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迎來鄉村“無線”好風光

嘉興建立農村管線序化全周期管理機制

蔡舒安、劉文豐、蔡沈平
2025年01月06日08:28 | 來源:嘉興日報
小字號

“這幾根廢棄多年的電線杆太難看了。”眼看著周邊環境越變越好,田裡的廢棄電杆成了嘉興平湖市新倉鎮杉青港村村民的“心病”。好在農村管線序化工作的開展,拔掉了村民的“眼中釘”。

2024年,浙江省全面實施和美鄉村三大行動,包括農房改造、管線序化、村道提升等。作為持續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和風貌品質的具體舉措,農村管線序化工作一直是老百姓關注的焦點。此前,嘉興各地已經在探索農村管線序化工作,作為2024年度浙江和美鄉村三大行動試點縣(市、區)之一,平湖市率先推進管線序化工作。

前些年通過開展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老舊小區改造,平湖基本解決了城鎮杆線問題。平湖市建設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農村杆線涉及面更廣,管線序化實施難度高、資金需求大,其中不僅有多個部門的協調問題,還涉及歷史遺留問題、權屬劃定等,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

早在2021年,平湖就開始謀劃管線序化工作,於2022年底出台《平湖市農村杆線整治行動方案(2023—2025年)》和《平湖市農村杆線整治長效管理辦法》,計劃通過三年時間,對72個行政村開展杆線整治專項行動。

杉青港村已經完成了農村管線序化整治工作。“我們按照誰家產權誰負責拔除的原則,拔除廢棄杆以及重復杆。把電信、移動、聯通、廣電4家運營商的線路進行了合杆﹔對入戶線纜進行盤整,各類箱體實現‘上改下’……”新倉鎮相關負責人介紹。

近年來,平湖市建立“源頭管控+過程監管+巡查維護”的全周期管理機制,探索出了存量治理、增量管控的整治經驗。通過實行共管共治,平湖全市域整體推進農村管線序化工作,定期晾晒工作進度,協調解決農村管線序化工作中的困難問題。截至2024年底,平湖市管線序化已完成或進入掃尾階段的有54個行政村,整體形象進度完成率達98.97%。

管線序化工作不僅關乎鄉村“面子”問題,也是消除安全隱患、預留通信資源的手段之一。在推進中,嘉興結合農房改造行動、美麗宜居村庄建設、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等工作,強化項目、資金、政策綜合利用,提升整治實效。平湖市新埭鎮星光村就將農房改造與管線序化工作相結合,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和群眾影響最小化。

電線杆上拉出的電線屬於不同的運營單位,整治時怎麼劃分職責和管理?“各片區牽頭,移動、聯通、電信、廣電幾家單位,各自按照比例承擔金額和職責……”近日,嘉興市通發辦在平湖移動公司召開平湖農村管線序化長效共維管理方案討論會議,建立基於“通信基礎設施共維平台”的共維機制和流程,各通信管線單位根據會議劃分農村管線序化的責任區塊,落實管理責任。“工作人員在巡檢中發現的問題,可以掃描電線杆上的二維碼上報到共維平台,並派發工單交給責任單位處理,有效推進共維落地。”嘉興市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平台正從平湖逐步推廣至嘉興全域。

加大整治力度,更要落實長效管理。通過成立農村管線序化工作小組,發揮共維平台的數字化手段,嘉興建立起農村管線序化長效共維管理機制,確保管線序化持久有效。道路邊的“光杆司令”不見了,田野上空的“蜘蛛網”去除了,老百姓迎來了“無線”好風光。

接下來,嘉興將堅持因地制宜,開展以“清廢杆、清廢線、多杆合一、多箱合一”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管線序化工作﹔堅持“一村一案”,緊扣“線、杆、箱”三個整治對象,運用“留、拆、合、改”四種處置方式,合理制定“一村一策”實施方案﹔堅持長效管理,及時制定管線序化長效管理辦法,規范審批流程,做好常態化監督管理工作。

(責編:艾宇韜、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