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林水质安监“铁军”严把质量安全关 只为百姓喝上一口好水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群山环绕间的杭州市淳安县千岛湖镇金竹牌村,开阔的湖面下,源源不断的纯净千岛湖水,通过地下隧洞自这里一路向东,穿越山林、跨过河流,历经113公里的长途奔袭,通过闲林水库分水井及沿途水厂流入杭州千家万户,杭州市民喝上了“有点甜”的“农夫山泉”。
千岛湖配水工程全景图。吴国方摄
作为浙江省最大的单体水利工程,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自2014年12月开工,2019年正式通水,经过两年的试运行,工程效益显著发挥。近期,千岛湖配水工程即将迎来竣工验收,这也标志着工程将圆满收官。如此浩大的工程按时保质保量完工,并且运行没有发生任何故障和质量缺陷,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数千位日夜兼程奋斗在一线的技术人员和建设工人的辛勤付出,更少不了一支质量安全坚守队伍,那就是隶属于杭州市林业水利局的杭州市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他们兢兢业业、认真严苛地进行质量安全监督把关,并提供优质技术服务。
一年有2/3的时间扎根工地
严把质量安全关
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的输水隧洞长达113公里,是一条全线封闭的“地下水动脉”。施工人员在群山深处,炸出这条“地下暗河”,由于沿途的地质条件异常复杂,施工隧洞在支护前,随时都有渗水和塌方的可能,地下施工的每一步都“步步惊心”。
杭州市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服务中心质量安全监督人员本着“必须深入工地一线,才能彻底查清工程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的宗旨,头顶淋水、脚踏泥浆、呼吸粉尘、忍受闷热,在隧洞里和施工人员一同工作。
“我被落石砸过,被电焊机烫过,被大水泡过,有时候出隧洞,原本戴着的白色口罩直接变成了黑色的,因为里面的粉尘太重了。”说起这些曾经历过的危险时刻,质监组组长马骏语气轻松中带着点幽默,“说实话,做这份工作,就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单位给我们每个人都买了保险,让我们工作起来没有后顾之忧。”
质量安全监督人员爬上钻爆平台检查工程质量。杭州市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服务中心供图
输水的隧洞首先依靠爆破施工炸出通路来,清理好洞内的石块后,施工人员再进行混凝土支护,在洞通后再进行混凝土衬砌。监督组成员需要在爆破前检查围岩情况,在混凝土施工前,先检查爆破施工质量和超前支护是否到位,往往需要爬上钻孔台车并暴露在尚未支护的围岩中。“经常会有碎石掉在安全帽上,也要咬牙上去。”马骏表示。
监督洞内的混凝土衬砌施工,则更具挑战性。为了不影响工程进度,监督检查和施工同步进行,监督人员一会儿要爬上5米高的钢模台车,一会儿又要在只有10厘米宽度的矮边墙模板翼板上“走钢丝”。“‘台车高低杆、边墙独木桥’,每天这么爬上爬下,也练就了眼观四路、耳听八方的好本领。”马骏说。
监督人员爬高爬低,是为了去到隧洞的各个角落,拿尺子测量一下尺寸是否满足设计,拿榔头敲一敲、撬一撬,看施工的排险有没有做到位。“隧洞混凝土衬砌厚度和高程,我们用尺子量,超过规范要求就要让他们返工。”马骏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如此浩大的民生工程容不得一点差错,他们必须成为工程质量安全的“守门神”,铁面无私地进行监督,为现场施工人员作表率。
质监人员在隧洞中进行检查。杭州市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服务中心供图
对于隧洞最后一个标段的工程验收,马骏至今记忆犹新。这段5公里多的隧洞,他来来回回走了三遍、查验了三次。他还记得第一次查验刚走进隧洞,就发现洞内建筑垃圾、废弃物都堆在角落里,一旁陪同的施工方面露难色,委婉地告知他下次再来查验。马骏心一横,既来之则“检”之,趟着水把这5公里认真督查完,现场就开出了整改单。
自从接手了千岛湖配水工程项目之后,马骏一年里有三分之二的时间不是在出差配水工程的路上,就是泡在配水工程的工地里。水利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督是个细致且繁琐的工作。千岛湖配水工程工程量浩大,沿途共有16个土建标段,涉及20多个施工企业、5家监理公司、3家爆破公司以及其他安全监测、技术监测公司。他每天都需要和这些公司的负责人打交道,电话经常是一个接着一个响,加班更是家常便饭。母亲病重两次做手术,因为工程关键节点的关键验收,作为儿子都没能陪伴在身边。就连家里人也经常调侃他把家当旅馆,回来只是睡个觉而已。
