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浙水安澜的“红色堤坝”

2021年汛期,浙江省水利厅以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安全指数”,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浙江大地筑起一道道坚实的“红色堤坝”。
高位部署 上下同欲
姚江、苕溪、浦阳江、运河发生流域性大洪水……一个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见证了浙江防汛防台的强大合力。
今年,浙江省水利厅围绕“安全度汛”关键词,切实履行水情监测预报预警、水工程调度、抢险技术支撑三大职责,坚持全过程管控,严格落实“四预”措施,用工作的确定性应对汛情的不确定性,千方百计降低灾害损失。
据统计,浙江省共出动6.33万人次全面开展汛前大检查,覆盖工程4.28万处(点),发现并整改问题和隐患1423处;1.18万处(点)水利设施主汛期前全部完成修复或落实安全度汛措施;1200名防汛抢险和洪水调度专家、2.38亿元防汛抢险物资严阵以待。
今年汛期,浙江省水利厅共启动或调整提升应急响应24次,最长响应持续时间多达15天。同时,浙江各级水利部门重点加强水利工程安全监管,特别是防御梅雨、台风期间,严格落实151座病险水库空库或限蓄措施,并加密开展水库、山塘、堤防、在建水利工程风险研判,动态下发风险提示单32期,将险情消除于萌芽。
集群作战 调度有方
“预计36小时后,浦阳江下游湄池站将接近历史最高水位。”7月,受持续降雨和天文大潮影响,一条水文洪水预报信息,迅速引起了调度专家们的注意。
诸暨市迅速组织力量,在浦阳江上游石壁水库、陈蔡水库、安华水库开展错峰调度,发挥错峰削峰作用,累计拦洪6300万方,为下游有序应对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梅雨期强降雨的“持久战”、台风“烟花”的风雨潮洪“四碰头”考验、局地短历时强降雨频繁……一份份精准预报预警为专家把脉江河、精算“水帐”提供了技术支撑,“抢”出了提前量;一个个高标准、关键性的治水重器先后建成投用,在“排兵布阵”中得以见真章。
在应对“烟花”台风带来的超历史过程雨量的考验中,姚江上游西排工程跨流域强排曹娥江水量3530万方,减少余姚断面10.7%的来水量;慈江闸站、化子闸泵站、澥浦闸站等3座大型排涝泵站梯级抽排,打通了24小时持续向东行洪的“高速水路”;结合调度四明湖水库全力拦洪4500万方,削峰率达99.8%,有效降低约30厘米水位。
此外,杭嘉湖南排工程、鳌江干流治理水头段防洪工程、临海大田平原排涝一期工程、缙云潜明水库等一批新建成的浙江省百项千亿防洪排涝工程,也在今年汛期扛起了防御风险的大梁。
据统计,今年汛期,浙江大中型水库累计预泄33.82亿立方米,拦蓄146.09亿立方米,沿海平原河网累计排水86.37亿立方米,有效保证了汛情总体平稳可控。
“预”字当先 防御有“数”
今年,在台风“烟花”的考验中,宁波慈溪市借助水利部门新建成的“数字水利一张图”全景管控平台,将灾情损失减少了九成,总经济损失大幅减少至1.9亿元。
“我们通过融合水利、气象、自然资源等部门数据,推动慈溪各河道、水系形成‘一张网’,拦蓄、排涝的水利工程形成‘一盘棋’,全市域、跨水系防汛防台一体化的调度形成‘一张图’,累计排涝1.71亿立方米,确保汛情基本平稳。”慈溪市水利局有关负责人说。
6月28日,台州临海市东塍镇岭根暴雨突至,触发山洪灾害防御数字化应用“立即转移”的雨量预警阈值,危险区内的村级责任人随即收到预警短信;7月24日,浙江省水利厅向诸暨市发送未来24小时山洪灾害预报预警,当地抢在山洪暴发前,第一时间转移2647人……今年汛期,众多应用都已接入浙江省防洪减灾数字化平台,形成一个整合多部门信息数据的“智慧大脑”和一张贯通省市县15万政务用户的“智联网络”,推动水旱灾害防御从被动向主动、从灾后救助向灾前预防转变。
闻“汛”而动 安澜有我
洪涝台旱灾害防御的全面胜利背后,是1.7万名浙江水利人合力筑起浙水安澜的坚强“堡垒”。
逆行风雨的浙江省水利防汛机动抢险总队,是积涝险情中的“最美身影”。70余名抢险队员、9辆大型排涝泵车,在汛期完成了23个抢险点的抢险支援,累计排水超43万方。
6月30日以来,新一轮梅雨强降雨对浙西南地区开展了连续三天的“集中攻势”。7月2日1时,衢州站出现第二次洪峰水位超警戒水位2.31米,实测洪峰流量6870立方米/秒,为1998年以来最大流量。
“最大程度把预报时间缩减到最短、把专题预报做到最细、把预报预警做到最精准。”得益于衢州市水文勘测人员连续17个小时的一线测流和多轮洪水预报发布,当地水文部门精准预报了洪峰时间和水位,为上下游防洪调度提供了技术支撑,确保应对平稳有序。
水库山塘安全始终是全省水利防汛安全的“压舱石”“风向标”,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安全屏障。今年汛期,全省水利部门累计出动28.52万人次,检查18.01万处次水利工程,对检查发现的风险隐患实行清单化闭环管理,确保水库不漫坝、不垮坝。(徐鹤群、葛芳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