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上海:“大虹橋”,未來何為?

馬作鵬
2023年03月06日11:07 |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小字號

兩年,“大虹橋”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

虹橋國際開放樞紐“一核兩帶”7000平方公裡全域生產總值從2020年的2.3萬億元增長到2022年的2.69萬億元,以佔三省一市不到2%的區域面積,貢獻了近10%的經濟總量……

3月1日,2023年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工作現場會在滬舉行,三省一市以及國家發改委的相關負責同志出席會議並講話。

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指出,虹橋國際開放樞紐是中央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我國對外開放戰略的組成部分。要把握大勢大局,進一步深化認識新征程上虹橋國際開放樞紐肩負的使命任務。

2023年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工作現場會。上觀新聞圖

2023年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工作現場會。上觀新聞圖

回望過去兩年,再轉向未來,我們不禁好奇:“大虹橋”,未來何為?

四大功能,無限可能

“大商務、大會展、大交通、大科創。”

2023年元旦剛過,上海市政府常務會議原則同意《上海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國土空間中近期規劃》,將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的核心功能做了新的提升。

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虹橋商務區管委會圖

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虹橋商務區管委會圖

這一提升即在鞏固提升原有“大交通”“大會展”“大商務”三大功能的基礎上,增加了“大科創”功能,以大科創賦能大交通、大會展、大商務,更好提升產業高度、增加要素密度、拓展開放深度。

核心功能的擴容提升,勢必帶來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據上海市副市長華源3月2日在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以來,商務區經濟連續兩年實現兩位數增長。2022年,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稅收收入398.71億元,同比增長15.2%﹔實到外商投資同比增長100%,吸引產業投資總額同比增長超60%。

數據層面看,“大虹橋”經濟連續兩年實現兩位數增長,但從創新策源、未來發展層面看,這四大功能的深度融合,給“大虹橋”的未來高質量發展埋下一個伏筆。

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管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鮑炳章介紹,“目前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創新濃度高,產業基礎好,集聚了大量企業研發中心、科研院所等創新資源。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市域部分范圍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87家,佔全市的比重達56.6%。”

2018年11月,第一屆進博會在國家會展中心舉行,國家貿易投資綜合展和企業商業展搭配虹橋國際經貿論壇在全世界矚目中亮相。

2022年第五屆進博會上,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在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論壇上表示,經過共同努力,虹橋國際開放樞紐“一核兩帶”標准已經初步形成,高標准化的國際商務區加快建設,貿易新平台初見雛形,交通樞紐不斷健全。

從地圖中一覽“大虹橋”,京滬、滬寧、滬杭等多條高鐵線匯聚,虹橋火車站、機場繁忙,這裡連接起長三角地區的資源稟賦,更進一步輻射至全國乃至全世界。

國家會展中心(上海)。上海發布圖

國家會展中心(上海)。上海發布圖

隨著進博會的落地,這個巨型會展的溢出效應也更加明顯。

與國展比鄰的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是在虹橋商務區全力支持下,由綠地集團打造的又一個進博會“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台。它集展覽展示、促進貿易、引導消費、引資孵化功能於一體,總面積達11萬平方米,自2018年11月運營以來,已吸引來自76個國家和地區的180家企業和組織入駐,在相關國家駐華使領館、國際商協會支持下開設國家館63個,引進進口商品9萬余款,其中進博會同款商品超過2萬款。

2023年年初,華住集團全球總部園區在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北虹橋片區開園。“在世界級商務區培育世界級偉大企業。”華住集團CEO金輝在接受上海市媒體採訪時說道。

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也公開表示,“大虹橋”通過體制機制的不斷優化,用制度高地、功能高地實現“虹吸”各類要素資源,讓各類經營主體都能“安居樂業”,讓全球人才近悅遠來。

發展,是個硬道理。

“四高五新”,聯動溢出

走出去,引進來。

正如《解放日報》3月1日頭版文字所說——“大虹橋”新藍圖,加速轉化為實景畫。

而這一實景畫正通過產業搭載平台,在長三角三省一市乃至國際范圍內吸收各種要素,最終匯集在“大虹橋”。

“一核兩帶”示意圖。虹橋商務區管委會圖

“一核兩帶”示意圖。虹橋商務區管委會圖

以交通為例:

虹橋綜合交通樞紐為核心的長三角主要城市群與國際交流更趨密切,空鐵聯運”產品已開通蘇浙皖大部分城市經上海前往國內各通航城市的雙向聯運,產品覆蓋全國樞紐城市41個、通達645個火車站點。

蘇州工業園區創新打造數字貨站,太倉港深化與上海港“滬太通”合作,嘉興港創新推出“全程轉關、一次辦理”模式,成功列入2022年國家物流樞紐、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名單。

合肥獲批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入選國家多式聯運示范工程。蕪湖長江LNG內河接收(轉運)站項目LNG加注站、LNG集裝箱碼頭投入使用。

滬蘇湖鐵路、通蘇嘉甬鐵路等一批跨區域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已實現開工。

虹橋樞紐。上海發布圖

虹橋樞紐。上海發布圖

“中歐班列——上海號”從“大虹橋”始發,實現中歐線、中俄線、中亞線三大主要線路全覆蓋,2022年累計開行53列、總貨值13億元。

以產城融合為例:

兩年間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全面推進功能完備、職住平衡、宜居宜業、治理高效的城市建設,“產城融合”效應進一步深化。

持永久居留身份証的外籍高層次人才創辦科技型企業政策實現落地。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九城市人才公共服務通辦專窗在蘇州揭牌,“長三角留學人員之家”在嘉興設立。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學院(海寧)、昆山杜克大學獲批全國首批國際合作教育樣板區。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內一批外籍學校自主面向全國招收外籍人員子女。中山醫院長三角相城醫院、瑞金醫院太倉分院和位於南湖的長三角國際醫學中心總醫院先后啟動建設,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安徽醫院落地開診。

上述種種,其實都聚焦於這片熱土“四高五新”的產業定位。“四高”即高能級的總部經濟、高端化服務經濟、高流量貿易經濟、高溢出會展經濟﹔“五新”即數字新經濟、低碳新能源、生命新科技、汽車新勢力、時尚新消費。

3月2日召開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人民網馬作鵬攝

3月2日召開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人民網馬作鵬攝

上海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阮青表示,兩年來商務區立足比較優勢、打造功能平台,加快發展“四高五新”產業,挂牌運作長三角民營企業總部集聚區和長三角民營企業總部服務中心,為長三角企業引進來、走出去提供服務和支撐。

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在上年高基數基礎上,2022年剔除留抵退稅因素后稅收收入比上年增長15.2%,外商投資實際到位金額增長1倍,進出口總額增長8.6%。全年累計吸引重點投資近1300億元,增長超60%。商務區累計吸引各類總部企業500余家。

時空距離的無線拉近,使得“大虹橋”成為引領帶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強效推手。

阮青介紹,最近一份研究報告顯示,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是近年來長三角跨城通勤量增長最明顯的片區之一,也顯示這個片區經濟活動密切,跨城通勤人員主要分布在“兩帶”上的蘇州昆山、太倉,嘉興平湖等地。“大虹橋”內部時空距離拉近,推動“兩帶”上各縣市區從之前的“接軌上海”進一步轉為“同城融入”。

長三角區域高速發展的新標杆和雙向開放的新地標,這一“大虹橋”的未來,正在成為現實。

(責編:艾宇韜、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