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推進高水平城鄉融合發展
嘉興打造縮小“三大差距”新高地

1月5日上午,在嘉興海寧市長安鎮天明村農創客李正平的花卉基地裡,蠟封朱頂紅、水培郁金香等年宵花映射出一片“紅紅火火”的景象——前台直播間裡忙展示,后台倉庫運輸打包忙,合奏出花開共富曲。
這兩天,嘉興市嘉善縣干窯鎮長生村的歡樂羊村熱鬧非凡,項目2022年開園以來,已累計接待游客20萬余人次,實現經營性收入超732萬元,在為當地村民提供家門口就業崗位的同時,增加村民收入100萬元。
雖然時值冬日,但眼下嘉興的鄉村,正是一派紅火景象。
在近日浙江省農業農村廳公布的2024年縣域10億元以上“土特產”全產業鏈名單中,嘉興包括花卉產業在內的12條全產業鏈上榜。
2024年度浙江農業之最紀錄中,全省共產生25項紀錄,其中嘉興產生6項,數量居全省第2。
一項又一項榮譽桂冠,印証了嘉興農業產業的持續興旺。同時,不斷完善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促進了城鄉要素流動更加便捷暢通,繪就了嘉禾大地城鄉居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美麗圖景。
人才振興產業興
1月5日中午11點多,錢塘江邊暖陽下,海寧市丁橋鎮海潮村熱鬧非凡。這裡一座白色連體建筑最近憑借寥寥幾張照片迅速走紅社交網絡,引得文藝青年紛至沓來。這是該村投資2500萬元打造的“深藍潮計劃”農文旅融合新項目孤獨禮堂。
“以前旅行總喜歡出遠門,這兩年家附近也多了好多值得打卡的地方,咱們家鄉的鄉村更美了!”1月5日下午,在孤獨禮堂咖啡館裡,嘉興市民小吳正和朋友聊著天。這個周末她慕名而來,她說,和朋友在這樣愜意的鄉村環境裡待一整個下午也不會覺得無聊。
“這是我們村的共富項目,一方面促進了周邊居民就業,拉動了村集體經濟增長﹔另一方面也把大學生吸引回了鄉村,這些‘新鮮血液’的加入,有利於‘三支隊伍’建設。”海潮村黨委書記錢鋒笑著告訴記者,后續將發揮好村咖的“富民”作用,著眼於農民增收,推出契合度更高的合作項目。
孤獨禮堂的走紅,是這兩年嘉興美麗經濟結出累累碩果中的一顆。嘉興市農業農村局的數據顯示,2024年,嘉興聚焦農產品精深加工、現代種業、農文旅融合等領域,大力開展農業招商引資,全年簽約500萬元以上項目165個(其中億元項目30個),投資金額75.3億元,當年度可實現農業產值9.2億元。
豐富的鄉村業態,成為“筑巢引鳳來”的優良基礎。“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核心密碼,也是吸引鄉村人才回流的基礎,並最終達成人才、產業相輔相成發展的良性循環。”在嘉興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看來,正是有了產業的長足發展和人才的鼎力支撐,嘉興城鄉融合發展的步伐更勁,城鄉差距逐步縮小。
2024年,位於嘉善縣西塘鎮紅菱村的人才梯田總部成為嘉興首家、全省第二家大疆無人機慧飛培訓點。“我們今后將為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各地培育農業經理人、行業植保操作手,並提供一試雙証的培訓考試。”浙江浙農飛防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劍軍告訴記者,低空經濟不僅為推動農業數字化轉型注入強勁動力,更成為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切入點。而今,這一模式也正在為嘉興及周邊地區的鄉村輸送更多農業專技人才。
據悉,2024年,嘉興聚焦鄉村人才引、育、用、留、管等關鍵環節,制定出台了《現代“新農人”培育行動實施方案》,全年度累計新培育“新農人”2.57萬人、農創客1531人。未來,嘉興將全鏈條培育一支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現代“新農人”隊伍,激發農業新質生產力,在打響“農創嘉鄉”品牌的同時,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人才支撐。
