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不求“大”而求“特” 台州三門另辟“茶”徑展頭角

陳玲玲
2023年04月24日17:37 | 來源:台州日報
小字號

眼下,採茶、制茶進入高峰期,蔥蘢碧綠的茶山、手指翻飛的茶農、機聲隆隆的車間,匯聚成茶香四溢的協奏曲。

在東海之濱台州三門,全縣茶葉種植面積2萬余畝,產量520噸,產值6000萬元,是台州市茶葉生產優勢產業區。

在不久前舉辦的三門首屆茶文化節上,中國茶葉博物館一款館藏的三門“善樹白茶”拍出了16.3萬元的高價,極大提振了當地茶農的信心,也讓不少人好奇:在高手如雲的浙江茶屆,三門茶葉憑啥“出圈”?

當地給出的答案是:立足“小而美、精而特”,走生態化、差異化發展之路,闖出一片新天地。

底氣,來自“三大法寶”

“海山仙子國,鮮甜三門灣”,三門,青山綠水、藍天碧海,是全國氣候康養縣、國家生態縣。實際上,以小海鮮出名的三門,與茶葉也擁有1800多年的緣分。

4月20日,記者來到三門縣亭旁鎮大龍嶺茶葉基地,站在海拔500多米的大龍嶺主峰,駐足遠眺,浩瀚的東海近在眼前,俯瞰四周,一坡坡茶樹井然有序,清風拂過,茶香裊裊。

“好山好水出好茶。”三門縣農業農村局黨委委員、總農藝師俞明全感嘆道,“雲霧繚繞,雨水充沛,沒有污染,天然的生態環境提高了茶葉的質量,種植出來的茶葉富含氨基酸、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元素。”

無獨有偶,走進三門縣珠岙鎮香山村茶園基地,漫山蔥翠,茶葉飄香,沁人心脾。

如果說優越的生態環境是三門茶產業發展的“法寶”之一,那麼三門縣委縣政府的重視支持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加持,則是另兩大“法寶”。

2022年,三門縣出台系列促進茶產業提質增效的扶持政策,包括購機補貼、茶園改造補助、新種植補助、項目補助等。還積極整合資金,分別支持2000萬元建設三門縣龍翔谷福茶智慧生態茶園、支持748萬元建設山場片區共同富裕茶葉產業示范基地。

除了項目幫扶、政策扶持,三門縣還積極牽線搭橋,深化院地合作,為三門茶產業發展注入澎湃的科技力量。

2022年,三門縣政府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簽訂了為期5年的合作協議﹔2023年,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成果轉化示范基地和專家工作站落地三門﹔中國茶葉學會和浙江茶葉學會也在三門建立了茶葉專家服務站和產業服務站……今后,三門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將得到更有力的科技支持。

在政策“春雨”的澆灌下,三門茶產業拔節生長,雖屬小產區,卻擁有各類博覽會及評比獲獎商標6個。

特色,紅茶白茶“出圈”

三門茶葉品類涵蓋綠茶、紅茶、白茶三大茶類。名優茶逐步取代大宗茶,名優茶產量355噸,產值4300萬元。其中,紅茶、白茶等產品,產量13噸,佔3.7%。

佔比並不高的紅茶、白茶,卻在各自領域頻頻“出圈”,拍出高價的“善樹白茶”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說起“善樹白茶”,不得不說創始人胡善樹。67歲的胡善樹,是三門綠毫茶葉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與茶葉打了大半輩子的交道,也是三門最早研制紅茶、白茶的“茶痴”。

早在2007年,該合作社就與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浙江大學建立科研合作關系,歷時三年成功研發天然花香“太師峰”紅茶。

“我們以夏秋兩季鮮茶葉為原料,採用獨創的練青技術和扁形紅茶做形工藝,制成后茶葉條索緊致顯毫,色澤烏潤,湯色紅艷明亮,口感甜醇厚朴,還帶有濃郁的花果香。”胡善樹介紹。“太師峰”牌仙子紅茶獲“浙茶杯”金獎5次,獲得浙江名紅茶稱號。

2011年,胡善樹又潛心打造茶葉珍品——善樹白茶,以優質茶樹鮮葉為原料,經萎凋、干燥等工序精制而成。“太師峰”牌善樹白茶,2020年獲中國茶葉學會五星等級,2021年在全國茶葉質量評價中獲白茶類產品第一名,2022年被推選為中國茶葉博物館館藏茶樣。

4月13日,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榮譽會長、浙江省政協原主席周國富在三門調研時,稱贊善樹白茶乃“生態好茶”。不久前,浙江大學茶學系教授、浙江省茶葉學會副理事長、秘書長陸建良也表示,三門的紅茶和白茶在品質上獨樹一幟,非常有特色。

深耕,做足“茶文章”

“不愁賣,價格也很不錯。”在珠岙鎮香山村,村裡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幾畝茶園,茶葉成為增收致富的“金葉子”。

從“綠葉”到“金葉”,品牌效益至關重要。三門將全縣茶葉品牌進行整合,注冊茶葉公用品牌“丹邱山”,加強“丹邱山”茶系列產品的開發和推介。同時,對已獲得浙江省著名商標,國家、省、市名牌農產品等認定的,分別予以獎勵,實現公用品牌和企業品牌共贏。

如何持續挖掘這片“小葉子”的“含金量”?三門將統籌做好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文章,著重在茶葉精深加工、茶旅融合、品牌營銷、古茶園保護與開發等方面加大投入,做足“茶文章”,撬動“茶經濟”。

“賣鮮茶,時間短,價格低,效益不高。我們鼓勵開展茶葉精深加工,開發茶食品、茶保健品、茶食品添加劑等終端產品,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三門縣農業農村局局長舒軍告訴記者,下一步三門將瞄准抹茶新興市場,試水高端抹茶種植和加工,為三門茶產業再添“新成員”。

一芽二葉一抹香,一人一簍採茶忙,這是四月裡“龍翔谷”茶園的採茶景象。

以茶促旅,以旅帶茶。作為“浙江紅旗第一飄”的三門,近期還推出了紅色茶文化旅游線路,以茶香串點成線,讓游客感受三門的紅色文化和茶文化。如今,茶園綠了,游客來了,村民也忙了。

“下一步,我們將充分利用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浙江綠茶博覽會和浙江省農博會等展會,採用多種形式宣傳推介三門茶葉,進一步打響三門茶葉品牌。”舒軍說,此外,三門轄區內還留有5000多畝古茶園,后期將更好地保護、利用、開發古茶園這一珍貴歷史資源,讓密林中的古茶園成為三門茶產業發展最厚實的“家底”。

漫山疊新翠,阡陌茶飄香。以茶興業、因茶致富的故事,在三門大地,仍在續寫。

(責編:葉賓得、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