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今日热点

嘉兴“无废城市”建设指标已完成92.7%

力争9月份完成省级首批“无废城市”申报

姜晓丽
2021年08月28日09:11 | 来源:嘉兴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我市“无废城市”建设指标已完成92.7%

昨天(8月27日),嘉兴召开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新闻通报会,通报了嘉兴“无废城市”建设的最新情况。嘉兴市“无废城市”建设指标共50项(小项55项),目前55小项建设指标中已完成51项,占92.7%。

什么是“无废城市”?就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据介绍,“无废城市”并不是没有固体废物产生,也不意味着固体废物能完全资源化利用,而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旨在最终实现整个城市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小、资源化利用充分、处置安全的目标,需要长期探索与实践。

那么,嘉兴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嘉兴注重高效率抓动员部署压实责任。印发《嘉兴市全域“无废城市”建设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明确任务内容和责任部门,将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建立“无废城市”建设定期调度制度、工作联络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对设置的129项任务落实专人负责,月调度、月通报、季督查,实时掌握工作进度,倒逼各地比学赶超。进一步细化任务分工,建立“无废城市”制度体系、市场体系、技术体系,配套目标、任务、项目、责任“四张清单”,明确牵头部门的建设任务和监管责任,确保各项措施落实落细。

另一方面,嘉兴注重高标准抓工作推进加强实效。截至目前,46个固废补缺口项目已全部建成,新增固废处置能力587.7万吨/年,处置规模较建设前增加3倍,有效提升了全市固体废物处置能力。全力推动“五废共治”46个项目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运行。目前,规划的7个小微平台已全部建成,实现了收运区域全覆盖(全覆盖速率排全省前三),4000多家小微企业已纳入统一收运范围。

与此同时,嘉兴高强度抓排查执法严格监管。全面开展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曝光、大整治”三大行动,截至目前,共计出动120万余人次,排查整治突出生态环境问题183370个。在全省率先建立“一般工业固废信息化监控系统”,对固废处置异常情况提前预警,实现对一般工业固废产生、运输、处置进行全过程信息化监管,目前已有1万余家企业被纳入信息化监管系统,自动识别预警20万余次。

“今年嘉兴还启动了‘无废细胞’‘无废载体’建设,全面开展12个类型的‘无废细胞’建设,其中嘉善西塘‘无废景区’、海宁市马桥街道新塘村‘柴砖银行’模式入选全省‘无废城市’巡礼典型案例。”嘉兴市生态创建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嘉兴将强化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力度,践行生态理念、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推动源头减量、提升建筑垃圾末端处置利用能力,构建智慧监管、确保医疗废物全面安全处置,建设美丽乡村、构建农业废弃物回收与利用体系,聚焦空气质量、全面完成臭气废气整治,拉高建设标杆、集中攻坚“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七大任务,完成嘉兴“无废城市”建设目标,形成具有嘉兴特色的“无废城市”建设模式,争取在今年9月成功完成省级首批“无废城市”的申报。

(责编:郭扬、张丽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