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更多优秀原创作品滋养儿童心灵
核心阅读
当代儿童文学创作同样显示对现实主义的高度关注。近年来,书写中国童年、讲述中国故事的现实主义创作成为儿童文学主旋律
使命意识是当代儿童文学创作的鲜明特征。基于爱童之心焕发的文学使命,当代儿童文学作品大多潜移默化地引领儿童更深入地认识自我与人生
当代儿童文学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朝向传统的文学开掘,凸显当代儿童文学独特的文学优势、美感与韵味
中国现代意义的儿童文学发端至今已逾百年。历经上世纪前期儿童文学运动、新中国成立之初茁壮成长、改革开放初期蓬勃兴盛,当今中国儿童文学进入又一个黄金发展期。伴随儿童观的日益成熟、儿童教育的文化需求与巨大的市场推力,儿童文学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备受关注的领域。
从量到质,展现多维创作活力
新世纪以来,中国儿童文学在出版推动下呈井喷式发展,走向注重文学品质与艺术特色的发展阶段,多维艺术探索不断深入。
首先是创作数量持续增长。据《中国出版年鉴》数据,2000年全国年出版童书7004种(其中初版新书4275种);2010年较2007年翻倍,年出版数达19794种(其中初版12640种),童书成为出版产业最具活力版块,年增长率保持两位数,儿童文学读物成为童书中最具活力类别;2016年较2010年再翻倍,年出版数增至43639种,仅儿童文学类就达19288种(其中初版11412种)。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童书出版大国和儿童文学创作大国。
与之相应,儿童文学创作潜力极大激发。当代儿童文学以开放姿态发掘各领域创作资源,多股创作力量不断汇聚。儿童文学领域呈现四代作家共谋创作的繁荣局面:新中国成立初期投身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家,如圣野、任溶溶、金波等均已八九十岁高龄,仍屡有新作问世;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启创作的作家如曹文轩、张之路、秦文君等,不断推出有标杆意义的新作;以汤素兰、徐鲁、彭学军等为代表的作家成长于世纪之交,成熟于儿童文学市场繁荣时期,呈现鲜明独特创作风格;一些在丰富中外儿童文学滋养下成长的80后、90后、00后,以开阔阅读视野与鲜明文学个性为儿童文学创作注入鲜活力量。非儿童文学作家跨界创作,是新世纪重要文学趋势之一。张炜、叶广芩、赵丽宏、杨志军等知名作家先后推出儿童文学作品,推动儿童文学艺术样貌不断丰富。
创作数量增长与创作力量壮大带动创作质量提升。历经多年市场洗礼与文化沉淀,儿童文学原创着力点显著转变,专注于精耕细作的作家日渐增多。曹文轩2016年获得国际安徒生奖,标志中国当代儿童文学水准在世界范围被认可,也为中国原创儿童文学树立信心。作家们有意识摆脱题材惯性,尝试技法创新与边界拓展,立意出新之作显著增多。如刘海栖的《有鸽子的夏天》以口语化方式本色行文,董宏猷的《牧歌》以意识流动中的听觉记忆描摹时代变迁,史雷的《将军胡同》将京味小说风格融入儿童文学创作,陆梅的《无尽夏》尝试“小径分叉的花园”般的开放叙事,等等。
关注现实,成为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创作主流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创作始终以理性儿童文学观为主流,明确儿童本位立场,规避程式化思维,充分尊重儿童读者。
现实主义是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主流,同样是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创作主流。现代儿童文学发端期,叶圣陶、张天翼等先驱奠定了中国现代童话高度关注现实的文学传统。当代儿童文学创作同样显示对现实主义的高度关注。近年来,书写中国童年、讲述中国故事的现实主义创作成为儿童文学主旋律。其中,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大量涌现,如曹文轩的《火印》、黄蓓佳的《童眸》、张之路的《吉祥时光》、孟宪明的《三十六声枪响》、常新港的《寒风暖鸽》、殷健灵的《1937·少年夏之秋》、左昡的《纸飞机》等,多角度讲述革命历史故事,彰显人性温度与童心光辉。关注当下中国儿童现实生活的校园题材、都市题材等跳出原有模式,增加富有质感与个性的成长书写。童话领域,汤素兰的《犇向绿心》等作品尝试“童话小说”的文体形式,借助灵动童话幻想承载现实与人文之思。
