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文學如何擁抱城市?阿來、格非、麥家他們這麼說

人民網記者 郭揚
2023年04月11日11:23 |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小字號

一座城市與它的文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正如朱自清在浙江臨海寫下的《匆匆》,不僅描寫了江南小城的獨特風貌,也找到了屬於他的藝術之路、哲學思想之路,他的“剎那主義”就是在臨海提出的﹔沈從文在《邊城》中通過描繪湘西地區特有的風土人情,凸顯了他對人性善良和美好的向往……

作家們熱議“城市與文化”。人民網記者 郭揚攝

可以說,城市文學就像一種標記,映射了一座城市的價值觀和與眾不同的“溫度”。時值“朱自清文學周”,來自全國各地的作家們也對“城市與文學”展開了討論。

“城市的特色文學其實就是當地百姓的生活寫照。”在作家阿來看來,對於古代的百姓來說,城市是一個宏觀的概念,他們所能記錄的隻能是他們所見、所聞、所感的,“所以說,具有城市特點的文學事實上就是這個城市的風土人情。”

作家格非則就現代城市跟古代城市的區別作了分析。他說,在古代的中國,城市和城市之間是互相交通的,品味、品級上並沒有所謂的孰高孰低,相反,它的基本倫理全是由鄉村倫理來統一的。這種情況在中國持續了上千年。

位於浙江臨海紫陽街的朱自清紀念館。人民網記者 郭揚攝

“今天我來到臨海,看到了它的江南長城,這裡山與河之間的關系非常清晰,既有人對自然環境的需求,也有軍事、商業上的考慮,甚至有防洪上的考慮。”在格非看來,臨海雖然不大,但“五臟俱全”,且人與城市的關系也很親切,這也就釀出了城市的“左手人文氣息,右手煙火味道”的文化“味道”。

今天,中國的城市化進程越來越快,但也滋生出了一些對於外來者的排他性。

格非認為,大家在享受日新月異生活的同時,也可以抽出一點時間來重新思考,怎麼能讓人們心中對於中國傳統城市的理念回歸本源。

對作家麥家來說,當代大城市引力過度的問題已經顯現。所有人都向往著大城市,都想在大城市裡找到自己的前途。“甚至如我們這些有些小名氣的作家,也沒有離開大城市的勇氣。”麥家說,這其實是大家內心對現代性的一種偏狹隘的理解。

夜幕下的台州府城。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區供圖

“這種勇氣的喪失,其實體現了我們內心缺乏一種品質,這種品質可能屬於人的品質,也可能屬於知識文化的品質。”麥家說,獲取離開大城市的勇氣並不是那麼簡單的,因為“掙扎”的過程會留下來或是需要遺棄很多溫暖的東西。

麥家認為,創作者至少需要在一個時段嘗試獲得這種勇氣。如臨海這樣有深厚歷史文化積澱的城市有很多,在這裡生活會增加人的藝術創造力,也會給予創作者一定的從容和勇氣去寫作。

(責編:孫鵬、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