“说累说辛苦那是真的,但比起自己所经受的这点苦痛,那些天天泡在漆黑的隧洞里、忍受着恶劣的环境挥汗如雨的工人们,他们才是真的苦、真的累。”回忆起配水工程的最后几公里,因为地质条件太过复杂,施工每天都以一米不到的速度在缓慢推进,洞内的地下水就像瀑布一样往下浇,抽水机根本来不及抽,工人们就这样大半个身子泡在水中继续施工,“皮炎平”都是成箱成箱地用。马骏感慨万千:“吃水不忘挖井人,希望大家饮水思源,能够记住这群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
自学成为工程“专家”
让参建单位很“服气”
叶雷震是杭州市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服务中心质监科负责人。为了更好地投入到千岛湖配水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督中,他刻苦钻研、虚心求学,努力成为水利行业质监方面的行家能手。
之前杭州市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服务中心也曾监督过大大小小众多水利工程,但像千岛湖配水工程这样高规格的还是头一次。既然要做监督,必须知此知彼,绝不能被施工方随意“糊弄”过去,那就只能自己暗暗下功夫,提升自身专业水平,精通施工的安全标准和规范。
“整个配水工程质量安全监督过程中,我最自豪和骄傲的事情就是所有参建单位对我们一致认可。”叶雷震说,这份“服气”的背后,有着充分的“底气”。
质检人员爬下配水井检查基坑。杭州市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服务中心供图
为更深入地了解工程管理,监督人员把工地当成了“学校”,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赶紧虚心请教资深的施工和监理人员。为了啃下专业知识,甚至还自掏腰包购买施工规范、安全规范等系列书籍,晚上挑灯夜学。中心也时常召开内部学习会商研讨会,邀请施工方、监理方或者相关领域的专家给大家上课充电。
“专业水平提高了,你出具的整改意见有理有据,施工人员就不会把你当门外汉,会听从意见认真整改。”叶雷震介绍,整个千岛湖配水工程建设过程中,他们通过口头或者指令形式要求大体积混凝土工程返工超过5次,施工单位为此整改付出的代价超过百万元。
作为工程的监督方,杭州市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严守廉洁底线,绝不“吃拿卡要”,不吃施工方一顿饭,不给施工方一次“服务”的机会。每次去工地,都先提前吃过饭后再去。有时候考虑到工地实在太偏远找不到吃饭的地方,就会在工地食堂简单吃个盒饭,但即便十几二十块一份的盒饭,也必须把钱付给对方才能吃得安心。
杭州市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服务中心召开内部学习会。杭州市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服务中心供图
叶雷震回忆,有一次他们和施工方上午一起走洞检查,中午吃过饭后施工方都去午休了,他们抓紧时间回车里翻图纸、查规范、汇总整改意见,等到下午三四点,就召集参建单位开会通报反馈监督结果。面对叶雷震和同事们这样的“神速”,参建单位人员都竖起了大拇指。
“不管我们对质量安全问题批得有多凶,责任人都很服气,都能立即整改。”正是这样严谨负责、毫无私心的工作作风,让参建单位在朝夕相处中,态度从有些懈怠到认真对待,从被动整改的量变引发了积极配合的质变。
领导带班进隧洞
6个人扛起质量安全监督重任
整个杭州市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千岛湖配水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工作人员,满打满算只有6个人,但这6个人不但扛起了重任,还圆满完成了任务。根据部、省各级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反馈,千岛湖配水工程监督频次和深度远高于全国同类工程水平,安全事故明显少于同等规模隧洞工程,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居全省前茅。
6个人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做到“工程施工到哪里,监督的脚步跟随到哪里”,让千岛湖配水工程能够保质保量按时完工的呢?
