是進行時。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