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黃岩官河水街:綻放煙火氣 點亮夜經濟

“五一”假期,台州黃岩官河水街以“人潮翻涌歡徹雲霄”的市井繁華,讓市民們不出遠門,盡享家門口的“詩和遠方”。
據悉,“五一”期間,佔地面積不到5000平方米的官河水街人流量達到50多萬人次,單日最高人流量突破10萬人次。不少市集攤主日均營業額過萬元,水街商戶創收比平時增長數倍。
煙火市集活躍商圈經濟
“五一”的官河水街以盛裝出場,喜迎八方賓客。永寧市集琳琅滿目,宋韻游戲花樣繁多,國風演繹淋漓盡致……不一樣的官河,盡享不一樣的玩法。
“活動圍繞‘官河入畫來,宋韻煙火集’這一主題,分宋韻市集、仙元宇宙、游園趣會、國風大賞四個部分進行,通過‘游、探、戲、觀’的形式,讓市民們沉浸式體驗家門口的這場國潮文旅活動。”此次活動的主辦方負責人陳品宇介紹,“現場打造了由46家市集攤位組成的一條宋朝街景,在商家的選擇上,我們前期走訪了很多店鋪,參考了各地的做法,並根據眾多網友的推薦,除了邀請水街裡的商戶參加以外,還邀請了一些黃岩老店、星級酒店和口碑店鋪參與,特別推出‘老黃岩味’‘口碑品’‘人氣款’等。”
市民們暢游集市,點一份熱氣騰騰的煙火美食,購一款玲瓏精致的文創手作,亦或體驗一下親手打磨的非遺手工,都充滿閑適和樂趣。“集市上吃的東西很多,還有音樂表演,商家的攤位設計都很有趣,氛圍感十足。”市民王玲燕一出家門就繞到了官河水街。她表示,假期外出旅游太過擁擠,在家門口逛逛集市就是她的“詩和遠方”。
在集市的傳統搗麻糍區域,更是人氣火爆。一對七旬老夫妻“一掄一搗一挪”配合默契,在一招一式中,香噴噴的黃岩傳統特色美食——烏飯麻糍就出爐了。糯嘰嘰的純手工烏飯麻糍詮釋了老一輩人對黃岩傳統美食文化的堅守和傳承,讓市民們吃出了濃濃的家鄉情懷。
大家的熱情,也讓商家賺得盆滿缽滿。“我們入駐水街有大半年了,從來沒有見過如此龐大的人流,真的在我們意料之外。這幾天,我們不斷增派人手,加班加點,賺得也是比平時多好幾倍呢。”官河水街一家店鋪老板說。
古今交融點亮官河夜宴
挂福牌、官河夜宴舞、說書等,夜晚的水街活動豐富多彩。許多帶著孩子的市民在參加完投壺、禮射、蹴鞠等宋代傳統民間游樂活動后,便開始守候必打卡項目——國家級非遺打鐵花。
當表演者將鐵水輕輕拋起,再用板子奮力一擊,耀眼的鐵水便在空中瞬間綻放,鐵花的絢爛與幽深的夜空形成鮮明對比,上演了一場極致浪漫的光影盛宴。“第一次在現場看打鐵花,場面非常震撼。”市民王先生邊說邊豎起了大拇指。
而官河水街還蘊藏著另一個“神秘武器”,其實,官河水街是一條用AR技術打造的元宇宙商業街區。在這裡,游客們隻要通過手機掃一掃二維碼,水街建筑便與如夢似幻的虛擬街景交融,令人恍惚間進入了另一個世界,時空在此交錯折疊。
官河變遷訴說黃城幸福
這幾天,一直在外打拼的黃岩老鄉張林志在游玩了官河水街之后,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讓妻子回家鄉發展。“家鄉變化很大,發展的環境也很好,這次先讓妻子回來,如果發展得好的話,我也會回來,畢竟故鄉才是我們的根。”張林志說。
“過去,這裡不叫官河水街,我們就叫南官河,沿河房屋破舊,周邊有較多工業小作坊,到處可見一些油膩的鐵渣子,環境‘臟亂差’。現在的變化真的是天翻地覆。”說起這裡的變化,在這一帶居住了幾十年的王阿婆一臉幸福。
2019年,黃岩區推進官河古道工程建設,助推城市有機更新。這項工程利用黃岩區“一江三河”的自然條件,貫通慢行綠環,推進綠道聯通,重新打通河道淤塞的護城河,以“一江三河”天然水系圍成的心形區域為基礎,依托老城區沿河綠地,串聯文化古跡,打造全程通行的慢行綠環,為市民、游客提供都市慢生活、體驗城市生態與文化的新去處。
多方努力下,2023年年初,黃岩官河古道全線貫通。
“‘連線成片、水清可觀、岸綠可游、街繁可貿’是黃岩區委區政府建設官河古道的理念,官河水街作為官河古道的重要節點,承載著傳頌古今、街繁可貿、文化繁榮的使命,我們將以此次活動為牽引,不斷豐富這條水街的人文元素和商業氛圍,打造城市核心商圈、黃岩宋韻標識圈,充分展現新時代官河水街的生機和活力。”陳品宇表示。(朱幼萍、俞安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