曾经的质监组成员,如今已是杭州市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的叶利伟回忆,在工程开工前就认真测算过,同类规模的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人员至少要配置十七八位专业技术骨干,才有可能完成这么大的工作量。鉴于当时质监机构人员配置现状,同时考虑该工程对人员的技术和工作经验要求高的现实问题,本着担当作为、勇于创新的理念,该中心提出了核心工作质监人员自行承担、辅助工作采取社会化服务的模式,在同行业探索率先向社会购买专业服务,公开择优招聘一家具有良好资信、技术力量雄厚的单位“打辅助”,将有专业技术含量部分的工作剥离开来,将常规性、辅助性及程序操作性的工作交给技术服务公司。这样一来,他们6个人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核心的质监工作中。
叶利伟带班检查。杭州市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服务中心供图
叶利伟将技术服务公司称为“协监单位”,他们的工作好比“鹰眼”,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同时考虑到战线长的因素,协监单位在配水工程的中心点——桐庐长期驻点,开展全线巡视,同时还快速赶到工地现场,发现与指导解决一线问题,服务于参建各方,为定期开展的每标段规模化质监活动提供预先的质监,帮助监督人员“排雷”,提高工作实效。该中心还定期组织行业内专家进行“体检”,查漏补缺,提高工作质量,做到效率与质量并重。
工程质量关口,还是要靠市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服务中心的6个人来守护。监督检查通过采用“周期质监活动+不定期监督巡查+检测抽查+安全专查”等多种方式开展,覆盖到所有标段和每个月份。同时,在监督对象上突出重点,对于淳安进水口围堰、跨分水江等重点区域重点检查,在正常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基础上增加专项方案检查、目标节点检查和验收。
叶利伟说,虽然他们人手少,但没有一个人喊累叫苦。其他5个人却说,大家之所以团结一致拧成一股绳,不相互推诿责任,是因为前方有榜样的力量。这个“榜样”就是叶利伟,他总是带头冲锋在第一线,戴上安全帽,提着手电筒、穿上雨鞋,就和大家一起进洞检查。
“第一次进洞我们就碰了壁,施工人员以风险大为由劝退我们。但我坚持一定要进去检查。”叶利伟说,自己作为组员领导,更是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往前冲。有一次在检查现场,隧洞里空气混浊,不停有落石往下掉,施工单位管理人员都停在拱架支护线前面不再往前走,但叶利伟仍旧继续带队,坚持爬上5米多高的简易钻爆台车,紧贴掌子面观察围岩情况并撬挖是否彻底排险。
领导带班的直接效果就是,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一些原来不到工作面的负责人也被逼到了施工一线,促使他们主动加强现场施工安全文明措施:一起走,加强排水;一起进洞,加强通风;一起到掌子面,加强排险;一起爬钻爆平台,加固台车刚度……
施工期间,杭州市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服务中心人均检查步行超过2000公里,对千岛湖配水工程累计开展各种质监、巡监活动927次,出动3492人次,落实整改质量安全隐患2837个,提出意见和建议595条,有力保证千岛湖配水工程在2019年国庆前顺利通水。
杭州市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服务中心人均检查步行超过2000公里。杭州市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服务中心供图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杭州市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服务中心获得诸多荣誉:“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浙江省级五水共治先进集体、省级持续先进质监站、杭州市级五水共治先进集体、市五一劳动奖状、“青年文明号”和“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等。监督人员获得省级监督先进10人次、市级五一劳动奖章1枚。“毫不夸张地说,如今参与该工程的质监人员均是先进个人。这些荣誉对于我们来说是鼓励也是压力,激励着我们要继续对自身加压,做好工程监督。”叶利伟表示。
如今,杭州市民已经喝了两年多的优质千岛湖水,千岛湖配水工程也进入了最后的竣工验收阶段,而杭州林水质量监督人员也继续奔走在工程监督一线,他们要像啄木鸟一样“抓虫治病”,努力为杭州水利工程保驾护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