村強民富幸福來
“我們村啊,每年分紅的數額都在增加,福利也越來越好了,生活在這裡真的太幸福了!”發出這聲感慨的是嘉善縣惠民街道優家村村民孫文珍。2025年1月1日,新年第一天,孫文珍就收到了村裡的分紅存單。據悉,優家村共有1615名股東參與分紅,每股2000元。
以孫家珍所在的該村5社為例,根據家中股東人數的不同,每戶家庭領取的存單金額也不同,從2000元到16000元不等。當天優家村總計發放323萬元分紅款。
“我們村從2005年村集體經濟組織改制以來,每年都會為村民股東發放分紅,這次已經是第20次分紅。”優家村黨總支書記戚劍瓊笑著告訴記者,因為村集體收入的增加,這次分紅每股金額比2023年度增加了100元。記者了解到,20多年來,優家村通過入股惠民街道抱團項目等多種形式,不斷壯大集體經濟,2024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約1800萬元。
優家村強村富民共同富裕的例子,在嘉興還能找出許多。這兩天,海寧市馬橋街道馬橋村黨委書記馬國興正忙著新建商鋪的招租工作。“即將招租的這一批商鋪,一共有44間,是為我們馬橋村正在建設的新村點配套的,也是我們村新增的經營性資產。”馬國興笑言。
2023年,馬橋村乘著海寧市第八輪“強村富民”計劃市級“飛地抱團”項目的東風,投入近1000萬元。2024年該村分到經營性收入約80萬元。2025年,馬橋村對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提出了更高目標,要開工建設標准廠房,新項目位於馬橋街道教育路和新民路交叉口,建筑面積15240平方米,建成后預計每年能為村集體再增收250萬元。
“近年來,我們通過支持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抱團、壯大經營性資產、強村扶持弱村等各類舉措拓寬增收路徑,進一步增強村級集體經濟造血功能,讓村民致富路越走越寬。”嘉興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嘉興持續深化強村富民鄉村集成改革,制定出台《關於加強閑置宅基地和閑置農房盤活利用的指導意見》,新增盤活閑置農房3497宗﹔大力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規范提升強村公司、飛地抱團項目,4個案例入選浙江省強村公司“36計”。
城鄉居民共享發展成果
產業興旺是高質量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核心密碼。據了解,2024年,嘉興糧食播種面積達到233萬畝,產量達100.6萬噸,糧食播種面積及總產量連續19年列浙江省首位。在扎牢“米袋子”的同時,嘉興還大力推進種業振興,攥緊農業芯片在秀洲區打造長三角“種業硅谷”,不斷推動嘉興農業產業向現代化、設施化邁進。
人才歸鄉聚攏了嘉興鄉村發展的“人氣”,未來,嘉興將緊緊圍繞人這一核心要素,堅持農民進城和青年入鄉“兩手抓”,優化青年入鄉政策體系,大力培育現代“新農人”。與此同時,因地制宜推廣“藍領公寓”“新鄉鄰公寓”“鄉村康養社區”等多種模式,盤活鄉村閑置資源﹔確保永久基本農田總量不變的基礎上,推動建設用地和一般農田空間優化集聚﹔推進鄉村共富市集建設,鼓勵農民多種形式靈活就業﹔推廣“飛地抱團+”等共富聯合體模式,確保低收入農戶增收,並通過多種方式實現“擴中提低”,拓寬新型集體經濟發展路徑。
嘉興市委副秘書長、市農業農村局黨委書記郭真表示,嘉興將堅持以“千萬工程”為牽引,深化拓展美麗鄉村、美麗經濟、美好生活“三美共進”新通道,加快縮小“三大差距”,持續推進高水平城鄉融合發展。具體來說,嘉興將做優村庄規劃布局、做強鄉村基礎設施、做精農村人居環境,扮靚美麗鄉村,繪就縮小“三大差距”新圖景﹔聚力改革賦能、產業提質、村強民富,點燃美麗經濟,激活縮小“三大差距”新動能﹔促進要素流動更加便捷暢通、公共服務更加可感可及、基層治理更加精准高效,構筑美好生活,打造縮小“三大差距”新高地,持續推進高水平城鄉融合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