使命意识是当代儿童文学创作的鲜明特征。基于爱童之心焕发的文学使命,当代儿童文学作品大多潜移默化地引领儿童更深入地认识自我与人生。近年来,多部作品聚焦和平年代的军人、各行各业的英雄,如裘山山的《雪山上的达娃》、韩青辰的《因为爸爸》、吴洲星的《等你回家》、于潇湉的《深蓝色的七千米》等,以富有质感的细节展现无私奉献精神,呈现奋进的、有信念的人生状态。理想主义情怀与饱满情感温度是当代儿童文学作品的精神底色,作为儿童成长良师益友的优秀作品显示出持久生命力。
中国韵味,传达童年共通之美
当代儿童文学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朝向传统的文学开掘,凸显当代儿童文学独特的文学优势、美感与韵味。身处五千年文明古国,无数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文学典籍都构成中国儿童文学的创作源头。近年来,儿童文学作家有意识开启儿童文学创作资源与美学韵味的寻根之旅,多部具标志意义的作品面世。张炜的《寻找鱼王》讲述具有民间传说韵味的传奇故事,周静的《天女》从《山海经》中汲取丰沛幻想资源,李秋沅的《天青》营造具有传统诗学韵味的古典意境。图画书领域,取材于传统故事的《花木兰》等,展现本土原创图画书独特文化韵味。从瑰丽的上古神话、志怪小说、民间传奇中汲取灵感与资源的中国式幻想,再现的传统文学原型,重寻的古典意境之美,为儿童读者带来新异又扎根本土的阅读体验,同时开拓出具有本民族美学特质的儿童文学新路。
当代儿童文学倾情记录中国式童年时代变迁。大量现实题材儿童文学创作直面当下、介入生活,体现儿童文学与时代、与童年的紧密关联。秦文君的《云三彩》、宗介华的《大槐树下》、陶耘的《梦想天空》、周敏的《沙海小球王》、刷刷的《八十一棵许愿树》等作品讲述支教、扶贫中的感人故事,关注城镇化进程中的不同群体,与城乡儿童生活轨迹自然咬合,在儿童可感知的视角下,生动记录当代中国与中国式童年的时代变迁。还有多部作品在书写童年的同时,着力凸显乡土气息、民族特色、地域风情,呈现丰富多彩的文化样貌,彭学军取材江西瓷都的《黑指》、邓湘子取材湘西南侗寨的《像蝉一样歌唱》等,既承载以文学记录时代童年的使命,也参与当代中国的形象建构。
当代儿童文学充分参与童心的国际交流。中国童书业通过国际儿童读物联盟、博洛尼亚童书展等平台,积极促成中国儿童文学多种形式的世界“对话”。中外作家、插画家共同创作儿童文学的尝试日益增多;儿童文学版权贸易空前活跃,原创儿童文学作品版权输出明显上升,成为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重要力量。杨志军的儿童小说《巴颜喀拉山的孩子》,余丽琼、朱成梁的图画书《团圆》等,既具有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韵味,又展现共通的人类情感。这些优秀作品对世界儿童读者的吸引力日渐提升,中国儿童文学已经成为世界儿童文学的重要组成。
朝向经典的写作态度,形塑儿童精神的文化使命,自觉的创新意识,壮大的创作力量,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使得中国原创儿童文学迎来繁荣发展时代。与此同时,新时代儿童不断开阔的文化视野和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对当代儿童文学创作提出更高要求。新时代中国原创儿童文学当不断检视创作水准,推动有效阅读传播,发挥理论研究与批评的作用,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塑造生动形象,迎来更大发展。
(作者单位:太原师范学院)
《 人民日报 》( 2020年02月28日 20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