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宁波:点亮“红色星辰”,让英烈精神更好传承

王佳、李少锋、陈曦希
2021年09月30日08:52 | 来源:宁波日报
小字号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

  在宁波这片红色的热土上,不断有革命志士为救民族于危亡、图国家于强盛,前仆后继,舍生赴死。

  来自宁波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统计,宁波有登记在册烈士3249名。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作为一座城市的集体记忆,遍布四明大地的烈士纪念设施,犹如一盏盏心路明灯。保护好,传承好,让每一处烈士纪念设施都成为一支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宁波在努力。

  1947处“红色基因库”摸底校核

  烈士纪念设施是重要的红色资源、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格外珍惜、倍加爱护、倾力维护。

  从今年6月1日起,宁波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全市范围部署开展烈士纪念设施校核工作,此次校核时间跨度长、范围覆盖广,涉及全市10个区县(市)、4个功能区。

  市、县、镇、村四级联动,对辖区内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和烈士陵园(含集中安葬墓区)、烈士墓、烈士骨灰堂、烈士英名墙、纪念堂、纪念馆、纪念碑、纪念亭、纪念塔、纪念祠、纪念塑像、纪念广场等13类烈士纪念设施进行全面摸排。

  经过3个月的数据核对、审核、确认,宁波现有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5个、烈士纪念设施1947处,其中烈士陵园(集中安葬地)25处、陵园内烈士纪念设施1559处、陵园外363处。

  “烈士纪念设施数据是准确掌握设施情况、据实测算补助经费、科学决策部署工作的基本依据,是提升宁波烈士纪念设施管护水平、营造尊崇烈士浓厚氛围的重要举措。”宁波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校核为依据,加快建立宁波内容翔实、精准实用的烈士纪念设施数据库。

  用心用情守护“革命红”

  在国务院公布的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中,宁波樟村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宁波余姚梁弄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名列其中。这与两处纪念设施的历史、传承有关,也和宁波持续推进革命纪念设施修建维护有关。

  1951年,宁波第一个大型烈士纪念设施——宁波樟村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动工兴建,拉开了宁波烈士纪念设施建设的序幕。此后数十年,宁波通过政府和民间渠道,兴建各类烈士纪念设施,在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设施规模、展陈质量都有了长足进展。

  今年,宁波聚焦县级及以下烈士纪念设施,实施保护专项行动和设施整修工程。宁波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市检察院联合组建专项行动督查组,核查宁波各地县级及以下烈士纪念设施和散葬烈士墓管理保护情况,对设施管护权责是否明确、设施修缮维护是否覆盖等事项进行重点督查。

  同时,根据国家和省统一部署,宁波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全市范围推进烈士纪念设施整修工程。按照“应迁尽迁、集中管护”的原则,重点开展零散烈士墓集中迁移保护和县级及以下英雄烈士纪念设施内烈士墓的整修,做好烈士墓主体建筑的维修,以及烈士墓周边道路、绿化、养护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维护,并同步实施县级及以下烈士纪念设施内主体建筑的整修和烈士纪念堂馆的改陈布展。

  “确保在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迁移、修缮等工作。”据宁波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建立健全保护管理长效机制的同时,大力提升烈士纪念设施的红色教育功能,营造崇尚英烈、学习英烈的浓厚氛围。

  纪念与缅怀 烈士精神代代相承

  在宁波宁海县强蛟镇峡山村,代代相承,守护无名烈士,守护的不仅是墓地,也守护住了烈士精神。

  今年清明,宁海“无名烈士亲人团”正式成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志愿者、退役军人、少先队员、教师以及机关干部等近千名来自社会各界的人士,志愿为埋葬在宁海这片土地上的无名烈士当“亲人”,逢年过节献上花圈,追思缅怀。

  为了让人们对烈士纪念设施“知其来”,今年3月,宁波樟村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成立宣讲团,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讲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其中,在庄严肃穆的革命烈士纪念塔前,已有170余批次、4.6万人聆听了英烈故事。

  能够成为宁波樟村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首批“小小少年”(“小红缨”)义务讲解志愿服务队的一员,宁波章水镇中心小学学生周雨婷引以为豪。现场的学习和实践,让她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家乡的党史、革命史。

  烈士功勋彪炳史册,烈士精神永垂不朽。铭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路,照亮未来前行的道路。在烈士精神的激励下,向更加美好的未来进发。

(责编:叶宾得、康梦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